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岳松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鎮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15161
隨著社會逐漸老齡化,股骨粗隆間骨折發生率隨之增高,是老年骨折最常見的損傷。傳統長期牽引療法易出現并發癥,切開復位行內固定療法,創傷性較大,老年患者難以承受,同時高齡患者多數合并其他的系統疾病,增加了手術風險及難度[1]。本病由于固定困難、恢復時間長等原因,容易出現墜積性肺炎、褥瘡等一系列并發癥,而外支架固定術因具有固定可靠、創傷小及并發癥低等優點,逐漸被醫生和患者接受,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2]。本文對我院在2007年2月-2010年12月期間收治的29例粗隆間骨折患者給予外固定支架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我院在2007年2月-2010年12月期間共收治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29例,其中伴有明顯異位的18例(62.07%),無異位11例(37.93%)。男7例,女22例;年齡58~88歲,平均年齡(73.5±1.89)歲;致傷原因:意外摔傷28例(96.55%),騎自行車跌傷1例(3.45%),其中3例(10.34%)合并其他部位軟組織挫裂傷。部位:右側14例(48.28%),左側15例(51.72%)。依據AO muller對骨折分型:A1型13例(44.83%),A2型10例(34.48%),A3型6例(20.69%)。
1.2 方法 本組共29例患者,對粗隆間骨折伴異位18例患者采取術前行脛骨結節牽引1周,于X線透視下行手法閉合復位。在局部麻醉下同股骨頸平行方向打入2~3根克氏針,同時進行側位攝片確認克氏針通過股骨頸,在其下方約8cm處垂直股骨打入2根克氏針,穿透股骨剛好,然后安裝外固定支架,用大力剪去除多余尾部。術后抗感染處理原則與一般外科相同,應用抗生素1周。最主要是對局部處理,若出現少量滲血或者少量分泌物,應及時的更換敷料。術后12周左右酒精(75%)針孔護理,2次/d。臨床愈合后將釘拔去,并除去外固定支架。無異位11例患者在傷后第2天即可采取上述手術方法。
1.3 療效判斷標準 髖部沒有壓痛,在行走時無疼痛或者僅輕微疼痛,可不扶拐,且生活能夠自理,為優;髖部無疼痛,在去拐或者負拐可行走超過500m,生活基本實現自理,為良;髖部疼痛,且雙下肢無力,需要坐輪椅,且生活自理較困難,為差。
本組病例手術均成功,成功率為100%,手術時間為0.5~1h,平均(41.58±3.45)min,術中出血量為15~45ml,平均(29.88±3.47)ml。術后經X線片顯示骨折均復位固定較好,合并內科疾病未加重。臨床愈合時間為44~95d,平均(56.78±4.59)d。出院后均獲隨訪,隨訪6~24個月,平均(14.23±2.78)個月。其中1例因骨質疏松術后半個月外支架松動而致骨折錯位,2例因術后出現心肺并發癥家屬放棄治療。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良好,其中優25例(86.21%),良1例(3.45%),差3例(10.34%),優良率為89.66%。26例術后即做臥床活動,半個月后能下床鍛煉,6~8周拔除外固定器,通過鍛煉基本恢復行走功能,生活自理,無明顯跛足現象。
股骨粗隆骨折是老年人常見損傷,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極易發生骨折。骨折的治療原則為解剖復位、固定及早期功能鍛煉[3]。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大多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一系列內科疾病,骨折后因為患者身體比較衰弱、新陳代謝緩慢,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差,導致手術風險較大,且容易發生感染,相當不利于疾病的康復[4]。同時股骨粗隆骨折由于不易固定、臥床時間長,更加重了老年人如褥瘡、墜積性肺炎、便秘等一系列并發癥的出現[5]。因此,臨床上要求手術要盡可能簡單,同時要固定可靠,可以滿足術后進行早期活動和肢體功能的鍛煉,有效提高治療效果[6]。臨床上主要有傳統牽引、切開復位等療法[7],其中傳統牽引的治療時間比較長,骨折很難穩定,容易發生髖內翻,并發癥或者加重原疾病。切開復位的創傷較大、失血量多,難以耐受。對于骨質疏松療法,內固定易松動導致失敗。隨著研究的深入,外固定支架療法逐漸在臨床中廣泛使用,整個手術在X線透視下進行,具有安全易行、操作簡便、創傷小、痛苦少、患者易于接受、術后恢復時間短等優點[8]。本文對我院29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脛骨結節牽引和外固定支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出血量(29.88±3.47)ml,手術時間較短,平均(41.58±3.45)min,可說明該療法時間較短,手術創傷比較小且手術的安全性較高。同時本組患者術后3個月基本康復,生活自理,無褥瘡等并發癥出現。除了3例因外支架松動致骨折錯位、心肺并發癥放棄治療外,其余26例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良好,優良率達89.66%。同時術后對其進行抗感染護理,如經過局部換藥或應用抗生素,術后采取酒精(75%)對針孔進行護理,減少了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外固定支架療法可有效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髖關節功能可有效恢復,且手術時間短,臨床愈合時間短,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 陽仁華,王輾栓,周洋,等.DHS與外固定支架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9,15(3):37-38.
[2] 宋志軍,楊明,孫剛,等.動力髁螺釘固定治療EvansⅣ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分析〔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3,8(2):50-51.
[3] 李傳軍,李啟,姜曉輝.外固定架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4):32.
[4] 方剛,黃挺武.外固定支架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31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09,31(4):68-69.
[5] 游華斌,鄒國友,徐鳳娟,等.外固定支架治療老年高危風險股骨粗隆間骨折〔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8):8484-8486.
[6] 劉波.外固定支架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32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4):3032-3033.
[7] 王桂娥.外固定支架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應用〔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8,22(1):107-109.
[8] 楊平,盧金城.外固定支架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