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紅陳谷霖劉小敏
社區延續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效果*
胡小紅①陳谷霖①劉小敏②
目的:觀察采用社區延續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情緒及健康教育依從性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康復出院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取傳統的家庭護理,觀察組采取以家庭照顧為本的社區延續護理。出院3個月后進行問卷調查,并應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境、情緒評估法測評兩組患者的情緒及健康教育依從性。結果:觀察組健康教育依從性得分、情緒狀態得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良好的社區延續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利于調動患者積極治療的心態,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推廣。
社區護理; 老年; 糖尿病; 情緒評估; 依從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進一步的提高,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呈不斷上升的階段,它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調查顯示不良情緒能夠影響胰島素分泌,使癥狀加重,造成患者嚴重的心理負擔,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與心理干預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指標[1-5]。近年來的實驗研究表明,社區延續護理在控制糖尿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區中要加強對健康教育的宣傳,增加患者對健康教育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及生活質量。本研究從營造人文護患關系入手,應用親情護理工作模式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行社區延續護理干預,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康復出院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60~75歲,平均(62.5±4.6)歲,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為初中以上。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具有精神病史及其他糖尿病并發癥。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的家庭護理,觀察組采取以家庭照顧為本的社區延續護理,實施社區延續護理,包括建立患者健康檔案,實行一對一入戶親情服務,每周一次,具體如下。
1.2.1 親切護理 護理人員把患者視為自己的親人,用親切的護理模式,通過采取一系列的健康教育與認真模仿明星的方式取悅患者,加強護理人員親情服務的培養[6-10]。通過對患者細心講解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及加強對患者心理方面的疏導,爭取從身體及心靈雙管齊下,做到身體與心靈方面的完美統一。
1.2.2 健康教育護理管理 宣傳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研究一套新的臨床路徑,通過采取護理人員的互相督導達到優化教育流程的目的,即選派責任護士一對一入戶為患者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每周一次;專業護士定期在醫院召開糖尿病病友會,組織健康知識小講座、觀看VCD教育片等,并不斷反饋教育效果;護士長隨機抽查本組老年患者對糖尿病健康教育知曉及依從性情況。
1.2.3 綜合心理干預 (1)支持性心理治療: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不良情緒影響疾病的病情,要耐心傾聽患者的意見及建議,用最真摯的語言給予患者信心和勇氣,同時通過幽默的語氣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2)家庭方面的支持:護士要告知患者家屬,要多給予患者關心及照顧,對相關健康教育知識進行講解,有效溝通。(3)森田療法:護理人員要積極引導患者接受自身疾病的事實,并認真聽取醫師的要求進行有序治療,做到“順其自然”的態度,在認知到疾病的同時要幫助患者戰勝病魔的決心,不推卸疾病,積極應對[11]。
1.3 評價標準 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進行出院測評,采取問卷調查,并應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境、情緒評估法測評兩組患者情緒狀態及對健康教育依從性。
1.3.1 對患者的依從性進行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依從性調查表進行調查,主要包括4項內容:是否飲食合理、是否進行適當運動、是否按時吃藥以及是否定期進行復查。評分標準:完全依從(患者自覺遵守醫囑的要求并進行有效的自我護理),0分;部分依從(他人叮囑并進行護理),1分;依從較差(沒有遵守醫囑的要求,自我護理不到位并拒絕接受健康教育),2分;不依從(飲食不合理、運動不適當、定期不復診以及生活習慣不良等),3分。低分提示依從程度好[4]。本研究對60例老年患者在住院時及住院前護理人員專門進行調查,合格率為100%。
1.3.2 情緒評估法 采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境、情緒評估法實行臨時測定患者面對3種情境時的反應及情緒[5],采取整體隨機的方式進行問答,合格率為100%。從0-100分為評分標注:0分:無,20分:偶爾有,70分:較強,100:強烈;分數越低說明其情緒越好,具體如下(圖1)。
情境一:如果面臨終身吃藥是否存在焦慮?
情境二:如果面臨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你是否有悲傷情緒?
情境三:如果需要經常來醫院進行復診,是否存在恐懼感?

