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嫡
家有安監員
□文/張 嫡

先生是2007年考入安全監管隊伍的,2009年又通過考試,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證。如今已在花炮及非煤礦山安全監管戰線上工作了7年,他的安全意識不僅入腦入骨入心,而且潛移默化到了家庭生活中。
家里買了小車以后,他是唯一的駕駛員。后來我學駕駛,由于學員太多,每次練車都要排隊,往往是等的時間多,練習的時間少,心里不免煩悶。于是我央求先生,請他帶我練習。結果,不管是倒樁,還是場內、場外,他沒有給過我機會。即使最后通過了所有的考試,在等著領取駕照的日子里,他仍然不讓我開車。他說,這是對你負責,也是對家庭負責,更是對別人負責。駕車方便人,但不注意安全,特別是將安全法規當兒戲,駕車又往往變成禍事。“我們還是謹慎一些好。”
自從家里有車之后,全家人少不了一起開車外出的時候。剛開始,兒子歡呼著爬上前排,想坐副駕駛位置,與他老子并駕齊驅。先生一看,微微一笑,便耐心講起道路交通安全法來,講得孩子一愣一愣,最后終于點了點頭。后來,每次坐車,兒子就乖乖地坐到后排,一個人坐最大一個座位,體味著孤單和寂寞。直到今年滿了十二歲之后,經過提醒,他才坐到前排來。孩子其實是非常喜歡坐前面的,那是心理上的需要。但為了他的生命安全,先生寧愿讓兒子寂寞這么多年。
每天臨睡前,先生總是例行公事地檢查煤氣、電、水、門、窗,確保安全無誤后,才會上床睡覺。以前沒有這樣做也沒覺得怎么樣,但他花費一些精力,堅持這個習慣久了后,每次睡覺我都覺得十分踏實、安寧,仿佛我是安居樂業的人民,他是那守衛在祖國邊疆頭頂鋼盔、手持鋼槍的英武戰士。
去年下半年,他突然抱回三個紅箱子、一個不銹鋼滅火器。進門后就把我和兒子叫到身邊,拆開一個紅箱子,拿出里面東西嘩啦啦地抖開給我們看。原來是防毒面具!那天,他語重心長地向我和孩子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我和兒子當天就學會了這些器具的使用方法。我以為這些東西是哪里發的呢,后來在房間抽屜里發現了一張收據。為了這幾個很難用上的東西,他花了800多元。我覺得有些心疼,可他卻告訴我,安全設備有價,但生命安全無價,防微杜漸,花這些錢,值!
處在花炮的主產區,逢年過節燃放鞭炮煙花,既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也是一種心理需要。每次家里燃放,他總是既不讓老的放,也不讓小的放,能夠自己放的就自己放,不能自己放的,就再三交待燃放的注意事項,生怕意外發生。
由于從事安全監管工作的“職業病”,先生由工作及生活,產生了很多關于安全方面的思考,甚至包括食品藥品安全。每次買食品、藥品,他會仔細辨別生產日期,如果是過期或臨近到期,他就不會購買。即使是特價,也改變不了他的主意。剩飯、剩菜,他是堅決不吃的。再加之他堅持鍛煉身體,如今身體棒棒。前不久全市安監系統舉行了徒步活動,他一直氣定神閑,大步流星,展示了優秀的身體素質。
先生從事安監工作這些年,我的安全意識也從無到有,從有到多,隨他的影響而感同身受。我所從事的信訪工作崗位,每年都會遇到一些由于安全問題引起的信訪問題。有時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夠早覺悟、早投入、早預防,很多悲劇不會發生,那些信訪問題也不會存在。安全無處不在! 如果將安全警鐘長鳴,我們的幸福又何止只增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