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說明:
本知識競賽共100道選擇題,均為單選題。每題1分,滿分100分。
1.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復興之路》展覽,回顧了中華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華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華民族的明天,生動詮釋了近代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尋夢、追夢、圓夢的歷史旅程。習近平同志引用三句詩對這段歷史進行了生動敘說,這三句詩是( )
①雄關漫道真如鐵 ②人間正道是滄桑
③長風破浪會有時 ④直掛云帆濟滄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同志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說:“要牢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道理,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意思是學好難如登山,學壞則易似山崩,多用于勸人向善,將惡行扼殺在萌芽狀態。以下名句,表達類似含義的有( )
① 聞一善言,見一善事,行之惟恐不及;聞一惡言,見一惡事,遠之惟恐不速。
②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③積善如累土,縱惡似滿弓。
④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3.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高度評價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的成功實
踐和偉大成就,全會認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在我國歷史上也經歷了多次改革,涌現出不少的改革家,下列改革家和改革措施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
A. 管仲——廢井田,開阡陌 B. 王安石—— 一條鞭法
C. 張居正——青苗法 D. 雍正皇帝——攤丁入畝
4.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決心和意志,“蒼蠅”“老虎”一起打。官員腐敗,往往因為他們經不住外在的誘惑,下列名言警句有助于提高抵抗外在誘惑能力的有( )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③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④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2014年6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時說:“中國將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并引用一句古語:“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遠則必忠之以言。”中華民族歷來崇尚交往中要守誠信、講忠實,下列歷史故事體現這一道德品質的有( )
①晉文公退避三舍
②季札掛劍
③呂不韋一字千金
④曹操割發代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 2014年7月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提到:“近1000年前,中國宋代文學家蘇軾說過:‘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發展中美關系要順時應勢、與時俱進。”下面哪一句名言與蘇軾的話意思最接近?( )
A.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B.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C.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D.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7. 2012年12月下旬,《中央軍委加強自身建設十項規定》下發全軍,其中在接待工作中“不喝酒”的要求令人印象深刻,被形象地稱為“禁酒令”。其實,我國自夏朝開始就已經有禁酒令,在古代典籍中也有勸誡不要飲酒的記載。以下屬于古代“禁酒”原因的有( )
①節約糧食以備戰
②防止人們酒后聚眾斗毆
③避免官員酗酒耽于享樂
④制酒管控不嚴導致假酒害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8. 2014年2月,習近平同志在索契冬奧會看望中國運動員時,引述魯迅的話:“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請問這段話出自魯迅的哪篇文章?( )
A.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B. 《習慣與改革》
C. 《最先與最后》 D. 《論雷峰塔的倒掉》
9. 2014年7月7日,習近平同志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儀式上發表講話時說:“在此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擔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抵抗日寇侵略,驅逐日寇出中國。”中國共產黨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文件是( )
A.《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B.《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C.《論聯合政府》
D.《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10.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指出:“文明交流互鑒不應該以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為前提。中國人在2000多年前就認識到了的道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空缺處所引用的名言最有可能是下面哪一句?( )
A.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C.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D. 和合故能諧。
11.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特別是下決心改變文風會風,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少說假、大、空的話,多說聯系生活實際的話,多做群眾需要的實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我國歷史上是由誰提出的?( )
A. 王陽明 B. 李卓吾 C. 黃宗羲 D. 陶行知
12. 形式主義是指有些黨員干部在工作或學習中,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內容,沒有做到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問題,這就要求黨員干部養成實事求是的習慣。“實事求是”四字最早出現在( )
A.《論語》 B.《史記》 C.《漢書》 D.《后漢書》
13. 享樂主義主要是指沉溺于過一種貪圖享受、滿足于現狀的生活。中國古代有著豐富的關于抵制享樂主義的名言警句,比如( )
