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圣
(濟南市新技術研究所,山東濟南 250000)
單級直流電機在電磁彈射器的應用原理
王智圣
(濟南市新技術研究所,山東濟南 250000)
提出將單級直流電機展成直線電機應用于電磁彈射器(EMALS),給出構成方案,初步探討設計參數的計算方法。與現有的EMALS進行了比較,證明本文方案效率高而溫升低。
單級直流電機;直線電機;電磁彈射器
現在已投入試驗或正在研制的電磁彈射器(EMALS)有直線感應電機和永磁直線同步電機2種類型[1]。美軍在20世紀40年代已經試驗了用直線感應電機彈射飛機,1978年后年又重新對EMALS進行開發,至2005年已開始在航母上試用。目前,EMALS的設計重點在于直線同步電機[2]。
直線同步、感應電機都是由相應的旋轉電機展開而成,二者的共同點是:都有用以產生移動磁場的定子線圈。而圖1所示單級直流電機[3]與此原理完全不同,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無需定子線圈用以產生移動磁場;二是轉子電流的方向始終不變;三是氣隙磁場在整個轉子圓周上是同極性的;四是在轉子電流的回路中僅有一條直線邊位于氣隙磁場中,其余部分都在氣隙磁場外。這種電機具有結構簡單、維護容易、效率較高的優點。若將這種旋轉電機展成直線電機應用于EMALS,其優點應能繼續保持。
本文據上述設想提出構成方案,初步探討主要設計參數的計算方法,并與現有的EMALS進行比較。

圖1 單級直流電機Fig.1 Homopolarmachine
圖2是構成方案原理圖。圖2(a)是其主視圖:含定子與動子兩大部分。其中定子由圖1之轉子展開而成,但在本方案中固定不動。定子1由基座及一些相互獨立的定子回路組成,這些回路沿z向(見圖2(b))相互平行,由定子的始點沿x向依次排列至終點,各回路間、以及回路與基座間用絕緣層相互隔絕。而動子由永磁體、磁軛及磁屏蔽 (圖中未示出)等附件構成,永磁體產生平行于y向的氣隙磁場Bg,當定子回路中導通電流時,可使動子平行于x向作直線運動。
如圖2(b)和圖2(a)所示,在定子、動子中形成磁路與電路。
磁路由釹鐵硼材料制成的多塊永磁體、氣隙、載流體、基座及磁軛形成。永磁體可分為nm組,每組中含2塊極性互為反向的磁體,這2塊相對于磁軛的中心線對稱安裝,從而形成左右2個氣隙,2個氣隙磁場方向相反。這nm組永磁體之間都相互隔開,且都以軟磁材料制成的磁軛為磁力線通道,因此形成nm個并列磁路。
載流體和基座采用高磁導率、高飽和磁感應強度且低電阻率的軟磁材料 (如鐵鈷釩軟磁合金1J22)制成;而導流體由銅制成。由于銅的磁導率很低,因此磁力線穿過氣隙后經載流體透過絕緣層2直接進入基座1而不被導流體分流。
電路即定子迴路,每個迴路含左右2個子回路,每個子回路都由引流體 (銅制)、導流體、載流體和外電路 (銅導體)組成。流經載流體9的電流I平行于z向,但I在左、右子回路中的流向相反。另外,左右子回路并非相對于磁軛的中心線對稱布置,而是或左偏置、或右偏置,并且左偏定子回路與右偏定子回路相鄰排列(見圖2(c)),如此使得磁力線流經基座時有足夠寬的通道。
由于導流體、載流體采用不同材料制成,二者連接處若接觸不良會損耗大量電能,甚至會發熱燒蝕。二者間須采用焊接法連接,例如可采用擴散焊或閃光對焊技術[4],回路中其他部位的連接,如引流體與導流體,皆可采用上述技術。
永磁體6之極性相對于流經子回路的電流I是不變的。
電流I與磁力線在載流體中交匯,Bg垂直于I,從而使得每個被Bg覆蓋的載流體都受到電磁作用力f。雖然左、右氣隙磁場方向相反,但左、右子回路中的電流方向亦相反,因此左、右力f方向相同。如圖2(a),Bg覆蓋著n個載流體,而且這些回路中的電流值都相等,則所生合力F=2nf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動子,由于定子1固定不動,因此動子將被驅動前進。

