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利用海冰密集度數據分析北極冰間湖變化

2014-03-08 08:07:40付紅麗康建軍李雪韓桂軍李威張學峰
極地研究 2014年2期
關鍵詞:海冰區域

付紅麗 康建軍 李雪 韓桂軍 李威 張學峰

0 引言

冰間湖是海洋、大氣和海冰共同作用下的產物,它與冰情、水體中的動力和熱力過程以及大氣環流形勢密切相關,在氣候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冰間湖區域內存在強的海-氣相互作用。在冬季,發生在冰間湖和冰間水道內的海-氣熱量交換大約占整個北極的50%[4],它主導著局地的熱量收支并影響大氣環流。在夏季,冰間水道允許大量短波輻射進入混合層,最終影響海冰和海洋的質量和熱量平衡[5-6]。其次,潛熱冰間湖內存在強的結冰析鹽過程。它相當于海冰加工廠,產生大量海冰,并伴隨著大量高鹽水的形成。北冰洋和白令海陸架區的冰間湖內冷的高鹽水對維持北冰洋鹽躍層起著重要作用[7-8],Winsor和 Bj?rk[9]估計北極所有冰間湖的平均產冰量為300±30 km3·a-1,相應的鹽通量是維持北冰洋鹽躍層所需鹽通量的30%。再次,冰間湖為冬季海洋中各種生物和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地,使高緯度地區的海洋生物和鳥類能安全過冬,并在冰間湖以及周邊區域內形成強的初級生產力[10-11]。因此,冰間湖區域內存在各種復雜的物理過程,它將海-氣-冰密切結合在一起,成為極區最活躍的地帶,是極區對氣候變化響應最靈敏的窗口。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的氣候發生迅速變化,海冰面積和厚度迅速減小[12],研究北極冰間湖在不同時間尺度上的變化規律及其對氣候變暖和北極海冰面積快速減少的響應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研究整個北極區域的冰間湖,并對其進行多年變化分析,需要獲得有關冰間湖的長期觀測資料,而冰間湖廣泛地分布于極區各個區域,其范圍大,時空變化頻繁,船基小范圍觀測意義不大,目前主要通過衛星傳感器監測冰間湖。Stringer等[13]曾經使用可見光衛星圖片(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分析白令海和楚科奇海陸架區的冰間湖,獲得了冰間湖高分辨率信息。但由于冰間湖區域通常多云霧,可見光和紅外圖像受其干擾,無法保證觀測的連續性。而微波傳感器具有不受天氣和極夜影響的優勢,一天內能得到覆蓋整個極區的場,近幾年隨著微波傳感器分辨率的大大提高,使其成為研究冰間湖的主要手段,并且隨著該資料的積累,使提取冰間湖長期變化信息以便分析其年際變化規律成為可能。蘇潔等[14]利用6年的 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Earth)微波遙感海冰密集度數據分析了北極加速變暖條件下西北航道的海冰分布變化特征。付紅麗等[15]基于圖像處理技術探索了一種從高分辨微波遙感海冰密集度數據中自動提取冰間湖變化信息的新方法,并分析了白令海區域冰間湖的變化規律及區域性差異,研究了冰間湖表面海-氣熱通量的季節和年際變化。Nihashi等[16]發展了一種基于AMSR-E微波遙感的亮溫數據反演薄海冰厚度(≤0.2 m)的算法,給出了鄂霍次克海沿岸冰間湖的海冰厚度分布,估算了產冰量,得出該海區西北陸架冰間湖(NWS)的產冰量最大。Tamura等[17]基于SSM/I(Special Sensor Microwave/Imager)微波遙感亮溫數據估算了北極冰區內海冰厚度小于0.15 m的薄冰厚度,據此診斷北極所有陸架沿岸區域冰間湖的面積,從而分析它們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規律。同時,結合冰間湖表面熱通量的計算,首次給出了整個北極沿岸區域冰間湖產冰量的空間分布圖,發現了北水冰間湖(NOW)的產冰率最高,并分析了北極10個主要冰間湖產冰量的年際變化,得出產冰量同冰間湖面積的相關性比表面氣溫的要強。

