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昆明650201)
云南省油菜產業發展探析
曾健國,吳進明,李金曉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昆明650201)
從生產、加工、消費三方面來看,云南省油菜生產水平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呈平穩增長態勢。云南油菜產業發展主要存在油菜種植規模小、自然災害頻發、油脂加工業落后等制約因素。要進一步促進云南省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對油菜產業的投入,加強油菜領域科技攻關,整改油脂加工企業,延長油菜產業鏈。
油菜;產業;發展現狀;云南
油菜是云南三大小春傳統作物(麥類、油菜、蠶豆)之一,是云南冬季主要經濟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的主要來源。云南油菜常年種植面積為30萬hm2左右,總產量約54萬t,占全國比例均在4%左右,僅原料產值就達35億多元,是全國油菜主產省份之一。油菜也是云南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云南農業產業的發展和保障全省食用油供給安全及促進全國油菜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1.1 油菜生產現狀
(1)種植面積。云南共有100余縣(市、區)種植油菜,主要分布于滇東北、滇中、滇西南和滇西北四大片區,以滇中為主。云南油菜80%以上為冬油菜,在一些高寒山區如麗江也有少量夏播油菜。2013年全省油菜種植面積為30萬hm2(其中夏播油菜約2萬hm2),占全國3.78%,位居第8左右。2008~2013年云南油菜種植面積整體呈逐漸增長趨勢,占全國比率也在逐年提升(表1)。

表1 2008~2013年云南油菜種植面積、總產量及單產變化情況
(2)主要品種。目前云南種植的油菜有400余個品種,以芥菜型和甘藍型為主。主要推廣品種有云油雜2號、云油雜9號、云油雜10號、花油3號、花油5號、花油6號、花油10號、種都油998、德油早1號、臨油1號和科樂521等[1]。
(3)總產量。2013年云南油菜籽總產量為56萬t,約占全國的3.89%,位居第8位[2]。2008~2013年基本保持增長勢頭,僅2010年因嚴重旱災總產量較上年下降37.26%,2011年總產量迅速回升,較上年增長99.54%(表1)。總體來看,近5年云南省油菜籽總產量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增長10.53%,增長速度快于種植面積的增長速度,生產水平在逐年提升。
(4)單產。2013年云南油菜單產為1 931.03 kg/hm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 kg/hm2,位居全國第6位。2008~2013年云南油菜單產變化經歷兩個階段:2008~2010年是下降時期,年均降幅24.6%,2010年全省遭受嚴重旱災,單產較上年下降41.03%;2011~2013年是回升時期,年均增長26.1%。整體來看,2008~2013年單產水平呈增長態勢,2013年較2008年單產增加237.1 kg/hm2,增幅14%,年均增長2.67%,為全國年均增長水平(0.88%)的3倍。這說明目前云南油菜生產水平已在全國平均生產水平之上,且逐年增加,不斷趕超湖北、四川等油菜生產大省。
1.2 油菜加工狀況
云南油菜加工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大中型成規模的加工企業少,幾家大型加工企業的日壓榨能力均在300~500 t之間,全省80%以上均為小型加工廠或家庭作坊。全省年均油菜籽壓榨量在50萬t左右,年均產油量約18萬t(出油率35%),年均餅粕產量約33萬t。據中國菜籽信息網數據統計,2011年“全國油菜籽收購加工百強企業”中,云南僅有3家,與湖北、江蘇等油菜籽加工大省相比,云南省油脂加工實力相對較弱小。
1.3 油菜消費情況
云南每年食用油消費量約47萬t,其中80%為食用植物油,全省食用油自給率僅37%,食用油消費需求缺口相當大[3]。全省自產菜籽油供給量僅占全省食用植物油消費量的一半左右,每年需從外省調入約19萬t的食用植物油來保證全省4 700萬人口的食用油供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云南食用植物油消費還將不斷增長,產需缺口將繼續擴大并長期存在。
2.1 油菜種植規模小,產業發展不平衡
云南油菜種植面積僅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5%,在全省最適合油菜種植的47萬hm2面積中只占到60%,還有近40%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由于種植水平的差異,各產區間單產水平和生產成本差異大,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油菜產業的平衡發展。云南最高單產達6 000 kg/hm2,最低單產僅750 kg/hm2,差值達5 250 kg/hm2,生產成本較大的產區達7 500元/hm2,較小的產區僅3 000元/hm2,單產及生產成本的差異極大地挫傷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阻礙著油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2 干旱、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發
云南干旱、霜凍、倒春寒等自然災害頻發,有明顯的干、雨季節之分,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十分稀少,平均日照時間10 h左右,高寒山區地勢高峻,氣候嚴寒且霜期較長。而云南80%以上的油菜是冬種,生長期正好處于冬春干旱期,加之旱地油菜比重高達一半以上,受近年頻發的自然干旱和凍害影響,部分地區損失慘重。2010年云南受自然旱災的影響,油菜籽總產量較上年減產37.26%。2012年全省再次遭受冬春連旱,僅臨滄市、玉溪市、瀘西縣、羅平縣、騰沖縣、玉龍縣和德宏州7個地區旱災損失就達5.078 7億元,全省油菜生產旱災損失約10億元[3]。
2.3 油脂加工業落后
云南省油菜加工企業規模小,布局雜亂,80%為小型加工廠或家庭作坊,全省僅三家左右的大型油脂加工企業能與全國大型油脂加工企業競爭,市場競爭力較弱。小型加工廠加工成本高,每噸油菜籽加工成本需400元左右,比湖北、江蘇等日處理1 000 t的大型加工廠要高出200元左右[4]。而且,全省小型加工廠多分布在鄉鎮地區,無統一管理,加工設備陳舊,加工水平落后,出油率在35%左右,低于全國平均出油率(38%),干餅殘油率達10%左右,浪費嚴重,許多加工廠不對“雙低”油菜籽單收單儲而混加工,使產品質量和效益下降,不利于油菜產業的長久發展。
