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德 王 銳
(國家外匯管理局吉林省分局,吉林長春 130051)
高額外匯儲備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及政策建議
孫彥德 王 銳
(國家外匯管理局吉林省分局,吉林長春 130051)
從新的外匯體制運行起,我國外匯儲備急劇上漲,長年居于世界首位,2013年達到3.82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適當規模的外匯儲備可以抵御外部經濟沖擊,但高額外匯儲備也增加了資產損失的風險。因此,如何改革使高額外匯儲備保值增值,優化外匯儲備結構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高額外匯儲備;宏觀經濟;負面影響
外匯體制改革以來,我國的外匯儲備連年快速增加。截至2009年末,我國的外匯儲首次備突破2.4萬億美元,位于世界之首; 2013年末,中國外匯儲備總額達到3.82萬億美元。隨著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外匯儲備總量過高、儲備結構單一等問題也漸漸凸顯。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加強對外匯儲備的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外匯儲備是一國政府為了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而持有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如美元),外匯儲備是國際儲備資產的一部分。一國國際儲備資產主要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的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等。
自1994 年4 月1 日起, 新的外匯體制開始運行, 我國外匯儲備呈現快速擴張趨勢:1996年,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1399億美元;1997-1999年,外匯儲備增長相對平穩。從2000年開始,我國外匯儲備步入快速通道。2005年末達到8188.72億美元,位于全球第二位。2006年2月,我國外匯儲備達到8537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截至2013年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達38213.15億美元。見圖1、表1。

圖1 中國外匯儲備增長趨勢圖(1990年——2013年) 單位:10億美元

表1 中國歷年外匯儲備規模一覽表(1950年——2013年) 單位:10億美元
(一)影響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增加通貨膨脹壓力
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執行強制結售匯制度,外匯必須到外匯指定結匯銀行結匯,央行需要不斷將銀行高于頭寸的外匯買入,導致外匯儲備增加。外匯儲備規模增大導致外匯占款(外匯占款是中央銀行持有外匯儲備所對應的貨幣投放)增加,基礎貨幣供給量增加,通過貨幣乘數作用,貨幣供應量迅速成倍放大。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01—2013年,我國每年新增的外匯占款分別為3565 .29億元、5366. 91億元、11623. 58億元、17745 .72億元、16199 .97億元、27769.15億元、29397.05億元、40053.79億元、24681.36億元、32682.67億元、29323.09、4946.47億元及28630.38億元人民幣。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從2002年至今,我國每年新增外匯占款增速呈不斷擴張趨勢,加之我國連續貿易順差,我國宏觀經濟面臨空前的通貨膨脹壓力。中央銀行為防止基礎貨幣投放給本國經濟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和通貨膨脹問題,需要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回籠資金,這樣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很大牽制,減弱了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增加了貨幣政策調控的不確定性,影響貨幣政策的最終執行效果。
(二)資產結構單一,面臨巨大儲備風險
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公布的數據,截至2013年末,在我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計價資產約為2萬億美元,約占我國外匯儲備總額的70%,其中大部分是美國國債,截至2013年12月末,中國共持有1.2689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約為2013年中國外匯儲備存量的33%。根據普遍認可的國際清算銀行的計算,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中,歐元和日元分別占比20%和10%。隨著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造成金融市場動蕩,中國作為美元資產的最大持有人,資產保值存在風險。同時,國際資本大規模地流動導致金融市場的匯率波動加劇,我國外匯儲備資產面臨著巨大的匯率風險,特別是美元匯率風險。
(三)持有高額外匯儲備存在機會成本,降低資金使用效率
外匯儲備作為一種貨幣資源,它的持有是有機會成本的,高額外匯儲備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由于美國國債相對來說在安全性、流動性方面與其他資產形式相比具有優勢,因此,購買美國國債成了我國外匯儲備投資的主要方式。而美國債券的收益率僅為3%左右,相對于我國10%以上的收益率,明顯偏低。如果我們不持有高額的外匯儲備資產,而是用這些貨幣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就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和提高國民收入,而持有高額外匯儲備意味著放棄了這些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高額的外匯儲備實際上一種資金資源的閑置,放棄了獲取較高投資收益的機會,最終形成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無法實現貨幣資源的最優配置。
