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麗陳芳施永秀潘京艷黃雪蓮林媚凌志云
紙尿褲冰枕對高熱新生兒降溫效果的觀察*
何有麗①陳芳①施永秀①潘京艷①黃雪蓮①林媚①凌志云①
目的:探討紙尿褲冰枕對高熱新生兒的降溫效果。方法:選擇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本院新生兒科住院的高熱新生兒428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218例和對照組210例。觀察組采用紙尿褲冰枕置于高熱新生兒頭下,對照組采用傳統冰袋冰敷,觀察兩組0.5、1、2、3 h的體溫變化情況,并記錄體溫結果。結果:觀察組各個時間段的降溫平均度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男女之間各個時間段的降溫平均度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紙尿褲冰枕對高熱的新生兒降溫效果優于傳統冰袋冰敷,值得家庭和基層醫療機構推廣。
紙尿褲; 新生兒; 高熱; 降溫
在臨床中,新生兒高熱通常用物理方法進行降溫,主要是由于新生兒各個器官功能發育尚未完善,使用藥物降溫時難以掌握劑量,而且副作用多的原因[1]。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對本院218例住院高熱患兒觀察紙尿褲冰枕進行降溫的效果,冷凍后的紙尿褲代替傳統冰袋對高熱的新生兒進行冷濕敷的方法,不僅在降溫退熱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其他方面,明顯優于傳統的冰袋降溫退熱方法,現將觀察結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新生兒科住院的高熱新生兒428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218例,其中男146例,女72例,年齡3~27 d,平均12.5 d,并發疾病:肺炎132例,敗血癥19例,膿皰疹33例,其他34例;對照組210例,其中男142例,女68例,年齡2~28 d,平均13.1 d,并發疾病:肺炎128例,敗血癥16例,膿皰疹29例,其他37例。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并發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1)觀察組:取質量合格的舒雅紙尿褲罐注適量的清水(小號100 mL、中號200 mL、大號300 mL),放置冰箱-8~16 ℃下冷藏3 h左右,達到冰凍效果。使用時,視孩子個體的大小取所適紙尿褲枕于發熱的患兒的頭部,或塑成型圍于患兒額部,30 min后進行觀察并記錄體溫及生命征的變化。(2)對照組:采用傳統冰袋冰敷,將碎冰放置冰袋中,并除去帶尖銳棱角的冰,然后加入少量涼水,去除空氣,將蓋擰緊,把袋子抹干后,最后放入套中或用干凈的雙層布巾包裹后枕放在患兒的頭部,30 min后進行觀察并記錄體溫及生命體征的變化。(3)兩組患兒均在室溫24~26 ℃的環境下行物理降溫,連續監測體溫4次,前兩次體溫30 min監測一次,后兩次每小時監測一次。并記錄兩組體溫變化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0.5、1、2、3 h 4個時間段的降溫效果;比較觀察組男女患兒之間的降溫效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觀察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各時間段的降溫平均度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指標的比較(±s) ℃

表1 兩組觀察指標的比較(±s) ℃
組別 0.5 h 1 h 2 h 3 h觀察組(n=218)0.52±0.10 1.08±0.22 1.50±0.39 2.30±0.58對照組(n=210)0.44±0.08 1.01±0.18 1.30±0.32 2.00±0.51 t值 8.13 3.86 5.63 5.60 P值 <0.01 <0.01 <0.01 <0.01
2.2 觀察組男女間降溫度數的比較 觀察組男女間每個時間段的降溫平均度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男女間降溫效果的比較(±s) ℃

表2 觀察組男女間降溫效果的比較(±s) ℃
組 別 0.5 h 1 h 2 h 3 h男(n=146) 0.51±0.09 1.09±0.21 1.50±0.38 2.30±0.57女(n=72) 0.49±0.10 1.07±0.20 1.40±0.39 2.20±0.58 t值 1.28 0.65 1.75 1.20 P 值 >0.05 >0.05 >0.05 >0.05
據文獻[2]報道,體溫升高1 ℃,基礎代謝率升高13%,心率平均增加18次/min。發熱分低熱(37.3~38.0 ℃)、中等熱(38.1~39.0 ℃)、高熱(39.1~41.0 ℃)、超高熱(41 ℃以上)[3]。發熱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因新生兒對高熱耐受力較差,當體溫出現高熱且持續時間較長時,不但可以引起全身代謝紊亂和器官功能變化,也可以導致永久性腦損傷,甚至導致神經系統的后遺癥。因此,無論哪種原因引起的新生兒高熱,都應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但在許多降溫措施中因藥物退熱易出現不良反應,所以臨床上通常選擇安全有效物理降溫法[4-5]。
目前臨床上降溫的手段主要有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兩種。藥物降溫是原理是:(1)抑制致熱性細胞因子的生成;(2)抑制PGS的合成;(3)促進致冷原的生成。從而實現降溫[2]。但是如果解熱藥用量過大可導致出汗過多引起虛脫,特別對小兒,年老體弱者應慎用[6-7]。物理降溫是原理是:皮膚將通過熱傳導和血液循環從機體深部轉移到體表的熱量以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4種方式散失到外環境中。然后通過物理降溫促進皮膚的散熱,使散熱大于產熱達到降溫目的[8-9]。