圖2 結構原理Fig.2 Stucture principle
若在由起點至終點的所有定子回路中同時通以直流電流,則動子將受到連續力的驅動由始點加速前進至終點。但這種同時通電的方式耗能很大,因為在未被Bg覆蓋的定子回路中電能都消耗于電阻。因此應僅對Bg運動所至區域的各定子回路通以定流向的脈沖電流,而其他未被Bg覆蓋的定子回路予以斷電。為此須設置位置傳感器判定動子的瞬時位置,以控制回路的饋電。這與永磁直線同步電機的定子繞組激勵方式相似,但應強調的是,這二者有本質的不同:永磁直線同步電機的激勵方式是為了形成移動磁場以驅動定子,但本文所述饋電方式是為了節能而非形成移動磁場。
另外,如圖2(b)所示,定子基座1中的磁場作用于引流體中的電流也會產生力f',該力f'與力f方向相反,削弱了對動子的驅動作用。為此在引流體外加裝用軟磁材料制成的磁屏蔽,使永磁體發出的磁力線在定子基座內繞行于銅制引流體(見圖2(c)),從而使得基座中的磁場與引流體隔絕。此外,在永磁體和磁軛外也加裝用軟磁材料制成的磁屏蔽 (圖中未示出),目的是為了避免外界磁場干擾主磁路,或引起永磁體退磁。
圖3為定子回路之子回路的等效電路圖,各子迴路都并聯在同一充電總線上。每個子迴路的外電路中都有獨立的電源和開關裝置,用以在適當時刻提供定流向的脈沖電流-最理想是方波脈沖電流。電源可參考電磁發射器 (電炮)中的各種適用電源,例如可采用“鋰金屬硫化物蓄電池-雙電層電容器聯合電源”[5]。另外,由圖2(b)可知,由于磁力線都集中在基座中通過,因此外電路位于磁場之外。

圖3 等效電路Fig.3 Equivalent circuit
綜上可知,圖2所示方案具備引言中所提關于單級直流電機的4個特點。
目前,美國海軍的直線同步電機EMALS之設計效率為70%[2]。至于直線感應電機EMALS,由于其動子須用鋁、銅等非鐵磁性材料制成,使其氣隙及漏磁通都較大,因此效率要低于前者。而本文所提基于單級直流電機原理的EMALS,理論上其電機效率可超過80%,系統效率可超過75%,而且若采用性能更好的釹鐵硼材料以提高磁感強度,并設法增大永磁體的體積,且減小磁軛的質量,則效率還可進一步提高。
本文方案之EMALS無須使用緊密纏繞且用環氧樹脂澆鑄密封的定子線圈,而是采用大截面積的單根導體構成定子回路,使其具有如下優點:
1)由于大截面積的導體電阻小而熱容量大,因此與線圈相比,在通以相同脈沖長度及相同幅值的電流時,前者溫升較小。在本文實例中,單個子回路的溫升最大值僅為0.366℃。
2)大截面積的導體表面積大,而且這些導體構成的定子回路都排列在同一平面內,導體間無纏繞和疊壓,也無須密封,因此散熱條件良好。
3)大截面積的導體有較高的強度和剛性,因此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使得整個定子系統緊湊且具良好力學特性。
由于本文方案EMALS的特有結構,使得可能生成的3種渦流中,前2種或是可以設法消除,或是很微弱,而第3種渦流發生于基座中,但基座由厚重的金屬構成,因此由此產生的溫升亦很微弱,且散熱條件良好。
本方案EMALS的定子迴路由單根導體構成,因此很容易實現模塊化制造與裝配。動子僅由永磁體、磁軛、磁屏蔽、滾輪等少數元件構成,結構非常簡捷。因此使得整體構成簡單緊湊,易于制造、裝配、調試與維護。
綜上所述,EMALS方案具有效率高、溫升低、散熱容易、結構簡單、維護方便等特點,因此在未來的EMALS設計與研制中,將會發揮很大作用。
[1]王福金,姚智慧.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器設計探討[J].電子工業專用設備,2009(9):59-64.
[2]吳始棟.電磁彈射器(EMALS)及其材料[J].中外船舶科技,2010(3):23-29.
[3]許實章.電機學(上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4.
[4]吳濤,田鵬.銅與鋼的異種材料擴散焊接技術[J].黑龍江冶金,2007(4):30-32.
[5]王瑩,肖峰.電炮原理[M].北京:國防工業版社,1995.
[6]空氣阻力公式的推導與證明(EB/OL).http://zangxf1962.bokee.com/viewdiary.222826446.htm l.2010 - 5-1.
[7]北京盈科宏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釹鐵硼磁鐵介紹及性能 表 [EB/OL].http://www.sina.com.cn/s/blog 721c407e0100ry97.htm l,2011 -07 -01.
[8]李文堯,武中華.瞬變電磁法矩形線圈自感的精確表達式[J].地質與勘探,2010,46(1):160 -164.
[9]林其壬,趙佑民.磁路設計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
[10]漁翁.航空母艦用的高技術彈射系統-直線感應電機將代替蒸汽彈射器[J].艦船科學技術,2005,27(1).
The homopolar machine princip le applied in 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
WANG Zhi-sheng
(Jinan Institute of New Technology,Jinan 250000,China)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homopolar machine may be unfolded into linear motor and applied in the 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EMALS),gave a structure scheme,discussed the calculation of design parameters,and with the existing EMALSwere compared.
homopolarmachine;linearmotor;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
TM359.2,TM359.4
A
1672-7649(2014)09-0150-03
10.3404/j.issn.1672-7649.2014.09.032
2012-12-24;
2014-07-28
王智圣(1947-),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與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