本文將基于圖像處理技術,從AMSR-E高分辨率微波遙感海冰密集度數據中提取北極冰間湖的凈水面積,估算其凈水表面凈熱通量、產冰量和產鹽量,研究它們總體的季節和年際變化規律,以及同北極海冰面積快速減小的相關性,討論北極不同冰間湖區域內凈水面積、凈熱通量、產冰量和產鹽量的季節和年際變化規律及其差異。

1 數據

本文中使用衛星遙感資料是來自德國不萊梅(Bremen)大學 PHAROS(Physical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小組利用AMSR-E衛星數據反演的日平均海冰密集度產品,它的分辨率為6.25 km,時間長度為2002年10月至2011年4月。為估算冰間湖凈水表面的熱通量和產冰量,使用了NCEP日平均再分析氣象資料(包含日平均的海表面向下短波輻射和向下長波輻射,2 m高度的氣溫和比濕以及10 m高度的風速),數據網格為T62高斯網格,空間分辨率大約在1.8°—1.9°之間,然后將其線性插值到海冰密集度產品的網格上。為了估算冰間湖內的產鹽量,本文使用了WOA09氣候態月平均表層鹽度數據,其空間分辨率為1°,該數據也被線性插值到海冰密集度產品的網格上。研究北極區域的范圍是67°N以北,不包含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

2 方法

2.1 冰間湖凈水面積提取法

如圖1(a)所示,冰間湖區域、海冰邊緣區和開闊水域的海冰密集度值都很低,為了根據海冰密集度值大小提取冰間湖內凈水面積,需要首先將開闊水域和海冰邊緣區域屏蔽掉,然后通過累計密集冰區內的水域面積[15],便可獲得冰間湖或冰間水道內的凈水面積。一般情況下,為了去掉冰區中的海冰邊緣區和開闊水域,需要人工逐一選定密集冰區的范圍,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并且不利于批量處理,無法提取長時間序列的冰間湖凈水面積。付紅麗等[15]基于圖像處理技術提出了一種屏蔽海冰邊緣區和開闊水域的新方法,該方法首先通過連通域標定法去掉開闊水域,然后通過腐蝕法腐蝕掉海冰邊緣區域,最終獲得密集度冰區范圍,該方法克服了人工干預的弊端,有利于批量處理。因此,本文將引用該方法處理2002年10月至2011年4月的AMSR-E日平均海冰密集度度數據,以便提取北極冰間湖凈水面積的長時間序列。圖1(b)給出了通過連通域法和腐蝕法獲得的2007年11月24日北極密集冰區內的日平均海冰密集度,很顯然低值區域僅代表冰間湖區域,通過累計該區域的水域面積便可得到冰間湖凈水面積。

圖1 (a)2007年11月24日北極日平均海冰密集度;(b)(a)中密集冰區內的日平均海冰密集度.白色代表被屏蔽的開闊水域和海冰邊緣區Fig.1.(a)The daily sea ice concentration in the study domain;(b)In the packed ice domain on the Nov.24,2007.The white domain indicates the open water and sea icemarginal

2.2 冰間湖凈水表面凈熱通量估算法

為了更好地理解在冰間湖區域內海-氣相互作用,需要估算冰間湖內凈水表面的凈熱通量。Cavalier等[8]認為在冰間湖內凈水表面的溫度保持在冰點,并不斷向大氣釋放熱量,表面釋放的熱量同凈水表面結冰放熱相平衡。付紅麗等[15]基于該假定通過NCEP再分析氣象資料、感熱和潛熱參數化方案以及相應的參數值,估算了白令海冰間湖凈水表面凈熱通量。因此,本文引用同樣的方法,估算了2002—2011年間每年的10—4月份內北極冰間湖凈水表面的日平均凈熱通量,以便分析冰間湖在不同時期對大氣熱量收支的影響。

2.3 冰間湖凈水表面產冰量和產鹽量估算法

根據Cavalier等[8]的假定,如果已知冰間湖凈水表面凈熱通量 Fnet(J·m-2·s-1),我們可以計算產冰量和產鹽量,即

海氏腸球菌WEHI01和屎腸球菌WEFA23是源自健康嬰兒糞便的、安全性較好的菌株[10],其中屎腸球菌WEFA23能顯著降低膽固醇作用[15],其降膽固醇機制與膽固醇合成、轉運和分解密切相關。荷葉屬于藥食兩用的食材,具有清暑化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對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化瘀止血等均有治療作用[16]。荷葉具有抗氧化、降脂減肥、抑制致病菌等的功效,主要是與其富含的生物堿(如單芐基異喹啉類、雙芐基異喹啉類生物堿)和黃酮類有關[17]。