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②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③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④慮生驕逸之端,必踐危亡之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 奢靡之風絕非小事,在古代是腐敗現象得以滋長蔓延的溫床,在現代則嚴重侵蝕黨的肌體,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歷史上有很多古人身體力行反對浪費,倡導節約,下列哪位人物是節儉的典范?( )
A. 公孫弘 B. 石崇 C. 王衍 D. 王安石
15. 2014年6月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到:“要按照人才成長規律改進人才培養機制,‘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長。”指出人才的培養要遵循人的天性,還要尊重個體的差異,要因勢利導,不能急于求成。“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出自唐代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原指順應樹木的自然生長規律,使其按照本性成長。以下典故同樣表達了“順應自然”理念的是( )
A. 守株待兔 B. 祁奚舉午 C. 大禹治水 D. 鄭人買履
16. 2014年7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題為《共創中韓合作美好未來,同襄亞洲振興繁榮偉業》的重要演講。談到兩國合作時,習近平同志提出“注重利更注重義”,倡導合作發展理念,并引用了三句中國古詩文名句來闡述在國際關系中要踐行正確義利觀。這三句古詩文是( )
①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禮記》
②君子義以為質——《論語》
③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④君子必誠其意——《禮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 2014年7月15日,習近平同志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致開場白時引用了一句古文:“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這句話出自( )
A. 莊子 B. 司馬遷 C. 班固 D. 王符
18.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黨員干部應該身先示范,帶頭抵制奢侈浪費之風。下列古代故事能在勤儉方面給我們啟示的有( )
①郭子儀將書皮邊上多余的紙裁下來再利用
②公儀休拒魚
③蘇軾每日計劃開支
④季文子不許妻子穿綢緞衣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19. 以民為本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民本思想,下列名言與作者對應正確的是( )
A.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莊子
B. 其治人民也,期于利民而止——孔子
C.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李世民
20. 夫妻關系是家庭中最基本的關系,夫妻和睦方能“家和萬事興”。下列成語,用來形容夫妻之間和諧關系的是( )
①舉案齊眉 ②琴瑟和鳴 ③玉友金昆 ④共挽鹿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21. 孝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古代有很多關于孝順的故事,比較有名的是“二十四孝”。其中,“扇枕溫衾”講的是( )的故事。
A. 黃香 B. 陸績 C. 吳猛 D. 王祥
22. 新時期的黨員干部,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更好地領導和教育別人,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下列語句與此句意思相近的是( )
A.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B.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C. 根深不怕風搖動,身正不怕影子斜。
D. 上不正,下參差。
23. 黨員干部身居要職,具有強烈的愛國心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歷史上不乏愛國忠勇之士,下列名句與作者對應正確的是( )
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②位卑未敢忘憂國——屈原
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④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24.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伴隨人一生的事情。黨員干部加強學習,是提高為人民服務水平、密切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基礎。古語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此句出自( )
A. 《大學》 B. 《中庸》 C. 《論語》 D. 《荀子》
25. 謙虛謹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黨員干部為人處世尤當如此。下列古代故事能體現主人公謙虛品德的有( )
①扁鵲婉拒“天下第一名醫”的稱號
②孔子魯廟談欹器
③范仲淹拜李泰伯為“一字師”
④魯肅對呂蒙刮目相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6.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我國傳統道德中也認為禮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標志。國家之間講禮儀是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人與人之間講禮儀是為人立世的基礎。中國古代有“拱手禮”,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一般來說,男子行拱手禮時應該( )
A. 左手握拳在內,右手在外
B. 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
C. 兩者均可
27. 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是一種明智的做法,敢于向他人提意見更需要有不凡的勇氣。黨員干部應該有向他人提意見,特別是向上級組織或官員提意見的膽識。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敢于提意見的人物,下列歷史人物敢于以死進諫的是( )
A. 魏徵 B. 伍子胥 C. 張昭 D. 房玄齡
28. 和諧的人際關系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傳統倫理道德一直推崇“仁者愛人”,注重以“仁愛”思想處理人際關系。下列語句體現出這一思想的有(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④兼相愛,交相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 選拔干部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這就要求廣大黨員要努力使自己成長為德才兼備之人。下列成語,哪幾個是形容德才兼備的?( )
