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 浩
空中警察故事
□文/易 浩
2014年6月,南航湖南分公司空警47中隊獲得中國民航空警總隊頒發的“空警隊伍先進集體”稱號,成為南航唯一獲此殊榮的空警中隊。此前,該中隊獲榮譽不少:國慶六十周年安保集體嘉獎、世博會安保先進集體、亞運安保先進集體、全國空警大比武體能綜合第一……
隊員王峰:判斷準確、反應及時是空警的必備素質,幾秒鐘的遲疑就可能使事態擴大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大年初三,完成執勤任務的空警王峰正在回鄉探親的路上。
長途汽車的一路顛簸使王峰漸感困頓,眼皮耷拉下來,腦袋枕著行李包進入了夢想。突然,他聞到一股濃烈的酒精味道,頓時從座位上彈跳起來,一把揪住旁邊乘客的手臂,喝問道:“你在干什么?”
那乘客嚇得目瞪口呆,手中的小酒瓶差點掉下來,哆嗦著說:“我,我,我喝口小酒,不可以嗎?”
王峰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是在長途汽車上。惶愧道歉之際,他不禁回想起2006年航班上發生的一起事件:CZ3462成都飛往長沙的航班已進入下降狀態,做完落地前最后一次安全巡視工作,乘務員、空警都各自就位,此時離落地只剩20分鐘時間。
突然,傳來一聲驚叫,王峰抬眼看見客艙中部竄出一條藍色的火苗,身體立刻彈跳起來,手提前艙滅火器像子彈般發射出去。這時18排C 、D座的旅客已經同時站起,慌亂地用手拍打。王峰左手將一件著火的襯衣扔到過道,踏腳踩滅,右手隨即開啟滅火器,將客艙內壁的火苗撲滅。
這時前艙的旅客呼地站起來了,想過去看個究竟。王峰意識到旅客集體大面積移位會使飛機失去平衡,大喊一聲:“大家別動!沒事了,沒事了。我是本次航班的安全員,請大家放心!”
王峰確認火苗已被完全撲滅,但燃燒導致了18 排座扶手上方的內壁有被火燒灼的痕跡。在調查過程中,他發現18排C座的黃某神色有異,手指上有明顯的酒精味,面對所有質詢一言不發。為防止再次起火,王峰攜帶滅火器坐在18 排D 座,同時對黃某實施嚴密監控。
飛機很快安全著地。長沙機場公安局接報后迅速開展偵查工作,短時間內破獲此案:犯罪嫌疑人黃某在澳門賭博欠下巨額債務,遂萌生用火毀容致殘的方式獲得航空保險賠償的念頭。趁飛機下降過程中工作人員歸位之際,將事先準備好的浸滿酒精的衣物引燃(當年尚未禁止攜帶打火機登機)。幸虧王峰反應神速,及時撲滅火源,防止了一起重大飛行安全事故。
經此一遭,王峰對酒精氣味特別敏感,幾乎到了神經質的程度,因此上演了故事開頭的那一幕。
隊員劉繼明:空警在執行任務時行為和語言不能有瑕疵,還要有耐心,給予對方糾錯的機會。但安全規定不容踐踏,對突破底線的行為一定要予以糾正。
CZ3148航班從北京飛往長沙,飛機于19點52分關閉艙門,開始滑行。20點整,乘務長發現一名崔姓女士正在使用手機通話,上前勸其關閉手機電源,她不予理睬。空警劉繼明觀察后,判斷對方是一位商務旅客,可能有緊急商務事宜要處理,如果強行打斷對話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于是劉繼明在她面前靜候了一分鐘,但聽到的聊天內容竟然是購物之類的閑話。他立即出示警察證件并進行口頭警告。崔某漫不經心,繼續對著話筒嘻嘻哈哈。
“女士,飛機已進入滑行,請您關閉手機。”
“女士,我是本次航班的空中警察,請您配合我的工作。”
“女士,您現在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安全規定,如再不關機,我將采取必要措施。”崔某白了他一眼,很不情愿地將手機電源關閉。
20點07分乘務長廣播飛機即將起飛,劉繼明進行最后一輪安全巡視,發現崔某又在使用手機通話,立即勒令其交出手機。她指著他的鼻子威脅道:“空中警察了不起嗎?真拿自己當根蔥!……你再多嘴,信不信我投訴你!”
劉繼明正色道:“您可以投訴,這是我的警號。但為了飛行安全,請交出您的手機!”崔某罵起了臟話,劉繼明一把奪過她的手機,關閉了電源。20點15分飛機正點起飛。
崔某的行為引起周邊旅客的強烈憤慨,平飛之后紛紛找到劉繼明,主動留下電話號碼要求作證:“她要是投訴你,我們一定為你作證。”崔某意識到情況不妙,開始聲稱自己認識誰誰誰,語帶威脅。劉繼明不動聲色,繼續做好相關取證工作。飛機降落后,劉繼明將崔某交予地面公安處理。

保衛部部長華偉:“安全形勢的發展逼迫我們必須要走出這一步。我們要確保,每一名經過訓練的隊員都能獨當一面,勝任任何形勢下的空防要求。”
“嘭、嘭、嘭”,帶著護具的小劉被對手一記組合拳擊中面門,一個趔趄退了四步才立住腳,鼻血流了下來。他定了定神,整理好頭套又沖了上去,頓時引起一片叫好聲、歡呼聲。這是47中隊進行散打實戰訓練的一個場景。
“場下場上確實不一樣。”剛從拳臺打完一場比賽的資深教員李鐵軍說,“沒有接受過專門訓練,很難撐過三分鐘。”他的說法大家都很贊同,看似短短的三分鐘,對技能和體能的要求非常之高。
將散打訓練納入年度體技能訓練當中,是主管訓練工作的副經理郭宇高多年的夙愿。盡管近幾年來47中隊在體能考核中名列前茅,但實戰經驗不足始終是一塊短板。很多人擔心開展散打實戰訓練會導致隊員受傷,直接影響到航班運行。因此,這個事情就這么一直擱置下來。
2012年,事情發生了轉機,南航股份保衛部組織首屆安保人員搏擊大賽,湖南選送的兩位選手王鐘和王凌凌取得佳績,其中王鐘奪得70公斤級冠軍并被授予崗位技術能手稱號。此外,由于安全形勢的變化,湖南保衛部實施安保隊伍專業化發展規劃,素質提升成為當務之急。借著這股春風,散打實戰被正式列入訓練日程。
剛開始訓練,大家都嘻嘻哈哈地把散打當作一項娛樂。教員王鐘板著臉孔:“什么叫實戰?實戰就是要見血!”話音未落,一記高鞭腿狠狠地掄在沙袋上,沙袋飛起老高。“哇!”觀戰的隊員發出驚呼。王鐘繼續說:“機上執勤有可能遇到最危險的境況,你只有比對手更強,才能在生死搏斗中占得先機!”
實戰訓練難免受傷,有幾位年輕隊員的家長知情后與保衛部領導通話,建議取消散打訓練。沒成想那幾位年輕隊員不干了,反過來做家長的思想工作。隊員們從開始的畏懼到逐漸的適應,很快喜歡上了這項運動,覺得它“很男人”。個別打得好的隊員在隊內還擁有了自己的“粉絲”,甚至膽敢向“散打王”王鐘教員發起挑戰。
隨著實戰經驗的積累和抗擊打能力的提升,隊員們受傷的比率大幅下降。一些小傷小痛,年輕人恢復得很快,基本沒有耽誤過飛行。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