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杜絕黑心食品在市場上出現,意大利農業部擬打造一個全球食品安全資料庫,包括食品國際規范、原料來源食品加工地等信息。從種植養殖、加工、分銷到上架銷售全程追蹤,從產地到餐桌完整記錄每種食物的“身份履歷”。建立食品安全資料庫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個治理、追蹤和管理食品的體系,確保端上餐桌的食物都是健康有益的。
點評:這個體系的建設成本可能大于食物本身。
澳大利亞雞蛋商因撒謊被查處
由于謊稱雞蛋屬于放養雞所產,澳大利亞兩家雞蛋生產商將面臨法律制裁。
起訴這兩家公司旨在確保這些雞蛋的標簽準確地反映出這些雞的生長條件,并滿足消費者的期望。類似于自由放養、有機食品、原產地等信息是各企業使自己的產品具有某些優勢的重要方式,那些欺騙消費者的企業也將由于導致市場不公平的競爭而付出代價。
點評:人家打擊虛假夸大宣傳的力度夠大 !有誠信才有質量安全。
美國擬用棕櫚油替代反式脂肪遭環保質疑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正采取措施,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反式脂肪,而對作為替代品的棕櫚油的大量需求或將重創熱帶雨林,奪走無數珍稀動物的棲息地。長此以往,棕櫚油的大肆開發將會使人類失去賴以生存的環境。
點評:反式脂肪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包括母乳,適量攝入并無大礙。
美或批準轉基因大馬哈魚上市
繼加拿大政府批準一種可食用轉基因魚上市后,美國對這種魚類的審批工作也已經進入最后階段,這種轉基因大馬哈魚將成為美國通過的首個轉基因動物食品。這種經過基因改造的大馬哈魚采用了大洋鱈魚、王鮭等基因,生長速度比普通魚快一倍。
有學者擔心,轉基因魚可能逃走并殺光野生魚群。研制轉基因大馬哈魚的AquaBounty公司表示,所有轉基因大馬哈魚都被設計為雌性,且不具備繁殖后代能力,理論上可杜絕異種繁殖的危險。
點評:看來轉基因技術已從傳統的植物擴展到動物上。面對轉基因技術的運用,我們要持謹慎的態度,確保對人體安全無害。
歐洲委員會發布食品接觸材料遷移測試方法
日前,歐洲委員會揭曉其為期4年的FACET項目研究成果,該項目對塑料食品包裝行業影響深遠。食品接觸材料可能會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釋放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遷移至食品中而被人體吸收,帶來一定的健康風險。目前,該項目已經建立了一個化學品數據庫,覆蓋歐洲不同包裝材料可能會含有的化學物質。
點評:中國的食品包裝千奇百怪,若建一個中國的數據庫,可能包含的數據要大幾個數量級。
美國沙門氏菌疫情已導致 416人被感染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稱,目前已有416人因食用Foster農場的產品而感染沙門氏菌,疫情涉及美國23個州,74%的患病者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這是美國近年來最嚴重的沙門氏菌疫情之一,美國食品安全檢驗局已計劃改進對沙門氏菌的監管措施,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近期準備前往美國的民眾注意:一是行前接種有效疫苗;二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三是注意飲食衛生,飲用沸水,不吃未經加熱煮熟的食物;四是若出現相應的癥狀,盡快前往醫院就診。
點評:疫情很常見,也不必恐慌,關鍵是要依照規范妥善處理,并積極進行全民預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