①斗重山齊 ②博古通今 ③方正賢良 ④明揚側陋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0. 人才蔚起,國運方興。各級領導干部要有愛才之心、識才之眼、容才之量、用才之能。我國古代有很多慧眼識才的故事,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該是( )
①蕭何月下追韓信
②李世民不計前嫌任用魏徵
③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
④秦穆公羊皮換百里奚
A. ④①③②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①② D. ①④③②
31. 人才是治國安邦的基礎。中國古代的選人用人之道,給今人許多有益的啟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這句話啟發我們在用人方面要堅持( )
A. 德才兼備原則 B. 量才適用原則
C. 法治管理原則 D. 任人唯賢原則
32. 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既要靠干部政策來引導,也要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來保障。下列哪些古代名言體現出古人在用人方面的智慧?( )
①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②使人者,器之。
③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言廢人。
④衡聽,顯幽,重明,退奸,進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3. 自古以來,立志就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一個人要有所成就首先必須樹立遠大的志向。中國古代有很多激勵人們樹立遠大志向的名言警句,值得黨員干部細細品味。下列名句,屬于這一話題的一項是( )
①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②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④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A. 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4. 理想樹立后,最重要的是通過實踐將其轉化成現實,否則理想就會成為空想。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名言警句指導人們如何將理想轉化成現實。這些名言警句與作者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
B.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C.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李白
D.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朱熹
35. 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誠信的典故,“一諾千金”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典故與哪位歷史人物相關?( )
A. 季布 B. 呂不韋 C. 趙孟頫 D. 楊萬里
36. 黨員干部在幫助社會上弱勢群體的時候,應當堅持助人自助的原則,使弱勢群體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比較豐富的助人自助的思想,下列句子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
A.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B. 病人之病,憂人之憂。
C.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
D.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7. 從古到今,清正廉潔的官員一直受到百姓的愛戴,而貪污腐敗的官員則受到百姓的諷刺。下面這些古代官員的稱號屬于美稱的有( )
①漢代楊震被稱作“四知太守”
②漢代劉寵被稱作“一錢太守”
③唐代嚴升期被稱作“金牛御史”
④清代于成龍被稱作“于青菜”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8. 黨員干部要具有創新的精神,從而推進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與創新相關的名言詩詞,例如( )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C.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 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
39. 古人十分重視官員基層經歷,歷來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刺史入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不歷州縣,不擬臺省”等傳統。以下名相,誰當過地方官?( )
①狄仁杰 ②范仲淹 ③王安石 ④張居正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0. 共產黨人要具有憂患意識,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深刻認識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特質,下面有關憂患意識的警句與出處對應正確的是( )
A.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左傳》
B. 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后漢書》
C.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孟子》D.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41. “事貴善始,尤當善終”。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是成就任何事業的根本要求,反之,半途而廢、知難而退必將一事無成。古人曾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做人、做事、做官未嘗沒有善始的,卻少有善終的。這句話出自( )
A. 《詩經》 B. 《左傳》 C. 《國語》 D. 《史記》
42. 《論語》中記載: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為政必須( )
A. 務求全面,重視細節
B.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C. 大刀闊斧,弊絕風清
D. 圖謀遠大,不急立功
43. 歷史上杰出的人物往往具備堅定的信念、愛國的情懷和高尚的情操,從而成為今天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下面詩句與所吟詠的杰出人物對應正確的是( )
①報國何曾惜此身,中原北望自傷心。
②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③墨疏辭成雷雨勢,霆驚可否裂霾天。
④清白才能持懸日,淡寧成性著寬衣。
A. 陸游/諸葛亮/海瑞/于成龍 B. 岳飛/周瑜/海瑞/于謙
C. 陸游/劉備/龔自珍/于謙 D. 岳飛/諸葛亮/海瑞/于成龍
44. 謠言的整治是社會的一個熱點。作為黨員干部,要帶頭不信謠不傳謠,讓謠言止于律,止于真,止于防。下面哪個成語與“謠言”無關?( )
A. 流言蜚語 B. 誹謗之木 C. 三人成虎 D. 以訛傳訛
45. 黨員干部首先要堅定理想和信念。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以八個古人發憤著書的典故,援古證今,表達了自己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精神。請選擇正確書名填入空缺處( )
