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國

近年來出現的高考新材料作文要求自擬題目,而且評分標準一般都規定:沒有題目減2分,題目不恰當減1分。但在高考閱卷中常常發現,學生擬題不當的現象屢見不鮮。
古人曾把擬題比作“點睛”,意思是說龍雖畫好,但是要讓龍鮮活而騰飛,必須有一雙“明眸善睞”的眼睛。同理,文題如眼,好的題目常常能起到先聲奪人、催人卒讀之功,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甚至無形之中就提高了你的作文等級。從這個意義上說標題的有無、好壞,其潛在的價值遠遠不止看得見的那2分了。因此,對作文的擬題訓練必須引起考生足夠的重視。
一、材料作文擬題的原則
(一)準確。所擬標題要切合原作文材料的主旨,同時與文章所寫內容相符,讓閱卷老師一看就能明白你的審題是正確的。如2013年浙江省高考優秀作文《遺失的童真》。
(二)簡潔。作文標題要簡約且能涵蓋文章的內容,表達要簡明而不松散拖沓。如2013年湖南省高考優秀作文《夢想在開花》。
(三)醒目。考場作文的標題最好能做到讓人一目了然,同時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快速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如2013年廣東省高考優秀作文《點亮萬家燈火》。
二、擬題技巧
對考生而言,要擬一個好的作文題目,或者說學會給文章標題巧施“脂粉”,讓題目靚麗清新起來,就必須掌握擬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一)直言明旨法
考場作文切忌含混晦澀,要求簡潔明快。作文標題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好的題目應該非常鮮明地表明自己的觀點,揭示文章中心,直言事理,讓閱卷老師一看題目就知道文章的中心論點, 隨后快速準確評分。
如2013年山東省高考優秀作文《學會接受錯誤》,考生以“學會接受錯誤”為題,非常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且這個觀點符合這道作文題的題意。這個標題是個動賓短語,“學會”是關鍵動詞,表明不僅需要“學”而且還要“會”,這個要求是高的。而“接受錯誤”是主體行為支配的對象。又如2013年全國新課標卷Ⅰ優秀作文《彌補》,標題“彌補”二字雖然簡潔,卻又內涵豐富,既有力地闡述了作文材料的主旨,又給人眼前一亮的創新感。
運用這一方式擬出的精彩標題還有:讓勇氣為經驗松綁(全國新課標卷Ⅰ);更需要的事是學會做人(上海卷)。
(二)標新立異法
1.借助修辭手法,展現文采
運用修辭可以使我們的作文語言生動、形象、具體、文采飛揚。恰當地運用比喻、比擬、對偶、引用、仿擬、設問等修辭手法擬題,能令標題含蓄雋永、熠熠生輝,讓閱卷老師增強閱讀興趣。
(1)巧用比喻,生動形象
用比喻擬題,即用打比方的方法將所要闡明的觀點或看法在作文題目中亮出來,這樣可化抽象為具體,使描寫的對象具體可感、通俗易懂,并能引發讀者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給人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語言文采斐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
如2013年省高考優秀作文《心中的碎鉆石》,文章的標題“心中的碎鉆石”就令人眼前一亮。它將作文材料中的眾多切割師的內心恐懼比喻為“心中的碎鉆石”。這樣的比喻構思,既新奇大膽,又合情合理。在文章中,作者緊扣“心中的碎鉆石”大做文章,既分析了心中有雜念的原因,又分析了心中有雜念的后果,從而分析了經驗與勇氣二者之間的關系,并用“心中的碎鉆石”將其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運用這一手法擬出的精彩標題還有:平凡中的珍珠(遼寧卷);尋找自己的香格里拉(湖南卷);放下紗縵(江蘇卷);勇氣為帆,輕裝遠航(全國新課標卷Ⅰ)等。
(2)運用比擬,情感細膩
用擬人手法來擬題,這種方法使題目顯得親切自然。比擬的本質就是把寫人和寫物的詞語互換,能夠有效地傳達作者的情感態度。
如2013年廣東省高考優秀作文《善行,我該如何安放你?》,作者將善行比擬成人,拉近了心理距離,讀來親切自然。
運用這一手法擬出的精彩標題還有:把自己釀成一瓶酒(遼寧卷)。
(3)借用對偶,整齊凝練
用對偶來擬題能使文章標題整齊醒目。對偶手法就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對稱或相關的意思,能使文章標題不但形式工整勻稱、富有節奏,而且含義鮮明、深刻。
如2013年湖南省高考優秀作文《向勞動者致敬,為筑夢人喝彩》,作者采用對偶的形式擬題,將作文材料中的關鍵詞語都關聯起來,并告訴人們“幸福生活要靠勞動創造,偉大夢想要靠奮斗實現”的道理。這一標題整飭、鮮明,引人卒讀。
運用這一手法擬出的精彩標題還有:愿意付出,迎來幸福(湖南卷);找準位置,開啟成功(重慶卷);雕塑自我,完美人生(遼寧卷)。
(4)施以引用,厚重典雅
在擬題時,有意引用別人的話語以及各種典籍的部分有關內容來說明事理、表情達意,或提出問題、論證觀點。這種標題具有精煉、簡潔等特點,有利于表達文章內容,增強文章的感召力、說服力。可以用來引用的對象很多,可以是成語、詩詞、格言、典故甚至歌詞等。
這里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引,即直接引用人們耳熟能詳、富有哲理的詩詞佳句、名言警句、諺語歌詞等作為文章標題,能使標題含蓄而有韻味、親切而不落俗套,充分彰顯考生的文化底蘊,從而博得閱卷老師的肯定與好感。
