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鐘慧
兒童支氣管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等癥狀, 細菌感染是常見的致病原因, 在治療支氣管肺炎中, 抗生素的治療效果顯著。但不同的抗生素存在著治療成本差異。尋找有較好臨床效果同時治療成本較低的抗生素來治療兒童支氣管肺炎是藥物經濟學的任務之一。本文選擇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支氣管肺炎患兒, 觀察頭孢他啶和頭孢曲松在兒童支氣管肺炎治療中的成本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選的10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均為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期間收治的患兒, 上述患兒診斷符合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 同時排除對上述藥物過敏患兒、肝腎功能異常患兒、其他不宜使用頭孢類藥物治療患兒。上述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兒50例, 男26例,女24例, 平均年齡為(4.3±1.4)歲;本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為8.1 d。對照組患兒50例, 男25例, 女25例, 平均年齡為(4.4±1.1)歲;本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為8.5 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相同的退熱藥物、鎮咳類藥物和霧化吸入類藥物;兩組同時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觀察組患兒給予頭孢曲松治療, 30~70 mg/kg, 1次/d, 靜脈滴注。對照組患者給予頭孢他啶, 30~100 mg/(kg·d), 分2次給藥,靜脈滴注。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7 d。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效果。
1.3 療效評定 患兒咳嗽、發熱、氣促等癥狀治療后均消失,實驗室檢查相關指標恢復到正常范圍, 評定為痊愈;患兒咳嗽、發熱、氣促等癥狀治療后得到緩解, 實驗室指標接近正常范圍, 療效評定為顯效;咳嗽、發熱、氣促等癥狀治療后較治療前有所好轉, 實驗室指標檢查未恢復到正常范圍, 療效評定為有效;患兒癥狀加重, 療效評定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所得臨床效果評定結果均在統計學軟件SPSS14.0下進行統計學分析, 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中:痊愈35例、顯效7例、有效5例、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患兒中:痊愈36例、顯效6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0%;觀察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總有效率近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成本確定 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檢查費用、床位費、護理費等費用相同, 所以兩組治療成本可認為是頭孢曲松和頭孢他啶的成本。兩組患兒中, 每例患兒中每次應用劑量不超過1支的, 均按照使用1支的成本計算。觀察組頭孢曲松(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1.0 g/支, 每支65元)成本為:65×7=455元。對照組頭孢他啶(Glaxosmithkline manufacturer S.P.A, 1.0 g/支, 每支55元)成本:55×2×7=770元。
2.3 成本效果 觀察組成本效果為455/0.94=484.0;對照組成本效果為770/0.96=802.0。觀察組成本效果低于對照組,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 每取得一個治療單位, 其成本低于對照組。
支氣管肺炎是兒童常見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 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是常用的治療措施, 但在選擇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時, 不同的抗生素可能產生不同的臨床效果。而臨床效果相似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時, 其用藥成本存在差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 選擇臨床效果較好, 而成本較低的藥物治療,有助于降低患者治療成本, 減輕家庭經濟負擔[1,2]。本文觀察組患兒給予頭孢曲松治療, 對照組患兒給予頭孢他啶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獲得較好臨床治療效果, 且治療效果近似。但觀察的成本效果低于對照組, 即觀察組獲得一個臨床效果單位, 觀察組用藥成本低于對照組, 說明應用頭孢曲松治療兒童支氣管肺炎不但效果佳, 成本也低。再者, 頭孢曲松半衰期長于頭孢他啶, 每天頭孢曲松給藥1次, 而頭孢他啶給藥2次[3], 所以在治療兒童支氣管肺炎時, 頭孢曲松優于頭孢他啶。
[1]陳淑君.藥物經濟學對醫院臨床藥學的指導作用.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1,11(12):1473-1474.
[2]王文森,孫潔,王書杰,等.8種抗生素治療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分析.中國藥業, 2012,5(11):99-101.
[3]倪蓉.頭孢哌酮舒巴坦鈉與頭孢曲松鈉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6(2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