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
多潘立酮的臨床應用及注意事項
趙建平
目的 探討多潘立酮的臨床應用及注意事項。方法 總結多潘立酮的藥理機制、適應癥、藥代動力學、用法用量、不良反應、臨床應用、注意事項。結果 多潘立酮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輕癱療效顯著, 在臨床應用應注意藥物相互作用。結論 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 合理使用多潘立酮。
多潘立酮;臨床應用;注意事項
多潘立酮為胃動力藥物, 其促動力作用僅限于胃, 主要用于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輕癱(胃輕癱是指客觀檢查證據的胃排空延遲, 這種排空障礙是功能性的, 不包括幽門狹窄、潰瘍病、腫瘤等病因引起的胃排空延遲), 對胃-食管反流病和小腸動力障礙及便秘無效。胃-食管反流病首選西沙必利, 該藥改善食管和胃的動力障礙, 促進胃排空, 若與胃黏膜保護劑(如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和抗酸劑(如碳酸氫鈉、碳酸鈣、氫氧化鋁、三硅酸鎂等可減輕反流物對胃及食管粘膜的刺激)三者聯用療效更佳。但應禁用降低食管括約肌張力的食物及藥物, 如硝苯地平、硝酸甘油及一切抗膽堿藥物(如阿托品、東莨菪堿、山莨菪堿等), 以免增加胃向食管的反流。多潘立酮對糖尿病和手術后胃輕癱療效顯著;與多潘立酮相比較莫沙必利適用于各種原因所致胃輕癱, 尤其特發性胃輕癱。
多潘立酮是一種選擇性外周多巴胺D2受體拮抗劑, 能增強胃蠕動和食管下部括約肌張力, 其止吐作用由于可阻斷第四腦室底部的化學感受區多巴胺的作用, 抑制嘔吐的發生。多潘立酮可直接作用于胃多巴胺受體, 通過增強縱行平滑肌收縮頻率和振幅, 促進胃蠕動和張力恢復而加速胃排空, 但不影響胃液的分泌。由于此藥不易透過血腦屏障, 對腦內多巴胺受體無拮抗作用, 故無錐體外系、嗜睡等精神和神經副作用。因促動力作用僅限于胃, 所以對反流性食管病及其他動力障礙病無效。
多潘立酮口服吸收迅速, 口服或肌注后15~30 min達血藥峰濃度, 直腸給藥需1~2 h。除中樞神經外, 在體內其他部位均有分布, 其中以胃腸局部濃度最高, 血液次之。該藥幾乎全部在肝臟代謝, 部分經腸壁代謝, 口服生物利用度僅為13%~17%。肌注約為90%, 直腸給藥無肝首過效應。其蛋白結合率約為92%左右。體內消除半衰期為7 h。口服后24 h約30%由尿中排出, 其中0.4%為原形藥物;約65%有糞便排出, 其中10%為原形藥。
主要用于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排空延緩引起的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及消化不良, 尤其適用于功能性、器質性、飲食性及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但對手術后及麻醉或化療、放療引起的惡心、嘔吐及胃-食管反流病無效。據臨床統計:該藥治療惡心、嘔吐的有效率為88%, 甲氧氯普胺的有效率為65%;對慢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隨機、雙盲對比治療表明:該藥的有效率為72%, 甲氧氯普胺為55%。
該藥物常見劑型有:片劑、注射液、栓劑、混懸劑。口服服用宜在飯前15~30 min服用。成人10~20 mg/次, 3次/d;肌內注射, 10 mg/次, 根據需要可重復給藥;直腸給藥, 每次60 mg, 2~3次/d;混懸劑適合兒童服用, 每次每千克體重0.3 mg, 3次/d。
嬰兒由于血腦屏障發育不全, 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因此孕婦和1歲內嬰兒應慎用。對該藥過敏者禁用。胃腸道出血、機械性梗阻, 穿孔;催乳素瘤患者, 服用多潘立酮時增加胃動力有可能產生危險, 故禁用。
該藥不良反應少而小, 偶見瞬時性、輕度腹部痙攣、口干、皮疹、頭痛、腹瀉、神經過敏、倦怠、嗜睡、頭暈等。長期或應用劑量過大, 可致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而引起泌乳、泌乳增多、男子乳房女性化等, 但停藥后即可恢復正常。
7.1 當抗酸劑(如碳酸氫鈉、氫氧化鋁、三硅酸鎂等)或抑制胃酸分泌藥物(如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于多潘立酮合用時, 會降低多潘立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故不宜同時何用,且兩類藥不能在飯前服用, 應于飯后服用。