蓋文王拘而演《 》;仲尼厄而作《 》;屈原放逐,乃賦《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
A. 詩/離騷/周易/春秋
B. 周易/詩/離騷/春秋
C. 周易/春秋/離騷/詩
D. 春秋/周易/離騷/詩
46. 德行是一種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形成強大的驅動力。自古以來,為政者大多看重道德的力量,講究以德服人。我黨干部崇德向善,才能讓黨風正、政風清、民風淳。“為政以德”的思想出自哪本典籍?( )
A. 《論語》 B. 《孟子》 C. 《詩經》 D. 《尚書》
47. 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新形勢下,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首先要求黨員干部要關心群眾疾苦。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曾說:“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下列名言俗語與此句表達了相同理念的有( )
①群眾利益無小事。
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③德莫高于愛民,行莫賤于害民。
④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8. 黨員干部要“慎獨”。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權力,不僅要主動接受組織、制度的監督,還要不斷加強自律,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茍”。這個詞最早出自哪本典籍?( )
A. 《詩經》 B. 《尚書》 C. 《禮記》 D. 《易經》
49. 中華和合文化源遠流長,它是構建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來源,也是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培養的一種精神。“和諧”兩字最早同時出現于“和合故能諧”一句,此句出自( )
A. 《論語》 B. 《孟子》 C. 《荀子》 D. 《管子》
50.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黨員干部都應該具有開放的意識和放眼世界的胸懷。我國歷史上有很多主動走向世界、加強國際交往的事例,比如( )
①絲綢之路的開辟 ②玄奘印度取經
③鑒真東渡 ④鄭和下西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1. 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民族,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不斷學習他人的長處,并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文明的一大特征。我們今天強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不代表固步自封,而是要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身,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信念。下面哪些文化現象受到了中國以外文化的影響?( )
①春秋時期百家爭鳴
②公元一世紀到九世紀佛教興起
③明中葉到清初自然科學的發展
④鴉片戰爭后科技文化的飛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 王國維先生在論述治學時提出過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習近平同志曾指出,領導干部讀書學習也應該有這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引用詞句的作者分別是( )
A. 柳永、范仲淹、辛棄疾
B. 晏殊、柳永、辛棄疾
C. 蘇軾、姜夔、秦觀
D. 歐陽修、柳永、黃庭堅
53. 《諫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的議論名篇,其中提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虛心以納下等十個治國者需警醒的要點,與我黨提倡的要具有憂患意識、保持艱苦奮斗作風、傾聽群眾意見等十分相似。這篇文章開篇提出了( )的著名論斷。
A.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B.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C.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D.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
54.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文化軌跡,下面關于孔子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編著《論語》一書
B. 在教育方面提倡有教無類
C. 核心思想是仁政
D. 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55.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強調個人品德修養,并從多方面論述了自身修養的意義、內容和方法。以下哪一名句是出自《孟子》?( )
A.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B. 不以物挫志。
C.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D.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56. 儒家理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這句話出自( )
A. 《論語》 B. 《孟子》 C. 《大學》 D. 《中庸》
57.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文化典籍蘊含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大道理。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講的就是這個意思。請問,“半部《論語》治天下”傳說是關于誰的故事?( )
A. 漢代丞相蕭何
B. 唐代宰相長孫無忌
C. 北宋宰相趙普
D. 明代內閣首輔張居正
58.“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由顧憲成撰寫的名聯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曾激勵過多少愛國志士為理想而奮斗。這副對聯所在地是( )
A. 湖南岳麓書院 B. 江西白鹿洞書院
C. 河南嵩陽書院 D. 江蘇東林書院
59. 家有家風,校有校訓,校訓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的凝練表達,既沉淀著長期形成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又標注著鮮明的時代氣質。我國很多大學的校訓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精華, 如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請問,復旦大學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源于哪一部典籍?( )
A. 《論語》 B. 《孟子》 C. 《大學》 D. 《中庸》