(四)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
持續增長的國際收支順差和高額外匯儲備被認為是導致我國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一國外匯儲備的增長一定伴隨著本國貨幣的升值,高額的外匯儲備增加了本國貨幣升值壓力。一國外匯儲備大幅增加,說明該國外匯市場上外幣供給大于需求,從而產生外幣貶值和本幣升值的預期。我國高額外匯儲備必然帶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從而減弱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對貿易出口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從而對就業和經濟增長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一)改革外匯儲備現有管理模式
現階段,我國的外匯儲備管理制度框架為:央行獨立進行戰略和操作層面的決策,央行下屬的國家外匯管理局按照“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三原則,管理國家外匯儲備,屬典型的消極管理+單層次模式。
從組織架構看,單層次管理架構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無法保證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獨立性。2002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外匯占款連年增長,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執行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一方面要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另一方面要抑制貨幣供給快速增長,使得宏觀調控效果受到影響,造成通貨膨脹、勞動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等負面影響。
從管理策略看,“消極管理”的政策在高額外匯儲備的情況下,外匯儲備存在較大的機會成本。外匯儲備作為一種特殊資產,持有是有機會成本的,其機會成本等于國內資本生產率減去外匯儲備的收益率。目前,我國外商投資的平均利潤率在10%以上,而我國外匯儲備的70%投資于美國國債,其收益率很低,僅為3%左右。
建議改革現有外匯儲備管理模式,實行積極的雙層次外匯儲備管理框架。外匯儲備由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共同持有,財政部處于戰略決策主導地位,就外匯儲備的使用提供指引意見;中央銀行則處于具體執行和策略決策地位,依據財政部指定的原則和指引,對外匯儲備進行管理。積極的外匯儲備管理戰略要求,在保持外匯儲備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
(二)改革外匯管理體制
改革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實現持匯主體多元化。由強制結匯逐步過渡到意愿結匯,允許部分大中企業采取意愿持匯;逐步放開資本賬戶的管制,允許中國境內的機構和個人在商業銀行開設外匯儲蓄、結算賬戶,進行儲蓄、結算和借貸;支持中國企業和居民境外投資;適當提高居民個人結匯、購匯標準。
(三)合理確定外匯儲備規模
高額的外匯儲備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會帶來機會成本,因此,需要合理確定外匯儲備規模。通過回歸分析和比例分析方法進行科學測算,確定外匯儲備的合理規模,即儲備量滿足基本對外匯儲備的交易性需求和預防性需求。在此規模上,設定浮動區間,以滿足外匯儲備的彈性需求。
(四)優化外匯儲備結構
一是調整外匯幣種結構。降低美元在我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增加歐元、日元和英鎊等貨幣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保持日元幣種的儲備水平,增加部分亞太地區國家幣種,實現我國外匯儲備幣種結構多元化。
二是豐富外匯儲備資產結構。將富余外匯儲備投資于收益性更高的金融資產上,如在海外購買稀缺性資源、先進設備和技術、進行境外直接投資、投資于境外金融衍生產品等。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外匯儲備幣種結構和資產結構單一的現狀,還可提高外匯資產的收益率,發揮外匯儲備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三是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外匯儲備資金,對社會保障、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進行投資。建議成立“社會保障基金”,通過市場運作方式,以外匯儲備對上述薄弱領域進行注資,彌補財政預算瓶頸,加快構筑社會安全網。
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mpact on China's Macro Economy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UN Yande WANG Rui
From the foreign exchange system running the new play, a sharp rise i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in 2013 reached $3.82, a record high.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can resist the external economic shocks, but the 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also increased the risk of asset loss. Therefore, how to reform the value the 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s that we need to think about.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Macro Economy; Negative Effect
F830
A
1009 - 3109(2014)05-0053-03
(責任編輯:何昆燁)
孫彥德,男,漢族,本科,國家外匯管理局吉林省分局,經濟師。王 銳,男,漢族,碩士,國家外匯管理局吉林省分局,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