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秋冬茬辣椒的結果期管理
1.結果前期管理。此期外界溫度尚高,溫室內的溫度管理也相對容易。白天室內溫度升到28℃后開始通風,控制在35℃以下;夜間加強保溫,使溫度保持在20℃左右。此期如遇陰雨天氣,室內溫度偏低時,應進行人工增溫,防止溫度過低。
2.結果中期管理。此期正處于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溫室內的溫度偏低,大部分時間不能滿足辣椒高產栽培的需求。因此,管理中應以保溫防寒為主,白天溫度升到30℃后開始通風,但通風時間不宜太長,應盡量保持較長時間的高溫,增加溫室內的熱量積蓄;夜間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短時間的最低溫度不低于8℃,溫度偏低時應加強增溫和保溫措施。
3.結果后期管理。此階段的大部分時間處于春季,外界氣溫升高,溫室內的溫度也開始回升,溫度管理比較容易,在保證辣椒生長發育需求的前提下,應多放風,防止出現高溫危害。白天溫室內溫度升到28℃后開始通風,控制在32℃以下,夜間溫度維持在20℃左右,外界最低溫度穩定在15℃以上后應全天通風。
1.追肥。溫室秋冬茬辣椒的結果期較短,并且結果期內的溫度、光照條件較差,再加上所用品種自身生長勢偏弱等原因,所以在肥水管理中應注意多促少控,促多結果、結大果。在施肥管理中,應把握早施肥、施好肥、結果后期少施肥的原則。溫室秋冬茬辣椒結果期內溫度低,澆水量少,并且覆蓋地膜后也不便于開溝或挖穴進行施肥,因而多采取隨水沖施法追肥。一般在坐果后結合澆水追第1次肥,在對椒膨大盛期追第2次肥,以后每10~15天追1次肥。結果后期,應減少地面追肥,增加葉面施肥。追肥時,要選用易溶于水的化肥進行沖施,如硝酸鉀、磷酸二氫鉀、尿素等,有條件的地方應增施有機肥漚制液或生物肥,不偏施化肥。上述肥料應交替使用,不要長期使用同一種肥料。為避免或減少肥料中的有害氣體揮發,應在地膜下沖施。另外,澆水量要適宜,不要大水漫灌,以避免或減少肥料中的養分大量隨水流失;但也不可澆水過少,以防肥液濃度過高發生肥害,以及長時間高濃度施肥引起地表鹽漬化。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滴灌法追肥,將肥料直接送到植株根系附近,提高肥效。另外,由于冬季溫室內溫度較低,采用根際施肥時植株吸收較慢,故結果期間還要定期進行葉面施肥。葉面施肥宜在晴暖天氣的上午進行,交替噴灑磷酸二氫鉀、餅肥漚制液以及葉面寶、葉面素、豐收寶、豐產素、鈣硼鋅葉面肥等葉面專用肥料。葉面噴肥后,要及早通風換氣,排除溫室內過多的水分。

2.澆水管理。結果前期,溫室內溫度比較高,辣椒生長快,需水較多,應增加澆水量,適宜的澆水量是保持地面濕潤,不見干土。結果中期,溫室內溫度下降嚴重,植株生長緩慢,需水量減少,同時地溫偏低,土壤濕度容易偏高,故應控制澆水量,適宜的土壤濕度是地面經常保持濕潤至稍見干。結果后期,溫室內氣溫升高,地溫也明顯升高,植株生長加快,需水量增大,應加強澆水,適宜的土壤濕度是地面濕潤不見干。在溫室秋冬茬辣椒冬季澆水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澆溫水,不澆涼水。辣椒性喜溫,適宜其生長的地溫為26℃左右,低于12℃時根毛停止生長,長時間低于10℃時容易發生爛根。因冬季溫室內溫度本就偏低,故不可大量澆冷涼水,否則澆水后地溫會長時間偏低。獲取溫水的方法主要有在溫室內預熱水、太陽能預熱水、利用地下水、利用工業廢水等。
②小水勤澆,忌大水漫灌。應在淺壟溝內澆水,忌在寬壟溝內澆水,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利用膜下滴灌澆水。冬季溫室內不宜進行大水漫灌,一是因為大水漫灌后地溫下降幅度過大,容易造成爛根;二是因為大水漫灌后,溫室內的空氣濕度上升較快,容易引發病害。
③澆暗水,不澆明水。澆暗水是指在膜下澆水。澆暗水一是可以避免澆水后水分蒸發增大空氣濕度;二是可以避免澆水后水分蒸發帶走大量的土壤熱量,降低地溫。
④要在晴天的上午澆水,不要在陰天澆水。要選擇在晴暖天氣的上午澆水,不要在陰天以及晴天的下午特別是傍晚澆水。在晴天的上午澆水,一是可以利用晴天溫室內溫度較高的特點,使地溫盡快回升;二是可以利用中午前后溫室內溫度較高的特點,在澆水后進行適當放風,降低空氣濕度。
⑤澆水后加強通風。這是為了排除溫室內的濕氣,降低空氣濕度。
王成業 李 梅 王洪周 山東省曹縣農業局2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