其中,A是冰間湖凈水面積,Fnet是冰間湖凈水表面凈熱通量,ρi(0.92×103kg·m-3)是海冰密度,L是海冰的融解潛熱(3.34×105J·kg-1)。Hday(m3·d-1)為冰間湖凈水表面每天的產冰量,相應的每天的產鹽量為 Sday(kg·d-1)

其中,sw是海水的鹽度,si是新生冰的鹽度,它被參數化為si=0.31sw。因此,本文基于已經計算好的冰間湖凈水面積和表面凈熱通量,利用WOA09月平均表層鹽度數據代替海水鹽度,然后分別估算了2002年10月至2011年4月期間北極冰間湖內的產冰量和產鹽量。

3 結果

圖2分別顯示了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日平均北極密集冰區內冰間水總面積和北極海冰范圍。在冬季,海冰范圍和冰間水面積變化幅度都比較小。在夏季,受氣溫升高,太陽輻射增強,以及大氣和海洋表層環流動力輸運等因素影響,海冰快速融化,冰區內冰間水面積急劇增加并達到極大值;隨后薄冰區逐漸被瓦解,海冰范圍減小并達到極小值。由于夏季冰間水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下的冰間湖了,本文只研究每年10—12月和1—4月份的冰間水區域,它等價于冰間湖內的凈水區域。

圖2 在2003年1月1月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日平均北極密集冰區內冰間水總面積(藍線)和北極海冰范圍(綠線)Fig.2.The daily totalwater areas within the packed ice domain(blue line)and sea ice extents(green line)in the Arctic from Jan 1 2003 to Dec 31 2010

3.1 季節變化

圖3 (a)顯示了2002—2011年期間累年月平均北極冰間湖凈水面積的季節變化。冰間湖或冰間水道面積在11月存在極大值,在4月份達到最大值,其他月份相差不大,這些變化同北極的氣溫、冰情以及大氣和海冰表層環流的動力輸運等因素有關。在10月份,隨著氣溫的降低,海洋結冰向大氣釋放熱量,海冰范圍和厚度逐漸增加,部分陸架沿岸區域被薄冰覆蓋,它們受大氣或海冰表層環流等離岸動力輸運過程的影響,形成潛熱冰間湖。在11月份,氣溫持續降低,海冰范圍持續擴大,整個陸架沿岸區域均被薄冰覆蓋,更多區域能夠形成冰間湖,使得凈水面積增加。在12—3月份,海冰已經布滿整個研究區域(67°N以北,圖略),隨著結冰時間的持續,海冰范圍的不斷擴大,陸架沿岸區域海冰厚度相對11月份整體上是增加,海冰堆積更緊密,需要更強的離岸風才能使海冰發生輻散,不利于冰間湖的形成,使得凈水面積相對11月有所降低。在4月份,隨著氣溫的升高,太陽輻射的增加,獲得的冰間湖凈水表面的凈熱通量急劇減小,不利于海冰生成,甚至在偏低緯度區域會轉為負值,從大氣中獲得能量,使得4月份凈水面積達到極大值。

圖3(b)顯示了北極冰間湖區域凈水表面凈熱通量的空間平均值的季節變化,向上為正。在10—4月份,凈熱通量均為正值,海洋結冰向大氣釋放熱量。在1月份凈熱通量達到極大值,大約為600—700W·m-2;在10月或4月份凈熱通量比較小,約為 200—300W·m-2,同 Drucker等[18]基于觀測結果估算的1999年冬季圣勞倫斯島冰間湖凈水表面熱量損失在300—700 W·m-2之間是同一個量級。凈熱通量的變化是同北極區域的太陽輻射和氣溫等氣象條件的季節變化比較一致,1月份北極處于極夜狀態太陽輻射接近零值,氣溫相對其他月份最小,凈熱通量達到最大值。