3.1 加大對油菜產業的投入
在現有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全省油菜產業的政策性生產投入,進一步完善落實油菜良種補貼、種植補貼和最低保護價格政策,出臺油菜生產自然災害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加大油菜產業科研經費投入,形成穩定長效的資金投入機制。擴大油菜種植面積在農作物播種面積中的比重,著力開發20萬hm2的冬閑田。據估計,若充分利用冬閑田,則全省油菜籽總產量可增加38萬t,僅原料價值就可創收19.4億多元。
3.2 加強油菜領域科技攻關
科研部門要加快對雙低高產、高油、早熟油菜新品種的培育技術攻關,新品種要耐旱、抗病蟲草害、耐遲播、花期集中、成熟期短,以適應冬播油菜生長期(10月至來年4月)處冬春干旱期的特殊性,從品種上提高單產水平。其次,加強對高產配套技術的研究,提高栽培種植技術,配方施肥,提高肥料使用率,研究和推廣適合油菜生產的輕簡化栽培技術和免耕栽培模式,實現良種良法配套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油菜種植的綜合效益。
3.3 整改油脂加工企業
針對全省油脂加工廠分散雜亂的狀況,政府應審時度勢,引導各油脂加工企業通過聯合、兼并或收購等方式進行重組,對加工廠進行統一管理,擴大規模效應。油脂加工廠規模擴大一倍,加工成本可降低30%左右[5]。另外,引導各油脂加工廠規范化生產,嚴格控制加工程序,培養專業技術人員,提高專業化精深加工水平,對不同品種的油菜籽進行分類收儲、加工,并嚴格按照國家“雙低”標準(芥酸5%以下,餅粕硫苷45 μmol/g)進行加工生產[6],把好產品質量關。
3.4 延伸油菜產業鏈
油菜花“金色產業鏈”有利于拓寬農民致富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各產區可依托獨特的成片油菜花自然風景舉辦油菜花節,發展生態旅游業,進而帶動當地餐飲業、酒店業等產業的發展。如羅平縣,1999~2012年已成功舉辦12屆“中國云南羅平國際油菜花文化旅游節”,僅2012年就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億多元,11年共接侍中外游客1 100多萬人次,共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多億元。另外,油菜花是主要的蜜源植物,油菜花期為養殖蜂蜜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充分利用各產區的油菜花資源發展養蜂業,既可生產優質蜂蜜,又可提高油菜的結實性,提高產量。近年來,羅平縣在養蜂業中就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全縣每年養蜂3萬多群,帶動數十家企業及上千戶蜂農加工生產蜂蜜約3 000 t,蜂王漿約10 t,花粉粒約15 t,全縣養蜂業年產值達3億多元。
[1] 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統計年鑒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156-15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196-200.
[3] 云南省現代農業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編寫組.關于促進云南油菜產業提質增效保障全省植物食用油安全供給分析報告[R].2013,10.
[4] 中國菜籽信息網.國內菜籽市場走勢分析[EB/OL].[2013-10-09].http://www.62499.cn.
[5] 張樂平,劉德林,鄒朝暉,等.湖南油菜產業發展戰略的思考[J].湖南農業科學,2009(7):102-104.
[6] 涂玉琴,戴興臨,湯 潔,等.江西油菜產業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2):11-15.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apeseed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ZENGJian-guo,WUJin-ming,LIJin-xia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 ing,Yunnan 650201,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ape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processing and consumption,meanwhile the authors probe into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apeseed industry.At present,the rapeseed production level of Yunnan province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and a steady growth.To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rapeseed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it’s necessary to increase spending on rapeseed industry,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tension rapeseed industry chain to increas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rapeseed production.
Rapeseed;Industry;Development situation;Yunnan
F326.12
C
1001-5280(2014)04-0406-03 DOI:10.3969/j.issn.1001-5280.2014.04.17
2014 04 10
曾健國(1988-),男,湖南郴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與區域發展。
云南省財政專項(A300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