圖1 情緒評估法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健康教育依從性的比較 觀察組的健康教育依從性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健康教育依從性比較(±s) 分

表1 兩組健康教育依從性比較(±s) 分
組別 合理飲食 適當運動 按醫囑服藥 定期復診對照組(n=30)36.71±9.43 41.24±7.56 32.72±5.70 48.19±15.68觀察組(n=30)16.51±6.85 21.01±5.57 21.88±4.40 20.01±6.55 t值 4.17 15.21 10.64 11.73 P值 <0.01 <0.01 <0.01 <0.01
2.2 兩組情緒狀態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的情緒狀態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的情緒狀態評分的比較(±s) 分

表2 兩組的情緒狀態評分的比較(±s) 分
經常來醫院復診對照組(n=30) 65.12±12.68 60.08±6.81 43.06±7.66觀察組(n=30) 28.92±14.02 21.01±16.23 15.04±15.15 t值 13.54 15.70 11.67 P值 <0.01 <0.01 <0.01組別 終生堅持藥物治療終生堅持控制飲食
社區延續護理通過實施親情護理工作模式和再造健康教育臨床路徑,進一步密切了護患關系,使老年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認同度和信任感明顯增加,通過有效護理患者能夠主動了解疾病方面的相關知識,并認真遵守醫囑[11-15]。本文表1中顯示對照組患者的健康教育依從性得分顯著高于觀察組(P<0.01),所以,社區延續護理可提高患者對健康教育的依從性。
實施“123計劃”及社會支持系統,所謂“123計劃”就是護理人員包括護士長、專業護士及責任護士等每天定期查房,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認真講解與指導,告知其不良情緒影響疾病的病情,盡量保持心情愉悅[16-17]。并耐心聽取患者提取的意見及建議,用平和、真摯的話語減輕患者對疾病的心理壓力,爭取讓患者主動配合其治療[18-19]。為構建一個和諧、平等的親人護患關系而努力,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本文表2研究表明,對照組患者的情緒狀態得分明顯高于觀察組(P<0.01),說明其社區延續護理可緩解或消除患者的負性心理狀態。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森田療法因其良好的優點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患者能夠以平和的心態接受疾病并認真接受治療,加強擺脫對諸多不良反應的因素,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境、情緒評估法具有操作簡單,檢測者能夠較直觀的進行自我評價的優點,使患者能夠信心倍增,更加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綜上所述,良好的社區延續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利于調動患者積極治療的心態,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方瓊英,張秀玲.糖尿病現狀與健康教育[J].全科護理雜志,2012,14(4):46.
[2]陳谷霖,李才平.全程優質親情護理工作模式構造與實施[J].中華護理雜志,2005,1(40):52-53.
[3]鄭曉娟.森田療法治療心理科住院病人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2010,11(8):55-56.
[4]杜軍麗,李武平,孫莉莉,等.健康教育對癲癇患者依從性影響的臨床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5(38):168-170.
[5]羅少莊,邱翠竹,朱倩華,等.糖尿病患者遵醫情況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0):1900-1901.
[6]林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0):170-171.
[7]蓋冬梅,王茜茜,林瑞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區護理干預與健康教育[J].吉林醫學,2010,31(2):245-246.
[8]鮑海燕.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7):46-47.
[9]譚麗君.64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與社區護理[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8):163-164.
[10]葉露芳.糖尿病患者的社區護理及健康教育干預[J].中外醫學研究,2011,9(4):71-72.
[11]杜利利,李冰玉,石小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心得及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7):68-69.
[12]沈琴華,高芷萍,陸曉燕,等.社區護理干預提高糖尿病患者遵醫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29-30.
[13]孫紅霞,程萬里,王嵐.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5):108-109.
[14]江利芬.社區自我管理教育對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314-315.
[15]朱紀紅.社區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1):109-110.
[16]楊艷春.社區糖尿病的護理干預和效果評價[J].工企醫刊,2012,25(1):89-90.
[17]楊建英.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9):1140-1141.
[18]龐玉宏.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12(2):15-16.
[19]符劍.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分析與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8):103-104.
Effect of Community Continu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Diabetes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HU Xiaohong,CHEN Gu-lin,LIU Xiao-m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24):097-099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emotions and health edu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diabetes using community continue nursing.Method: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discharged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regular family car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mplemented community continued nur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3 months was taken,an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mood and health education compliance were measured by Greenberg (Greenberger) situation and emotional evaluation method.Result:The emotional state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Conclusion:Community continu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s helpful to arouse the mentality of ac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is worth promoting.
Community nursing; Old age; Diabetes; Emotional assessment; Compliance
10.3969/j.issn.1674-4985.2014.24.033
2014-02-20) (本文編輯:蔡元元)
2011年南昌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洪財企[2012]37) ;江西省衛生廳鑒定(贛衛鑒字[2006]22號)
①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②南昌市第一人民醫院
陳谷霖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