發熱可使中樞神經興奮性增加,使患兒表現出不安、睡眠障礙、頭痛、幻覺和譫妄等新生兒對溫度的感覺很靈敏,尤其對冷的反應[10]。當高熱的患兒接觸到冰冷的物體時,會做出現強烈的不自主的反應運動,特別是出現頭部的轉動,但是堅硬的冰塊與薄嫩的頭皮接觸發生摩擦,很容易造成患兒頭部的損傷。皮膚是機體重要的保護屏障,皮膚完整性受損造成病菌的侵入產生并發癥甚至死亡。而使用傳統的冰袋,當它與空氣接觸后很快形成冷凝水,冷水將患兒的衣被弄濕或水流入身體其他部位,容易造成孩子再次受涼。而且傳統的冰袋主要是朔膠材質,使用后不容易消毒,反復多次使用,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本研究是屬于物理降溫中一種冰傳導降溫法,利用冰凍紙尿褲枕于高熱患兒的頭部進行降溫,能彌補傳統冰袋物理降溫的上述不足。文獻[11]報道紙尿褲的優勢在于:(1)內容物主要是一種樹脂和絨毛漿,具有很強的吸水和保水性能,貼近患者皮膚的是無紡布,集彈力、透氣、防水、柔韌等良好性能于一身,表面光滑,沒有棱角,與身體接觸的表面積較大,致使大量的熱量被吸收,達到理想的降溫效果;(2)內層的干爽結構和外層的防滲漏、透氣結構,吸水后變成凝膠狀,非常柔軟,護士可根據患兒頭部的生理特點任意調整形態,容易固定,能保持患者頭部的接觸部位柔軟舒適,防止凍瘡和壓瘡的發生;(3)外層EP膜吸水較少,不易潮濕,起到絕緣作用等特點,冰霜不易融解,從而彌補了傳統冰帽的滲水、浸濕衣物等缺點;(4)可根據患兒頭圍的實際大小選擇相應的型號,使用時任身體隨意翻動也不會輕易脫落;(5)可直接放入冰箱,使用、保存相當方便,且維持時間長,既能減少冰袋更換次數,又能減輕護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6)是一次性用品,不能重復使用,利于院內感染的控制。
本研究結果提示,紙尿褲冰枕降溫效果優于傳統的冰袋冰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黃雪波[12]觀察報道的結果一致。馬小花等[11-14]研究報道用紙尿褲制作的冰帽對高熱新生兒降溫,效果優于傳統冰帽(P<0.05)。但本組資料表明,觀察組男女之間各個時間段的降溫平均度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利用冰凍紙尿褲對高熱新生兒降溫效果明確,經濟實用。同時能克服傳統冰袋的缺陷,且取材方便、制作簡單、經濟實用,適合在家庭和各基層醫院推廣,同時有益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1]崔焱.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48-350.
[2]陳主初.病理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72-180.
[3]殷磊.護理學基礎[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99-327.
[4]金漢珍,黃德珉,宮希吉,等.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2.
[5]梁梅菊,張蘭蘭.327例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70-71.
[6]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出版社,2003:179.
[7]鄭文娟,劉巧云.濫用退熱藥致小兒虛脫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1997,3(3):31.
[8]姚泰.生理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27.
[9]朱崇杰.酒精擦浴在嬰幼兒高熱護理中的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6):15-16.
[10]黃人健,李秀華.兒科護理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67.
[11]馬小花.嬰兒紙尿褲用于小兒中樞性高熱的降溫效果觀察[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5(4):78-79.
[12]黃雪波.紙尿褲涼水枕在新生兒物理降溫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08,15(3):68.
[13]周桂芳,何煒煒,葉麗娟.巧用嬰兒紙尿褲制作冰帽及臨床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3):116.
[14]王曉云.淺談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J].中國醫學創新,2012,9 (1):115-116.
The Effect Observation of Paper Diapers Ice Pillow for High Fever Neonatal Cooling
HE You-li,CHEN Fang,SHI Yong-xiu,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24):095-097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apers ice pillow for high cooling of the newborn.Method:428 cases of high fever neonatal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218) and the control group (n=210).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diapers ice pillow under high neonatal hea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ice,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at 0.5, 1, 2, 3 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temperature results were recorded.Result:The variety of temperature and average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every time between men and wome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The pillow to heat the newborn diapers ice cooling effect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ice ice, is worth popularizing family and grassroots medical institutions.
Paper urine trousers; The newborn; High fever; Cooling
10.3969/j.issn.1674-4985.2014.24.032
2014-04-15) (本文編輯:蔡元元)
欽州市自然科學基金(20104033)
①廣西欽州市婦幼保健院 廣西 欽州 535099
何有麗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Qinzhou City,Qinzhou 53509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