60. 2012年2月20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愛爾蘭經貿投資論壇上發表講話,希望企業家們“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時一事的干擾因素而裹足不前,應著眼長遠,拿出更多、更好適合兩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不畏浮云遮望眼”是王安石登上哪座山峰后寫下的詩句?( )
A. 泰山 B. 九華山 C. 飛來峰 D. 五老峰
61. 2014年7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巴西國會發表演講時說:“1974年8月15日,中國和巴西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開啟了兩國關系發展新紀元。孔子說:‘四十而不惑。’我們高興地看到,進入不惑之年的中巴關系更加穩固,更加成熟。”中國人對于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稱謂,下面年齡稱謂按從小到大排序應該是( )
①弱冠之年 ②期頤之年 ③而立之年
④古稀之年 ⑤耳順之年 ⑥耄耋之年
A. ①③⑤④⑥②
B. ①③⑤④②⑥
C. ③①⑤④⑥②
D. ③①⑤④②⑥
62.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與亞非諸國重要的海上貿易交通通道。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馬可·波羅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的是哪座城市?( )
A. 廣州 B. 泉州 C. 漳州 D. 寧波
63. 2014年6月,在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上,中阿雙方決定把2014年和2015年定為中阿友好年。歷史上通過絲綢之路,古代中國與阿拉伯的交往十分密切,并極大地促進了彼此文明的發展。古代中國對于阿拉伯的稱呼是( )
A. 安息 B. 貴霜 C. 大食 D. 大秦
64.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式通過中國提交的“中國大運河”申遺申請,“中國大運河”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關于京杭大運河,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
B. 流經河南洛陽
C. 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D. 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
65.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淀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共有30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列被列入此項名錄的有( )
①古琴 ②珠算 ③京劇 ④針灸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66.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在《人類之天性》中引用中國古代名人的言論來論述有限的個體小我與無限的神圣大我的關系,這句名言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句話的作者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莊子
67. 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下列典故與莊子有關的是( )
A. 風乎舞雩 B. 狐死首丘 C. 安知魚樂 D. 紫氣東來
68. 中國省名的由來源遠流長,有取省中重要城市之名的,如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有以省名蘊含深意的,如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有以名勝為名的,如青海以青海湖得名;有以山川之勢得名的,如河南、河北以在黃河之南、之北而得名,山東、山西以在太行山之東、之西而得名。請問,寧夏以何得名?( )
A. 取城市之名得名 B. 以蘊含深意得名
C. 以名勝得名 D. 以山川之勢得名
69. 有人說“中文是一種文化底蘊”,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今天我們所使用的很多成語或慣用語,都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下列詞語所對應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弄瓦之喜”指生了男孩 B.“椿萱并茂”指夫妻和睦
C.“桑梓之地”指故鄉 D.“七月流火”指盛夏酷熱
70. 下列詩句都是描寫節日的名句,按其所描寫節日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②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③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④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A. ④②③① B. ④②①③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71. 與港澳臺地區進行公務往來時,需要將簡體字轉換為繁體字。下列通過電腦自動轉換的繁體字正確的是( )
A. 千裏之行 B. 影後 C. 發生 D. 人雲亦雲
72. 近些年出現的官員用錯典故而引發的笑話不少,典故雖小,反映的卻是領導干部的學風和文風。下列句子所用成語或典故正確的是( )
A. 這篇文章不僅結構混亂,而且文不加點,讀起來非常吃力。
B. 有些領導干部,在會上侃侃而談,實際工作中卻述而不作,會上講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實,這種工作作風在群眾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C. 百年盛譽會否成為明日黃花?
D. 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自上而下、深入徹底,中央部委機關率先垂范,首當其沖。
73.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是吸取了古典哲學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的一種內外兼練的拳術,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弱勝強”。請問,太極拳的起源受古代哪一部著作的影響最大?( )
A. 《周易》 B. 《莊子》 C. 《墨子》 D. 《孫子》
74. 圍棋起源于中國,是一項益智類的游戲和運動。下面哪個不是圍棋的別稱?( )
A. 手談 B. 爛柯 C. 桔戲 D. 坐隱
75.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早在三國時期吳國大將衛溫就曾到過臺灣,當時的臺灣叫什么?( )
A. 夷洲 B. 琉球 C. 東番 D. 臺灣
76. 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以下四種名帖中,哪一種不是用行書寫的?( )
A. 晉王羲之《蘭亭序》 B. 唐懷素《自敘帖》
C. 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D. 宋蘇軾《黃州寒食帖》
77. “中原定,天下安”。為促進中部地區(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經濟快速發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戰略。中部是文化資源大區,有很多歷史文化名城,下列地名讀音正確的是( )
A. 山西洪洞(hónɡ dònɡ) B. 河南中牟(zhōnