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燦 柏強

天越冷,雪越大,滑雪發燒友們的熱情也越高。此時,保持頭腦清醒,做好雪上雪下的各種防護準備是必須的,畢竟滑雪現在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四大高危運動項目之一……
口述 陳方燦 采寫 柏強
膝傷,讓她險些錯過雪季
歲末冬深,銀裝素裹的北國雪場無疑是滑雪愛好者的嘉年華。天越冷,雪越大,雪友們的熱情也越高,足見其誘人的魅力。
不過,每到雪季,這個熱門的健身項目也帶來一些冷酷的現實——傷痛。兩年前,我剛接觸滑雪項目時,一名滑雪發燒友就帶著一臉痛苦登門來訪了。這位陳女士采用普遍且安全的雙板滑雪,運動中不慎突然摔倒,扭傷了膝關節。醫院檢查后認為傷在韌帶,建議手術。職業田徑運動員出身的陳女士十分清楚,一旦手術,這個雪季她就與雪場“拜拜”了。而且,即便沒有這個主因,她也不愿意將手術作為治傷的首選。于是,她帶著一線希望找到我,尋求保守療法。
例行的功能檢查之后,我發現她的右膝蓋內側出現紅腫痛,不能自如彎曲,不能內扣,甚至不能正常行走,這是臨床診斷的病因——副韌帶二度撕裂,關節穩定性受損——帶來的典型癥狀。不過,我們認為,陳女士的右膝內側副韌帶沒有完全斷裂,膝關節的穩定性也沒有完全喪失,這為其功能性恢復提供了可能。而且,陳女士回歸雪場心切,不想浪費北京一年僅三個月左右的滑雪良機,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很高,于是,我們為她制訂了一個為期兩周的“三步走”體能康復方案——
第一步,重點是為其消腫止痛,恢復關節的活動度和肌肉的力量與耐力。第二步,增強其關節的穩定性和平衡能力,并加強身體靈活性訓練。第三步,模擬實際滑雪的動作,恢復其專項技術能力。
關節受傷后,一般人會對受傷部位過于敏感,甚至杯弓蛇影,因而做動作時往往信心不足,惟恐再次受傷。可越怕就越易受傷,尤其是滑雪,正確的技術要求是兩腿用力均勻,重心自如位移,如果心理上有障礙,不敢用其中的一條腿發力,就會引起技術變形,受傷也就在所難免。陳女士雖然明白這個事理,但仍存在著難以自控的潛意識。為此,我們采取一種讓她開始時心驚肉跳的方案——怕哪兒就練哪兒。比如,讓她兩腿向兩側同時分開再收攏,做內外滑動動作,而且幅度越來越大;以后讓她做蹲起,身體同時做起伏或位移的動作,一方面訓練其關節的承受力,一方面減弱其擔驚受怕的恐懼感。當然,我們也通過腿部力量和協調能力的訓練、核心力量的訓練等幫助她提高運動功能。
短短兩周,陳女士跨越式地完成了這三步走的訓練步驟,如愿回到了她鐘情的雪場。
出傷,總在不經意間
滑雪目前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四大高危運動項目之一。
與許多陸上項目不同,滑雪運動講求的是由上而下的速度感,但由于腳下雪板的穩定性不如陸上器械,所以對人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身體姿態的能力要求更高。一般來說,滑雪受傷的部位與滑雪者的運動方式有關。如單板滑雪易受傷的主要部位和排列順序是腕關節、頭和臉、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和腰部,而雙板滑雪的易受傷部位和順序則為膝關節、頭和臉、肩部、小腿、手腕和大拇指。陳女士的膝傷就是使用雙板滑雪最為常見的運動損傷。
在美國,滑雪的受傷率是1干人次有3例,與其他運動項目或人們想象的概率相比并不算高。滑雪中最嚴重的事故還是由于頭部或身體受到劇烈撞擊而造成的死亡,這個概率平均100萬人中有一個。因此,無論如何,進行滑雪健身時,都必須對此項運動有充分的認識,做好多方面的防護準備——
首先,要耐心學好正確的雪上技術動作;在能力達到之前,不要過早地上中級道和高級道,更不要逞一時之勇,上一些高難度的雪場或滑野雪。運動時,要戴上頭盔、護膝、護踝、護腕等;還要注意自己的體力儲備情況。要知道,滑雪是一項體力消耗極大的項目,受傷往往是在體力和精力下降之時。此外,滑雪中的一部分損傷是由于自己或別人控制不住身體,追尾或碰撞造成的。所以運動中,不光要注意自身安全,也應注意觀察環境,保護別人的安全。
其次,一旦運動中出傷,應當及時進行炎癥和腫脹控制,即我們常說的加壓、包扎、冰敷、抬高,減少活動,并要及時找醫生施治。在沒有確診時,不要自作主張上雪運動。陳女士恰在這個問題上走入誤區。摔倒后,她起來活動兩下,感覺尚可,于是不做任何處理,繼續滑行,導致受傷部位早期炎癥加重。還有一位雪友,在雪道摔倒時兩腿內扣跪下,當時并沒在意,回去后也不做處理,還與朋友大吃大喝一番。酒精加重了他的腫脹,飯后他發現,自己的兩腿疼痛加劇,已站不起來了。在此忠告大家,早期的處理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后期的康復過程。
第三,經常滑雪者難免受傷或有老傷,每個雪季之后是療傷和康復的最佳時機,要積極地將一些傷痛處理好,不要被動地等待自愈或根本不作為,不要讓它們拖成后遺癥。要知道,如若膝關節有老傷,在身體彎曲到一定角度發力時,腿會突然打軟無力,極易摔倒出傷。
體能,防傷病的重要保證
體能是滑雪安全的重要保證,因此滑雪的功夫不應只是在雪上和雪季。平時就應注意加強自身力量和耐力的練習,尤其要提高下肢的平衡力、爆發力。我們建議雪友可多做些屈膝屈髖的下蹲動作,在這個位置上強化身體的平衡力、爆發力和蹬伸能力,以適應滑雪中提速、位移、拐彎、急剎車等動作的要求。
比如,我們曾為一些雪友設計過與滑雪相似的陸上半蹲波浪式練習,讓其處于半蹲位置,身體上下起伏,左右位移,以增強腿部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身體的控制能力。類似的訓練還有快速下蹲、滑板練習、平衡性練習等,這既是療傷時的康復性練習,也可以作為加強體能素質的日常訓練內容,實踐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雪場一般都在海拔高些的山丘,氧氣相對少些,人在運動時極易疲勞乏力。因而,雪友也要注意心肺功能的鍛煉,提高有氧能力。平時可以多做慢跑、騎車、劃船等訓練。
此外,滑雪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充分活動開身體的各個關節,激活大小肌肉群和韌帶。這是防傷的重要一步,也是雪友最容易疏漏的?;┻\動之后,還應進行適當的拉伸,放松緊張的肌肉和神經,加快身體的恢復速度。
我們相信,只要大家科學地對待滑雪、對待自己,就一定能在潔白的雪場上寫出五彩的健與美來。
責編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