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曉生
大慶油田采油一廠
提高含油污泥處理量的措施
管曉生
大慶油田采油一廠
北一區含油污泥處理站采用預處理+調質離心工藝,實現了含油污泥的無害化和資源化。為了進一步提高含油污泥處理效果采取了如下措施:調整生產運行方式;優化生產參數;測調藥劑的加藥量;加快技術改造。通過兩年的運行,含油污泥處理量增加了10 119 m3,處理量增加100.01%,老化油回收量增加了3 135 m3。
含油污泥;系統效率;優化;處理量
北一區含油污泥處理站于2010年10月12日建成投產。該站采用預處理+調質離心工藝,含油污泥首先經過流化預處理裝置,進行三次篩選后,形成顆粒小于5 mm的流化狀態泥漿,進入污泥調質罐,經過加藥、攪拌、澄清工序,實現油、水、泥分層,上部浮油溢流進入油水分離裝置,下部泥液輸至離心分離裝置,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實現固、液分離。分離出的固體通過螺旋輸送裝置輸送至堆料場,分離出的液體進入油水分離裝置進一步處理為凈化油和凈化水,實現了含油污泥的無害化和資源化。為了進一步提高含油污泥處理效果采取了如下措施:
(1)調整生產運行方式,提高系統效率。北一區含油污泥處理站設計2臺離心機,采取一運一備的生產方式,3臺調質罐采取8 h循環處理方式生產,預處理上泥時間都在白天進行,這種生產方式造成了1臺離心機設備的閑置。經過計算和論證,采取2臺離心機同時生產,預處理采取24 h不間斷上泥,縮短3臺調質罐的生產時間,由原來的8 h變為4.5 h循環處理,每天生產5罐流化污泥,處理量增加了65%,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效率。
(2)優化生產參數,保證系統平穩運行。北一區含油污泥處理站的核心處理裝置是2臺德國產液壓差速控制兩相離心機,平均處理量達到19 m3/h,對運行系統有如下影響:一是由于離心機的處理量提高,每天能處理5罐以上的流化含油污泥,處理1罐流化含油污泥只需要4.5 h,而預處理螺旋上1罐流化污泥需要5 h,造成預處理速度滯后離心機處理;二是2臺離心機每小時能產生17 m3左右的油水混合物,這些油水混合物需要用輸送泵打入油水分離器,但單臺輸送泵的理論排量為10 m3/h,2臺輸送泵的實際泵效也就在17 m3/h左右,當離心機處理量大于輸送泵排量或輸送泵實際泵效下降,就會造成中間罐液位超高,需降低離心泵的處理量來保證中間罐不冒,影響實際運行時率。針對上述問題,采取如下措施:①對預處理上泥螺旋電機增加變頻設備,使預處理螺旋上泥速度提高到8 m3/h左右;②合理調整離心泵的轉速和差速,嚴格控制好離心機的震幅和兩端液壓油的壓力,定期對離心機進行沖洗。
(3)測調藥劑的加藥量,保證各項指標的完成。設計處理的含油污泥基本性質為:pH值7.0,原油凝固點30℃,密度1.16g/cm3,油含量≤30%,水含量≥40%,固體含量≤30%。根據化驗統計,含油污泥的含油率為32%~39%,含水率為54%~62%,固體含量為12%~16%。現在處理的含油污泥的含油量、含水量要比設計大得多,含固量要比設計小得多,這樣的污泥特性會對整個生產系統造成影響。通過摸索,當絮凝劑加量達到85 mg/L,脫油率達到最好,隨著絮凝劑加量的增加脫油效果反而下降,因此絮凝劑加藥量在85 mg/L時脫油效果最佳;當破乳劑加量為500 mg/L時,脫油率達到最高,繼續增加破乳劑的用量反而使脫油率降低,這是因為當破乳劑達到峰值后,增加破乳劑的用量,致使混合物的黏度增大,影響了油泥的分離。
(4)加快技術改造,提高運行時率。一是離心機進口過濾器由單缸過濾器改為雙缸過濾器,采用雙缸過濾器,當在用過濾器堵了之后,直接用閥門切換到另外一個過濾器上,再清理堵了的過濾器,可減少離心機的停機時間。二是在外輸泵前增加打底水直通流程,減少打底水時占用生產系統的時間。
通過兩年運行,含油污泥處理量增加了10 119 m3,處理量增加100.01%,老化油回收量增加了3 135 m3。
(欄目主持 張秀麗)
10.3969/j.issn.1006-6896.2014.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