圖3(c)給出了平均每月產冰量的季節變化。在11—3月份凈水面積相差不大,產冰量主要受凈熱通量影響,1月份最大,大約為11.8×102km3·month-1,相應的結冰率大約為 0.19 m·d-1,這同Drucker等[18]基于觀測結果估算的圣勞倫斯島冰間湖結冰率為0.1—0.2 m·d-1是同一個量級。在10月和4月份凈水面積雖然不小,但是凈熱通量非常小,導致產冰量急劇降低。根據產冰量和WOA09表面鹽度數據,本文還估算了冰間湖凈水表面每月的產鹽量,其季節變化如圖3(d)所示。類似于產冰量的季節變化,產鹽量在1月份達到極大值,大約為22×1012kg·month-1;在10月和4月份急劇減小。

圖3 北極冰間湖內累年月平均凈水面積(a)和凈熱通量(b,向上為正),以及累年平均的月產冰量(c)和產鹽量(d)Fig.3.Monthly mean netwater area(a)and net heat flux(b),monthly cumulative ice(c)and salt(d)production,averaged over 2002—2011 for Arctic polynyas

3.2 年際變化

考慮到北半球的冬季是從10月份開始,持續到下一年的4月份左右,在這期間極區氣候系統是連續的,冰間湖形成和消失過程也是連續的,因此,為了分析年際變化信號,在統計每年冬季的平均凈水面積和凈熱通量,以及計算每年冬季產鹽量和產冰量時,時間跨度是從上一年10月開始到當年的4月份,例如,2003年的產冰量是指從2002年10月到2003年4月期間的產冰量。

圖4顯示了北極冬季冰間湖或冰間水道內平均凈水面積和凈熱通量、產冰量和產鹽量異常的年際變化。可以看出:產冰量和產鹽量異常的年際變化主要受凈水面積異常影響,分別在2003、2007、2009和2011年為正的異常,而2004年為負的異常最大值;對于凈水面積異常相差不多的年份,凈熱通量越大,產冰量和產鹽量越多,例如2009年。

凈水面積異常的年際變化(圖4a)同每年北極海冰范圍極小值異常的年際變化(圖5)相關性不是很大。但是,在海冰范圍達到極小值的年份2007年和2012年之前的 1—2年內(2006,2007,2010和2011年)冰間湖凈熱通量為負的異常值(圖4b),這說明在海冰范圍達到極小值之前的1—2年內冬季的凈熱通量就比較低;而2009年海冰范圍極小值異常轉為正值,這同2008和2009年凈熱通量異常轉為正值,以及2009年產冰量異常為正的極大值比較一致。這些結果說明,連續多年冬季冰區凈熱通量偏小,結冰率偏低的累積有可能導致夏季海冰范圍極小值達到歷年的最小值,反之,夏季海冰范圍極小值有可能增加。當然,除了受熱力機制的影響以外,夏季海冰范圍也有可能受到大氣和海洋表層環流等因素的動力輸運過程的影響,發生輻聚或輻散導致海冰范圍達到歷年的最小值。

3.3 區域性差異

圖6顯示了2003—2011年期間平均的冬季(10—4月)北極所有冰間湖的總產冰量(m·a-1)的空間分布,該結果同 Tamura等[17]基于 SSM/I微波遙感亮溫數據獲得的結果基本上比較一致,在楚科奇(Chukchi)、NOW、NEW(Northeast Water)以及SF(Storfjorden and Franz Josef Land)冰間湖區域年平均冬季累積產冰量最大值都高于4 m,并且NOW區域的最大值最大;在ES(East Siberia Sea)冰間湖區域冬季累積產冰量小于4 m。但是,在大多數冰間湖區域,本文估計的產冰量要比Tamura等[17]的結果偏大,這可能同本文中冰間湖的識別方法以及冰間湖區域的劃分與文獻[17]有差異有關。基于圖6所顯示的不同冰間湖區域范圍,下面將分別統計不同冰間湖內的凈水面積,凈熱通量,產冰量和產鹽量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分析它們之間的差異。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劃分的各個冰間湖范圍同Tamura等[17]不完全一樣,并且這里統計的是整個區域的凈水面積,所以下面的統計結果將不同于Tamura等[17]的研究結果。