如2013年四川省高考優秀作文《淡妝濃抹總相宜》,考生巧妙地引用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的名句“淡妝濃抹總相宜”,將其直接拿來作為作文標題,豎起一面鮮艷的旗幟,彰顯主旨。分別從“濃抹”與“淡妝”兩個角度,深刻闡明了一個的道理:人生需要平衡,生活要像蘇軾所說的那樣“淡妝濃抹總相宜”,只要心中平衡,你就會獲得愜意而甜蜜。
運用這一手法擬出的精彩標題還有:為有源頭活水來(江西卷);任爾東西南北風(湖北卷);竹杖芒鞋輕勝馬(全國新課標卷Ⅰ);不深不淺種荷花(江蘇卷);恰同學少年(全國新課標卷Ⅱ);一葉知秋(江蘇卷)。
一種是化用,即將他人作品中的原文原話根據表達需要,在保留愿意的基礎上再重新組合,靈活運用,使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化用可以使語言機警傳神,使題目生輝。
如2013年江蘇省高考優秀作文《安然相對不驚飛》,考生自己說很喜歡陸游的一句詞“沙鷗相對不驚飛”,陸游的這句詞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于是該考生便化出了“安然相對不驚飛”這個標題,以此來表現“人完全可以與自然一同詩意地棲居,其關鍵在于不互相侵擾,不事征服”的主題。
運用這一手法擬出的精彩標題還有:唯愿此心無怨尤(湖南卷),此標題化用嵇康在東市刑場上的絕唱 “此身雖隕,此心無怨尤”。
(5)利用仿擬,妙趣橫生
“仿擬”也叫“仿詞”或“仿句”,它是根據交際和表達的需要,模仿原有的詞句,臨時創造出新的詞句來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方法。恰到好處、隨機應變的仿擬,往往充滿了機智、幽默和理趣,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表現力和感染力。借助仿擬手法擬題,往往可以使題目看上去似曾相識實則巧妙有趣,也充分顯示了考生廣泛的積累與敏捷的才思。
如2013年重慶市高考優秀作文《“淺”誠可貴,“深”價更高》,題目便是仿用裴多菲的名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文章從多角度剖析“深”與“淺”二者的深刻意蘊,進而說明大豆到豆腐的“淺”與“深”的關系轉換,從而升華了大豆自身的價值這一主題。考生巧妙地仿擬名人名言,讓這標題自然而貼切,韻味悠長。
運用這一手法擬出的精彩標題還有:一方一圓任平生(湖北卷),該標題仿用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致我們正在冷漠的青春(全國新課標卷Ⅱ),這個標題一看就明白,仿自熱播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6)采用設問,制造懸念
用設問的方式擬題,是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吸引讀者,啟發讀者思考,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2013年北京市高考優秀作文《誰“綁架”了我們的生活》,乍一看題目,不禁讓人猜想,是誰綁架了我們的生活?考生故意設置這么一個懸念,引人入勝。讀完全文才知道考生談的是要讓手機回歸“工具”的角色,重新給手機定位,強調手機的“工具性”,而不是“擬人性”,不要讓手機“綁架”了我們的生活。這個題目新穎有趣。
2.巧用符號或公式,出奇制勝
以符號或公式為題,可給人醒目、直觀的感覺。同時,在普通的符號和公式上面常常寓有新意,耐人尋味。
(1)標點符號,耐人尋味
標點符號是無聲的符號,有聲的語言。妙用標點,巧配文字,給閱卷老師以耳目一新之感,增添了文章標題的形式美。這種標題往往具有直觀、醒目、吸引讀者等特點,起到文字難以替代的作用。
如2013年浙江省高考優秀作文《孩子·世界·童真》,作者運用間隔號將三者并列,談“童真的重要性”和“失去童真的可怕”,主題逐漸彰顯,讓人一目了然,強調了孩提時代的純真美好。
又如2013年遼寧省高考優秀作文《壯哉,漢武帝!》,作者獨具慧眼,選取了漢武帝這個歷史人物為寫作對象,闡述自己對材料的理解,獨特、新穎。標題采用主謂倒裝的句式,并且還用了一個大大的感嘆號,表達了作者對具有“勇敢無畏”“雄才大略”“知錯就改”等優秀品質的漢武帝的贊美之情。這個標題恰到好處地運用標點符號,幫助讀者理解題意,增強文題的表現力。
(2)數學符號,新穎別致
巧妙運用數學符號或運用數字構成數理化算式的形式來設計作文題目,往往能夠準確概括出文章的內容,簡練精當,并且形式新穎。這些數字、算式型標題的無窮魅力,還能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2013年河南省高考優秀作文《經驗+勇氣=成功》,考生提取作文材料中的關鍵詞語“經驗”“勇氣”和“成功”,運用數學符號巧妙地將三者串聯起來,形象直觀,又非常切合作文材料的主旨,作為標題,觀點也非常鮮明。
詩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誰不想擁有一副迷人的秀眉和一雙動人的雙眸?同樣,作文的標題就像是文章的眉目,也需要清新亮麗。因此,在平時的作文備考中,考生應在擬題技巧方面多下工夫, 練好基本功, 讓自己的作文題目成為你考場作文的第一個鮮活亮點,產生強有力的視覺沖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