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嶺 馬俊肖 張孝賓
CO2—EOR技術實施方法及應用前景
李占嶺1 馬俊肖2 張孝賓2
1西安石油大學 2安東石油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在開采石油的過程中,一般采用重油熱采技術,目前發展最快的是注氣提高采收率技術。CO2混相驅主要是采用CO2與水交替注入儲層的方法,并且由儲層的性質來決定具體的注入方法。CO2非混相驅的效率略低于混相驅,但是卻比水驅或者惰性氣驅高。世界上已經成功開展了多個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以及應用一體化來提高采收率的項目。通過CO2—EOR技術不僅能夠緩解環境污染的壓力,而且能夠提高石油采收率。
CO2—EOR技術;井網;混相;驅油;采收率
近幾年,油田一次以及二次采油技術只能開采出1/3左右的原始地質的儲量,這就使得2/3的原油停留在底下從而形成了“困油”,俗稱剩余油。在開采石油的過程中,一般采用重油熱采技術,目前發展最快的是注氣提高采收率技術。
根據2006年《油氣雜志》的統計,全球實施的CO2—EOR的項目一共有94個,在這94個CO2—EOR的項目中,美國占82個,加拿大占6個,特立尼達占5個,土耳其占1個。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CO2—EOR的技術的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美國,并且美國的年產油量是11 860 000 t,占世界CO2—EOR總產量的94.2%。
2.1CO2混相驅
CO2混相驅主要是采用CO2與水交替注入儲層的方法,并且由儲層的性質來決定具體的注入方法,注入方法主要包括連續注入、簡單注入等。混相驅的基本機理是指在油藏條件下,二氧化碳和底層原油形成穩定的混相帶前緣。通過二氧化碳混相驅使得原油采收率比注水方法提高。
2.2CO2非混相驅
CO2非混相驅的效率略低于混相驅,但是卻比水驅或者惰性氣驅高。CO2非混相驅的主要采油機理是汽化以及抽提原油中的輕烴,從而使得原油的體積不斷膨脹起來,降低了黏度并減小了界面張力。除此之外,注入二氧化碳能夠使得地層壓力得到提高。
2.3CO2吞吐
CO2吞吐的實質也就是非混相驅,并且CO2吞吐的采油機理主要是使原油體積不斷膨脹,使原油界面的張力以及黏度得以降低,并且能夠起到一個抽提作用。這一方法能夠將二氧化碳注入到生產井底,然后在關井之后,使二氧化碳滲入到油層中,最終有利于開井的繼續生產。
2.4 熱CO2驅
熱CO2驅主要是將熱力采油以及混相驅油進行綜合應用。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對二氧化碳進行加熱,并且根據油藏的溫度以及原油的性質來決定二氧化碳的加熱溫度。目前,熱CO2驅能夠廣泛應用于各種原油以及油藏類型,從而使得驅油的效率得到提高。熱CO2驅注入的方法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的連續注入,熱二氧化碳、水交替注入,熱二氧化碳注入后注蒸汽。
3.1 集成創新的CO2—EOR技術
在CO2—EOR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注入量、井網完善程度、重力超覆、黏性指進、竄流以及混相程度低等因素的影響,使得CO2—EOR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從美國的發展情況來看,美國的整體原油采收率在不斷提高,美國能源部開始開發并研究新一代的CO2—EOR技術,新一代的CO2—EOR技術能夠大大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一些地質條件比較合適的油藏中,新一代的CO2—EOR技術的采收率能夠達到80%以上。然而新一代CO2—EOR技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不斷改進CO2—EOR技術的方案。第一,不斷提高二氧化碳的注入量,從而使得CO2—EOR技術能夠達到1.5倍的含油孔隙體積。第二,要改進并不斷完善井網方案,改進驅替方式,從而使得剩余油波及程度和驅油效率得到提高。第三,不斷完善流速比,對二氧化碳的黏性指進進行合理的控制。第四,要添加一定量的混相劑,從而使得混相度得到提高。第五,要綜合運用各項集成技術。目前,由于新一代CO2—EOR技術仍然處于方案設計、數值模擬以及資源綜合評價的階段,這就要加大研發以及投入的力度,從而使得新一代CO2—EOR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得到提高。
3.2 向循環經濟的模式發展
過去的天然二氧化碳氣體資源嚴重制約了新一代CO2—EOR技術的發展,造成CO2—EOR技術在油田不能夠得到廣泛的使用。近幾年,隨著全球變暖問題的不斷涌現,使得二氧化碳氣體受到重視。通過捕集、封存、應用一體化的方式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在創造能源以及環境保護的過程中,CO2—EOR技術起著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已經成功開展了多個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以及應用一體化來提高采收率的項目,其中加拿大的油田開展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以及應用一體化來提高采收率的項目取得的成就最為突出。
近幾年,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使得CO2—EOR技術逐漸發展起來。通過應用CO2—EOR技術不僅能夠緩解環境污染的壓力,而且能夠提高石油采收率。除此之外,我國的低滲透油藏以及稠油的資源比較豐富,在這些油藏中,CO2—EOR技術具有較大的潛力。與此同時,由于CO2—EOR技術的成本比較低,因此CO2—EOR技術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欄目主持 楊 軍)
10.3969/j.issn.1006-6896.2014.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