圖4 2003—2011年期間冬季(10—4月)北極冰間湖內平均凈水面積(a)和凈熱通量(b,向上為正),以及產冰量(c)和產鹽量(d)異常的年際變化Fig.4.Time series of the anomalies ofmean netwater area(a)and heat flux(b),annual cumulative ice(c)and salt(d)production,averaged over the winters(October to April)of2003—2011 for Arctic polynyas

圖5 2003—2012年期間每年北極海冰范圍極小值的異常Fig.5.Anomalies of the annual sea ice extentminimums during 2003—2012

圖6 色標代表2003—2011年期間平均的冬季北極冰間湖的總產冰量(m·a-1)的空間分布。不同顏色的方框代表不同冰間湖區域Fig.6.Mapping of annual cumulative sea ice production(m·a-1)averaged over 2003—2011.Color boxes indicate different polynya areas

(1)季節變化信號

圖7顯示了圖6中8個冰間湖區域內平均的凈水面積,凈水表面的凈熱通量、月產冰量和產鹽量的季節變化。在結冰初期10—11月份,大多數冰間湖區域還沒有完全被海冰覆蓋,凈水面積比較小,只有加拿大(Canadian)、拉普捷夫(Laptev)和 ES區域內凈水面積達到極大值;產冰量受凈水面積和凈熱通量的影響,大多數區域比較小,只有加拿大和拉普捷夫區域達到極大值,分別大約為260 km3·month-1和 100 km3·month-1。Tamura等[17]估算的加拿大和拉普捷夫冰間湖的產冰量在10月份也達到極大值,分別大約為 240—280 km3·month-1和 38—39 km3·month-1。

圖7 北極不同冰間湖區域內累年月平均凈水面積(a)和凈熱通量(b)、以及累年平均的月產冰量(c)和產鹽量(d)Fig.7.Monthlymean netwater area(a)and net heat flux(b),monthly cumulative ice(c)and salt production(d),averaged over 2002—2011 for the eight Arctic polynyas

在12—3月份,隨著氣溫的降低,海冰范圍的擴大,加拿大、拉普捷夫和ES冰間湖區域海冰厚度增加,不易產生冰間湖,凈水面積和產冰量都減小。而其他冰間湖區域先后被薄冰覆蓋,凈水面積也先后達到了極大值,隨后有所變化但幅度不大,其中NOW和SF冰間湖區域凈水面積比較大;同樣產冰量受凈水面積影響在NOW和SF冰間湖區域比較大;凈熱通量對產冰量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使得大多數冰間湖在1月左右的產冰量比較大,它們大約在60—120 km3·month-1之間,同 Tamura等[17]估算值在同一個量級上。在3—4月份,各個冰間湖區域的凈水面積急劇增加,但是凈熱通量減小的幅度更大,導致他們的產冰量最終是減少的,到了4月份末基本上接近零值。

不同冰間湖區域的產鹽量同產冰量的季節變化基本一致,但是表層鹽度的差異對產鹽量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例如:靠近大西洋一側的NEW冰間湖表層鹽度總體上比較高;靠近太平洋一側的加拿大冰間湖表層鹽度總體上比較低(基于WOA09氣候態鹽度數據得知,圖略);雖然加拿大冰間湖的產冰量比NEW冰間湖的產冰量在12—3月份期間稍微偏大,但是兩者的產鹽量還是比較接近。

(2)年際變化信號

統計了2003—2011年期間8個冰間湖區域內冬季累計產冰量、平均的凈水面積和凈熱通量的年際變化,結果如圖8所示。冰間湖內產冰量的年際變化同凈水面積的年際變化相關性最強,而凈熱通量只起到了調制作用。根據表1顯示,加拿大、NOW和NEW冰間湖區域年平均凈熱通量大于500W·m-2,而SF冰間湖區域年平均凈熱通量最小,為380W·m-2;加拿大、NOW和SF冰間湖區域年平均凈水面積大于20 000 km2,這些區域相應的產冰量也比較大;整個研究區域冬季冰間湖內的凈熱通量年際變化趨勢為負值(圖4b),同 Tamura等[17]的研究結果氣溫年際變化趨勢為正值比較一致,說明全球氣溫變暖,冬季凈水表面凈熱通量減少,其中靠近太平洋入流口的楚科奇冰間湖區域和靠近大西洋入流口的SF冰間湖區域的凈熱通量年際變化減小的速率要比其他區域快;研究區域總凈水面積是呈增長趨勢的,其中沿亞歐大陸邊緣的喀拉(Kara)、拉普捷夫和ES冰間湖區域的凈水面積增長速率相對比較高,這可能是由于近幾年氣溫的升高導致這些區域海冰厚度減小,極易形成冰間湖;受凈水面積增長的影響,研究區域總產冰量也是增加的,并且在喀拉、拉普捷夫和ES冰間湖區域的產冰量增長速率也相應的比較高。Tamura等[17]研究表明由于氣溫的升高和結冰期的推遲,北極冰間湖的總產冰量是降低的,同本文中的研究結果有所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可能原因是:本文中使用的數據年份比較短;Tamura等[17]統計的月份是9—5月,而本文統計的月份是10—4月份;統計的冰間湖區域位置和大小有所差異,本文中冰間湖區域比較大并且包含冰間水道內的產冰量,氣溫的增加可能導致某一小區域內產冰量減小,但是它會使整個區域海冰厚度變薄,海冰密集度減少,冰間水道凈水面積增加,從而使產冰量增加。

圖8 2003—2011年期間不同冰間湖區域內冬季(10—4月)累計產冰量(a和b中藍線,km3·a-1)、平均凈水面積(a中綠線)和凈熱通量(b中綠線)的年際變化Fig.8.Time series ofmean netwater area(a,green line)and heat flux(b,green line),annual cumulative ice production(a and b,blue line),averaged over thewinters(October-April)of2003—2011 for the eight Arctic polynyas.The Corr in each panel indicate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4 結論

本文基于圖像處理技術,從AMSR-E高分辨率微波遙感海冰密集度數據中提取了2003—2011年期間冬季日平均北極冰間湖凈水面積,并根據相關氣象場和參數化方案估算了凈水表面的凈熱通量、產鹽量和產冰量,分析了它們的季節和年際變化以及區域性差異,發現結果如下。

北極冰間湖內總凈水面積在結冰初期11月份有個極大值,隨后稍微降低并維持穩定,而到了4月份急劇增加;由于總凈水面積季節變化幅度不是很大,總產冰量主要受凈熱通量控制,在1月份存在極大值;總產鹽量的季節變化同總產冰量的季節變化基本一致。

表1 2003—2011年期間8個冰間湖區域內多年平均的凈水表面凈熱通量、凈水面積和年產冰量以及相應的年際變化趨勢Table 1.Net heat flux,netwater areas,and sea ice production averaged over the winter(October—April)of2003—2011 with their trends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for the eight polynyas

北極冰間湖內的凈水面積和凈熱通量越大,產冰量和產鹽量就會越多,但是相對來說總產冰量和產鹽量的年際變化同凈水面積的相關性更強;北極海冰范圍達到極小值之前1—2年內冰間湖凈水區域凈熱通量比較小,說明海冰范圍達到極小值是一個多年累積的過程。

分別研究不同冰間湖區域的季節變化發現:很早進入結冰期的冰間湖內的凈水面積很快就達到極大值,隨后減少,剩余大多數冰間湖凈水面積在1月份左右達到極大值,隨后變化幅度比較小,而所有冰間湖凈水面積到了4月份迅速增加;在4月份之前,不同冰間湖區域內的產冰量和產鹽量的季節變化主要受凈水面積的控制,而在4月份由于凈熱通量的急劇減小,當月的產冰量和產鹽量也迅速減小;冰間湖區域表層鹽度的差異對產鹽量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具有同樣產冰量的冰間湖,靠近大西洋區域的產鹽量就多,靠近太平洋的就少。

分別研究不同冰間湖區域的年際變化發現,大多數冰間湖區域內凈熱通量年際變化趨勢為負值,而凈水面積和產冰量的年際變化趨勢有正有負,但是總體上是增加的,這說明近幾年由于氣溫的增加,導致冬季凈熱通量減少,結冰率減小,凈水面積增加,產冰量總體增加。其中靠近太平洋和大西洋入流口的冰間湖區域凈熱通量減小的速率要比其他區域快,靠近亞歐大陸的冰間湖凈水面積年際增長的速率要比其他區域大。

致謝 數據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中國南北極數據中心建設的“極地科學數據共享平臺(http://www.chinare,org.cn)”提供。

1 Smith SD,Muench R D,Pease C H.Polynyas and leads:An overview of physical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0,95(C6):9461—9479.

