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山 楚建偉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
輕軌運布管在中緬管道陡崖施工中的創新
田永山 楚建偉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
貴州喀斯特地貌屬裸露型碳酸鹽和石灰巖發育類型,傳統的采取橫桿加導鏈吊裝管子方法無法實施。采用輕軌輔設,在管溝內每隔1 m敷設1根道木,規格200 mm×200 mm× 1 500 mm;在道木上輔設輕型軌道,采用22 kg/m型號輕軌,用道釘在道木上固定鋼軌;軌道間采用專用軌道連接片連接。軌道中心間距為1 300 mm,軌道平行間距偏差為每5 m小于5 mm,兩軌道水平高差小于3 mm。針對云頂陡崖喀斯特地貌地質特點,且鋪設輕軌的山坡坡度變化較大,需要在半山坡上安裝熱煨彎頭、彎管和直管,施工難度極大,通過采用3種方式組合運用的管道組對安裝方案,即四腳架、千斤頂和氣囊組合運用進行管道安裝。
云頂陡崖;輕軌運布管;管道;瀝青
中緬管道沿線地勢起伏大,管道高差變化劇烈。工藝系統落差超過1 000 m以上的有10段,管道線路連續陡坡段有67處(大于25°),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陡坡為貴州省境內的云頂陡崖。云頂陡崖位于貴陽市花溪區和龍里縣交界處的高坡鄉云頂村附近。云頂陡崖陡坡段坡長1 078 m,連續坡降約400 m,上部最陡處100 m長度上坡降98 m,坡度約45°;第二段為378 m長的緩坡,坡度約15°,第三段陡坡坡長大約200 m,坡度大約28°,第四段為大約400 m長緩坡,坡度平均在18°左右。且喀斯特地貌巖石支離破碎,施工難度極大。
由于貴州喀斯特地貌屬裸露型碳酸鹽和石灰巖發育類型,山體巖石部分堅硬,部分松散,片狀特征,在爆破時呈現出支離破碎的特點。在管溝開挖過程中,為了去除溝壁上松散的危石、懸石,管溝開挖寬度較寬,而且需要在溝壁上敷設尼龍安全網,現澆混凝土支墩無法預制,橫桿長度過長,也無法保證其鋼度。因此,傳統的采取橫桿加導鏈吊裝管子方法無法實施。
2.1 枕木基礎鋪設瀝青
為防止雨水沖毀枕木基礎,造成枕木懸空,運管小車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傾覆,采用了瀝青碎石混合料。瀝青采用乳化瀝青,乳化瀝青不需要加熱,不需要在高溫下操作,能夠在常溫下拌合,是能在常溫下鋪筑的瀝青混合料。
2.2 輕軌鋪設
在管溝內每隔1 m敷設1根道木,規格200 mm× 200 mm×1 500 mm;在道木上輔設輕型軌道,采用22 kg/m型號輕軌,用道釘在道木上固定鋼軌;軌道間采用專用軌道連接片連接。軌道中心間距為1 300 mm,軌道平行間距偏差為每5 m小于5 mm,兩軌道水平高差小于3 mm。
2.3 輕軌運管小車制作
輕軌運管小車以運輸管子為主,為了提高現場組對焊接的施工功效,將傳統的運管小車進行改造,在小車的前部兩側各增加1個10 t千斤頂,千斤頂與輕軌運管小車固定在一起,千斤頂頂部安裝1個半圓形弧板,在組對時可以對管子進行微調,起到輔助組對安裝的作用,加快組對安裝進度和精度。輕軌小車前后兩側安裝2組弧板,護板高度和千斤頂護板高度一致,每組弧板支撐處安裝1組倒鏈,用來綁扎固定管子,確保拉運以及組對過程中管子的穩定和管口的安全。
2.4 管道組對安裝
針對云頂陡崖喀斯特地貌地質特點,且鋪設輕軌的山坡坡度變化較大,需要在半山坡上安裝熱煨彎頭、彎管和直管,施工難度極大,通過采用3種方式組合運用的管道組對安裝方案,即四腳架、千斤頂和氣囊組合運用進行管道安裝。
云頂陡崖作為中緬管道施工的控制性工程,自開工伊始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通過結合現場的地質特點和氣候特點,對輕軌運布管和組對施工工藝進行創新,安全、高效地完成了云頂陡崖的施工。
(欄目主持 焦曉梅)
10.3969/j.issn.1006-6896.2014.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