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俊才,韓守雷,周平
罕少見病例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9年后不良反應1例
涂俊才,韓守雷,周平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美容;不良反應
1 何儉,劉曉夏,殷劍波,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后的并發癥及治療[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4,20(1):10-13.
2 孫艷花,宋建明,溫文,等.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隆乳后的乳腺病變[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4(34):4623-4626.
3 徐雪松,白艷華.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隆乳后的并發癥及其臨床驗證[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5(25):6429-6432.
4 馮曉玲,易傳勛,張一鳴,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后并發癥患者的體液免疫變化[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4,20(5):340-350.
100142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感染內科
10.3969 / j.issn.1671-6450.2014.08.019
2014-06-15)
患者,女,38歲,因畏寒、發熱3周伴面部腫痛5 d于2013年6月2日入院。患者于3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畏寒、發熱,最高體溫39.4℃,入院前5 d出現右側頦下部紅腫、疼痛。無其他不適癥狀,多次予以抗生素及抗過敏等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入院查體:T 38.0℃,雙眼眶外側、鼻根部腫脹,壓痛明顯,皮溫不高,無波動感。右側頦下部可見約3 cm×3 cm紅腫區,壓痛明顯,局部皮溫不高,無波動感;雙乳腺外形正常,無紅腫,外側可觸及質地較硬的條索狀腫塊約4 cm×1 cm,無壓痛。該患者于2004年行雙眼眶外側、鼻根部、雙側頦下、下頜及雙乳腺等部位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膠(PAHG)美容,注射后無不良反應。輔助檢查:血WBC 7.4×109/L,N 0.77,L 0.16,CRP 68.3 mg/L,ESR 49 mm/h,其他化驗及檢查均未見異常。入院后考慮面部皮膚軟組織感染,不除外皮膚過敏。予以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靜脈滴注抗感染,氯雷他啶、葡萄糖酸鈣抗過敏治療后,面部腫痛略有好轉,但仍發熱,體溫最高40.0℃。第3天出現下頜皮膚明顯紅腫和疼痛及雙乳腺脹痛,以右側為重,MR提示雙側乳腺內鄰近假體處囊性信號,考慮為雙側乳腺隆乳術后改變,不完全除外假體破裂滲漏所致。患者腫痛部位與PAHG注射美容部位相一致,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診斷考慮為相應部位PAHG注射所致過敏反應。停用抗生素,加用地塞米松2 mg,1次/d,體溫次日正常,局部紅腫、疼痛等表現逐漸消失,CRP、ESR等指標逐漸恢復后出院,隨訪1年,注射部位無不適。
討論PAHG注射主要用于隆乳術和面部美容術,其常見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包括[1,2]:感染、過敏、硬結、疼痛、移位、出血等。PAHG注射美容過敏反應發生大多在術后數天或數月內,而該患者PAHG面部及胸部注射9年后,所有注射部位出現明顯的紅腫、疼痛同時伴有高熱、全身肌肉酸疼等全身反應,臨床十分少見,患者抗感染治療無效,激素等抗過敏治療后,病情迅速緩解,提示不良反應與機體過敏反應有關。PAHG注射后引起機體注射部位過敏反應的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近期發生的原因可能與PAHG中含有的原材料單體小分子化學制劑作為外來抗原或半抗原進入人體有關[3],而遠期發生的原因則可能與PAHG長時間在體內分解出的單體與人體內細胞或血清中的某些成分結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導致超敏反應發生有關[4]。
PAHG注射美容發生相關并發癥后,應首選手術取出注入的PAHG[1,2],但該患者以過敏反應為主要臨床表現,經抗過敏治療后癥狀完全緩解;其次雖然患者雙乳腺外側可觸及質地較硬的條索狀腫塊,但MR僅提示雙側乳腺隆乳術后改變,未見明顯滲漏,如行PAHG取出術,需整形與重建。同時考慮患者注射部位較多,需分次手術取出,結合整形外科及患者意見,建議患者內科治療并定期復查,隨訪1年,患者注射部位無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