7.2 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時應加以注意。
7.3 腎功能不全患者需重復給藥時, 應根據腎功能損害的嚴重程度將服藥頻率減為1~2次/d, 同時劑量酌減。
7.4 抗膽堿能藥品(如阿托品、東莨菪堿、山莨菪堿、曲美布汀等)主要作用機制為松弛痙攣狀態的胃腸平滑肌, 延長胃排空時間, 可能會對抗多潘立酮的抗消化不良作用, 二者不易合用。
7.5 與唑類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咪康唑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等)、HIV蛋白酶抑制劑(如沙奎那韋、利托那韋、茚地那韋、奈非那韋等)、奈法唑酮、鈣拮抗劑(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胺碘酮等顯著抑制CY3A4酶的藥物合用會導致多潘立酮血藥濃度增加。(注解:細胞色素P-450是細胞內的一類膜蛋白, 種類繁多, 可分為不同的家族, 家族里面還可以分亞家族。CY3A4酶是CYP3酶家族里的A亞家族發現的第四種酶。細胞色素P-450酶各類家族參與多種生化反應, 發揮功能各自不同。如跟雌激素合成相關的有CYP17、CYP19等。)
7.6 該藥會減少多巴胺能激動劑(如溴隱亭、左旋多巴)外周反應的副作用, 如消化道癥狀, 惡心及嘔吐, 但不能拮抗其中樞作用。
7.7 可增加對乙酰氨基酚、氨芐西林及四環素等的吸收速率。
7.8 與地高辛合用, 可減少地高辛的吸收[1]。
7.9 心臟病患者(心律失常), 或低血鉀時以及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應用時需注意, 有可能加重心律紊亂, 尤其是用于靜脈注射時。
7.10 多潘立酮的止吐作用是甲氧氯普胺的23倍, 與甲氧氯普胺、鹽酸地芬尼等多巴胺受體拮抗藥一樣, 均具有刺激催乳素分泌的作用, 臨床上需注意避免與聯合應用, 防止重復用藥加重不良反應。
7.11 奧美拉唑、蒙脫石是目前臨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RE)的常用藥物, 其中奧美拉唑對胃壁細胞頂端膜及胞漿內管狀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具有特異性抑制作用;蒙脫石的主要作用在于固定、抑制消化道內的病毒、細菌及其毒素作用, 修復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聯用多潘立酮可以更好地增強食管下端括約肌壓力, 減輕胃十二指腸內容物的反流情況, 改變RE病理狀況,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7.12 有文獻報道稱, 多潘立酮與新型胃腸促動力藥鹽酸伊托必利聯合應用, 可更好地發揮多巴胺D2受體阻滯藥與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的雙重作用, 增加內源性乙酰膽堿釋放,抑制乙酰膽堿水解, 刺激胃十二指腸蠕動, 進而減輕或緩解消化道動力障礙癥狀。兩藥聯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總有效率與復發率均顯著優于單用鹽酸伊托必利組(P<0.05),且具有近期療效高、療程短、不良反應少等優點。
7.13 臨床治療中毒且難以施行洗胃術的患者時, 多采用去水嗎啡刺激患者胃腸道化學感受區, 使其產生催吐反應。聯合應用多潘立酮, 則能夠有效消除去水嗎啡引起的胃排空緩慢等不良反應。
7.14 復合硅鉛酸鹽對消化道黏膜有很強的覆蓋能力, 可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 有止瀉作用。聯合服用復合硅鉛酸鹽與多潘立酮可使多潘立酮作用于胃腸道, 幫助患者機體抑制惡心、嘔吐等不適反應[2]。
綜上所述, 在使用多潘立酮時, 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合理使用。
[1] 解彬.實用新藥手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9:630.
[2] 吳詩聰.多潘立酮的藥理、藥效及臨床應用.臨床合理用藥, 2012, 7(5):87-88.
617023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