


全事關百姓健康,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重大民生問題。上海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全面落實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各項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科學全程監管,不斷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的各項制度,努力探索科學監管的方法和途徑。各監管部門堅持以“五個最嚴”(最嚴的準入、監管、執法、處罰、問責)的要求,加強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訓和科普宣傳,著力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格局。
一、總體情況
2013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94.4%,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發生率為0.77/10萬,年食品抽檢數達到10件/ 千人,市民食品安全知識知曉度得分為80.2分;上海市食品安全咨詢和投訴舉報按時答復率為100%,市民對投訴舉報件的處理結果滿意率為80%,全年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總體狀況繼續保持有序、可控。
二、食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情況
(一)行 政 許 可 情 況
1.食品生產企業許可情況:2013年,上海市新發《食品生產許可證》376張,延續753張,變更167張,注銷686張,共有1 619家食品生產企業獲得2 672張《食品生產許可證》;新發生產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87張,延續67張,變更77張,注銷60張,共有157家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和519家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獲得688張《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從食品生產企業規?;瘶嫵汕闆r看,盡管近年來規模以上企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行業中小企業仍然占大多數。
2. 食品流通經營主體許可情況:2013年上海市共新核發《食品流通許可證》21 532戶,變更14 251戶,延續41 131戶,注銷8 771戶。目前,上海市含有乳制品經營許可的經營企業24 745戶。
3.《餐飲服務許可證》發放情況:2013年上海市共核發《餐飲服務許可證》8 213張,注銷4 722張。目前,上海市共有60 982戶餐飲服務單位持有《餐飲服務許可證》,其中公共餐飲單位中[特大型103戶、大型2 500戶、中型7 294戶、小型8 747戶、其他26 819戶(包括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等)](具體構成見圖1)。
4.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及保健食品許可情況:2013年,上海市共有保健食品生產企業57家,比年減少7家,均已達到良好操作規范(GMP)要求,取得《食品衛生許可證》,共有381種保健食品獲得國家保健食品批準文號。
5.牲畜屠宰情況:上海市共有13家生豬定點屠宰場(設置在嘉定、青浦、奉賢、浦東新區、崇明、松江、金山7個區縣),1家牛羊肉屠宰場(清真)。全年屠宰生豬455萬頭,屠宰牛羊2 000頭。
6.進出口食品企業備案和衛生許可情況:上海市共有422家國境口岸食品生產經營企業,243家食品企業獲得出口食品企業備案證書,51家原料種植、養殖企業獲得出口備案資格,對2 500多家進口食品收貨人進行了備案。
(二)企業實行分類分級監管情況
為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管,督促企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上海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實施了量化分級和分類監管。
1.食品生產企業:目前,上海共有1 619家食品生產企業,其中A級有312家,B級986家,C級321家。A級和B級企業同比有所增加,C級企業同比有所減少。
2.食品流通企業:目前,上海市共有食品流通企業52 941家。46 834無違法記錄,認定為一類企業;3 469家有輕微違法記錄的,認定為二類企業;1 121家有一般違法記錄,認定為三類企業;1 490家有嚴重違法記錄,認定為四類企業。
3. 餐飲服務單位:本年度對上海市持證并處于經營狀態的45 699戶餐飲單位實施了動態等級評定和監督結果公示。已實施動態等級評定單位中,笑臉(良好)單位占32.0%、平臉(一般)單位占61.3%、哭臉(較差)單位占6.7%。
4.進出口環節企業:共有182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符合分級管理條件,其中A級單位121家(食品生產單位9家,餐飲單位99家,食品經營單位74家),B級單位59家,C級單位2家。
( 三 )食 品 供 應 情 況
上海市現有蔬菜專業合作社419家,地產蔬菜年上市供應336萬噸;年出欄千頭以上規模生豬養殖場244家,地產生豬年出欄275萬頭;水產品養殖基地941個,年供應量15.53萬噸。
目前,上海市規模農產品批發市場51個,年批發交易糧食、肉類、禽蛋、水產品、蔬菜、水果等各類食用農產品1 533萬噸,占上海市消費總量約70%。其中,上海市每年消費豬肉約98萬噸(73.5萬噸來自外省市)。
2013年上海口岸進口食品、食品添加劑約12.6萬批,337萬噸,價值101億美元,其中占前三位的食品分別為乳與乳制品、動物源性食品和酒類。2013年上海地區出口食品、食品添加劑約3.3萬批、22.63萬噸,價值6.08億美元,其中占前三位的食品分別為飲料與冷凍飲品、食品添加劑和腸衣。
( 四 )食品監督性抽檢情況
監督性抽檢是日常監管中的一項重要手段,旨在及時發現、控制或消除食品安全問題。2013年上海市共監督抽檢各類食品樣品256 797件,同比增70.8%;合格250 018件,合格率為97.4%,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快速檢測166.1萬項次,快檢篩檢陽性率為0.37%,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
根據食品抽檢結果分析,目前導致上海市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非食用物質、其他質量指標、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等超標(見圖2)。
1.從主要食用農產品抽檢情況看,上海市地產農產品質量總體處于可控狀態,但市售農產品也存在一些危害因素:一是蔬菜中多菌靈、氯氟氰菊酯等農藥殘留超標;二是水產品中孔雀石綠等漁藥超標。
2.從生產加工環節抽檢情況看,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原因:一是指示性微生物超標,主要涉及糕點、散裝豆制品、桶裝飲用水;二是超范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如醬腌菜中甜蜜素超標,果醬中檢出誘惑紅;三是包裝標簽不合格,如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劑標注不規范、產品名稱不能反映產品的真實屬性。
3.從食品流通環節抽檢情況看,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原因:一是熟肉制品和非發酵性豆制品抽檢合格率相對偏低,主要是指示性微生物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二是市售蔬菜、水產品等檢出違禁藥物。
4.從餐飲服務環節抽檢情況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即食食品表面環節(含餐飲具)、色拉、熟肉制品、生食水產品等指示性微生物超標;二是油條、饅頭等自制米面制品、熟肉制品等食品添加劑超標;三是火鍋類檢出罌粟殼成分。
5.從進出口食品檢驗檢疫情況看,進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食品中添加劑使用不符合我國標準、理化項目不合格(含獸藥殘留)、微生物項目不合格;二是含有我國禁止進境的動物源性成分、進口保健食品未獲得批文、檢出未申報的轉基因成分、感官檢驗(包裝破損、過保質期、無生產日期、霉變、胖聽等)不合格、中文標簽不符合要求以及版面內容不規范等。
本欄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
管 理 局( S H F D A )主 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