2 Maqueda M A M,Willmott A J,Biggs N R T.Polynya dynamics:A review of 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Reviews of Geophysics,2004,42(1):RG1004.

3 Barber D G,Massom R A.The role of sea ice in Arctic and Antarctic polynyas∥ Smith W O Jr,Barber D G.Polynyas:Windows to the World.Amsterdam:Elsevier,2007,74(1):42—43.

4 Maykut G A.Large-scale heat exchange and ice production in the central Arctic.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82,87(C10):7971—7984.

5 Maykut G A,Perovich D K.The role of shortwave radiation in the summer decay of a sea ice cover.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87,92(C7):7032—7044.

6 Maykut G A,McPhee M G.Solar heating of the Arctic mixed layer.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5,100(C12):24691—24703.

7 Aagaard K,Coachman L K,Carmack E.On the halocline of the Arctic Ocean.Deep-Sea Research Part A.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1981,28(6):529—545.

8 Cavalieri D J,Martin S.The contribution of Alaskan,Siberian,and Canadian coastal polynyas to the cold halocline layer of the Arctic Ocean.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4,99(C9):18343—18362.

9 Winsor P,Bj?rk G.Polynya activity in the Arctic Ocean from 1958 to 1997.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0,105(C4):8789—8803.

10 Stirling I.The importance of polynyas,ice edges,and leads tomarinemammals and birds.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1997,10(1-4):9—21.

11 Grebmeier JM,Cooper LW.Influence of the St.Lawrence Island polynya upon the Bering Sea bentho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5,100(C3):4439—4460.

12 Comiso JC,Parkinson C L,Gersten R,etal.Accelerated decline in the Arctic sea ice cover.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8,35(1):1—6.

13 StringerW J,Groves JE.Location and areal extent of polynyas in the Bering and Chukchi Seas.Arctic,1991,44(5):164—171.

14 蘇潔,徐棟,趙進平,等.北極加速變暖條件下西北航道的海冰分布變化特征.極地研究,2010,22(2):104—124.

15 Fu H L,Zhao JP,Frey K E.Investigation of polynya dynamics in the northern bering sea using greyscalemorphology image-processing techniqu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2,33(7):2214—2232.

16 Nihashi S,Ohshima K I,Tamura T,et al.Thicknessand production of sea ice in the Okhotsk Sea coastal polynyas from AMSR-E.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9,114(C10),doi:10.1029/2008JC005222.

17 Tamura T,Ohshima K I.Mapping of sea ice production in the Arctic coastal polynyas.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2011,116(C7):C07030,doi:10.1029/2010JC006586.

18 Drucker R,Martin S,Moritz R.Observations of ice thickness and frazil ice in the St.Lawrence Island polynya from satellite imagery,upward looking sonar,and salinity/temperaturemooring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3,108(C5):3149.

猜你喜歡
海冰區域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禁廢”
今日農業(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末次盛冰期以來巴倫支海-喀拉海古海洋環境及海冰研究進展
海洋通報(2021年3期)2021-08-14 02:20:38
近三十年以來熱帶大西洋增溫對南極西部冬季海冰變化的影響
分割區域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識別研究
關于四色猜想
分區域
累積海冰密集度及其在認識北極海冰快速變化的作用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電測與儀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應用MODIS數據監測河北省近海海域海冰
河北遙感(2014年4期)2014-07-10 13:54: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av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色综合| 五月婷婷伊人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69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成人|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激情亚洲天堂|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亚洲a免费|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性欧美在线| 国产第八页|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AV色爱天堂网|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网址|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 天堂成人av|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毛片在线区| 日韩天堂网| 69av免费视频|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99热最新网址| 国产精品3p视频| 亚洲另类色|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www网站| 在线无码九区|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毛片手机在线看|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黄|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国产亚洲精|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亚洲熟女偷拍|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国产99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