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解放軍61618部隊衛生所,北京 102102)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自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同時,醫學影像技術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成熟[1]。近年來,定期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的人群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腹部B超診斷技術在臨床診斷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2]。對于脂肪肝、結石病等早期沒有明顯臨床特征的情況而言,病癥不容易被發現,待出現了明顯癥狀再進行診斷和治療往往已經是中晚期,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對患者進行腹部B超檢查,有助于發現早期腹部病變疾病,為患者的早期治療提供參考依據[3]。 本研究主要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上級醫院接受體檢的800例健康人群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腹部B超在健康人群體檢中的作用以及臨床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選擇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上級醫院接受體檢的800例健康人群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536例,女性患者464例,年齡分布15-71歲,平均年齡43.2歲。所抽取的所有體檢人群在性別、年齡、家庭環境等基本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①所有800名接受體檢的人群均采用腹部B超檢查技術對體檢者腹部是否有病變情況進行診斷。②對所有體檢者的肝臟、胰腺、膽囊、脾臟等進行全面檢查。③所有患者進行B超檢查前需持續空腹12小時以上。④取患者仰臥位、右側臥位或左側臥位,對患者各部位進行全方位多切面檢查。
對數據庫的錄入及統計分析均通過SPSS16.O軟件實現。其組間構成比較用卡方檢驗,組間療效比較用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分析,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腹部B超結果顯示,所有體檢人群中,有230例發現有病變情況,占總數的28.75%。其中檢出率較高的腹部疾病包括腎囊腫、腎結石、膽囊結石、脂肪肝、以及膽囊息肉等,其中,腹部B超檢測對不同年齡段的患者檢出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腹部B超檢查技術對腹部疾病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其中,腹部B超檢測技術在膽囊息肉的檢測中,能對息肉的具體部位、大小、形態以及具體數量等進行準確的顯示,同時,還可以對患者病情的變化進行隨訪和動態觀察,為疾病的進一步治療提供參考依據[4]。
膽結石是常見的腹部疾病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膽囊的收縮力會逐漸下降,膽囊中的膽汁不能及時排除,容易淤積在體內,形成結石,因此,患有膽結石的概率也會隨之增大[5]。此外,當今患有肥胖癥的人數越來越多,肥胖患者體內的膽汁成分和理化性質往往容易改變,使體內膽固醇含量升高,這也是形成膽固醇的重要因素之一[2]。
脂肪肝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往往是由于過量飲酒、妊娠、糖尿病、慢性肝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導致肝細胞內脂肪的堆積[6]。腹部B超診斷脂肪肝敏感度較高,能準確提高脂肪肝的確診率,對疾病的進一步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腹部B超結果顯示,所有體檢人群中,有230例發現有病變情況,占總數的28.75%。其中檢出率較高的腹部疾病包括腎囊腫、腎結石、膽囊結石、脂肪肝、以及膽囊息肉等。綜上所述,腹部B超在健康人群體檢中的臨床診斷價值顯著,能有效診斷出早期腹部疾病,且B超診斷操作簡單、無創傷性、檢查時間短,對患者的疾病診斷準確率高,容易被患者接受,在臨床診斷中值得推廣應用。
[1]譚青,劉小晴,程宏.B超在健康體檢中的價值(附3640例分析)[J].貴州醫藥,2011,25(9):857-858.
[2]李群英.1076例職工腹部B超體檢結果分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91-192.
[3]趙萍,王曉東,陳冬瑩等.腹部B超在人群健康體檢中的作用分析[J].中華現代影像學雜志,2010,2(5):98-99.
[4]于學林,王小琪(綜述),崔進國(審校).腎臟偶發癌的影像學診斷與術前分期評估[J].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12,2(10):857-860.
[5]汪惠寧.B超診斷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12(15):61-62.
[6]吳偉強,李文慧,韓曉鵬.診斷或處理失誤致闌尾切除術后再手術12例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22(12):74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