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電信運營商是大數據的生產者,電信運營商在為用戶提供上網訪問、語音通話、短消息發送等管道服務的同時,也可以收集管道中流過的數據。這些數據完美地體現了大數據的四“V”特征,即數據量大、種類多、單位價值低、速度快。簡而言之,運營商中的大數據主要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CS(Circuit Switch)域中的信令數據,主要包含用戶的電話呼叫記錄(CDR)、短信發送記錄以及終端與網絡的其它交互記錄(如終端的開機消息、位置更新消息、鑒權消息)等;第二類是PS(Packet Switch)域中的IP包數據,PS域數據主要包含用戶上網時的控制面和用戶面數據包記錄,控制面數據如AAA的鑒權、認證數據包,PDP建立、更新、刪除等,用戶面數據主要是用戶的上網記錄數據;第三類是包含用戶個人屬性的CRM數據,主要包含用戶的身份資料數據、產品的訂購數據、用戶的消費數據、用戶的支付數據、用戶的套餐數據、用戶的終端數據等。
運營商大數據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運營商內部應用和外部商業化。通過內部應用可以提高運營商的科學決策水平,實現決策從主觀判斷和經驗判斷為主轉向數據驅動的科學決策。同時,通過大數據的內部應用,還可以提高運營商的以下幾方面能力。1)提升市場經營水平。通過對移動用戶上網行為的分析,可以知道用戶的上網偏好,并把合適的內容推薦給喜歡的用戶,實現精準流量經營;再如,根據使用不同移動終端用戶的月均流量消耗,可以分析出在哪些移動終端上用戶的上網體驗最佳、DOU最大,根據該數據就可制定更為科學的終端補貼策略。2)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可以根據用戶的終端是否支持4G,主動向用戶推薦性價比更好的4G套餐,讓持4G終端的用戶早日用上4G網絡,提升客戶體驗,降低用戶流失率。3)提高網絡建設和維護水平。通過3G基站的流量大數據,可以分析出哪些區域是用戶數據流量高消耗區,在這些區域建設4G基站,就能做到既精準又有效。又如通過MR大數據的分析,可以知道哪些區域移動網絡小區信號覆蓋不好,通過關聯CRM中的客戶信息和套餐信息,便可排出要進行網絡優化的優先順序。
運營商大數據的外部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基于統計結果的數據服務。可應用于統計各種手機終端的市場占有率,基于人口流動數據的銀行網點/商業網點選址等等。2)基于用戶靜態數據和行為數據的綜合信用評定服務。如征信應用,在取得用戶許可的前提下,用電子化的手段幫助征信公司驗證用戶在運營商中的信息與用戶聲稱的信息是否一致。3)基于用戶行為的個性化信息消費服務。基于用戶行為數據的開放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運營商對用戶的行為數據進行匿名化處理,如把用戶的手機號碼替換成偽碼(偽碼中含有用戶的手機號碼、開放給SP的ID、密鑰序列信息、有效期信息等),然后把用戶的行為數據開放給第三方,第三方可以基于用戶的行為數據,對偽碼進行打標簽,標注用戶的個人偏好。第三方需要跟用戶接觸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時,要由運營商來完成,運營商可以從偽碼轉換為真實的手機號碼,實現與用戶間的短信和語音溝通。另一種是運營商自己給每個用戶打標簽,由運營商來為第三方提供精準信息發布服務。
總之,基于大數據信息服務成功的關鍵點有兩個,一是確保個人行為數據中敏感信息的脫敏,二是在供需信息匹配時,要遵順供方信息向求方發布,而不應該把求方信息發布給供方。這兩點也是歐美國家當前開放大數據過程中,涉及個體數據時普遍采用的用戶隱私保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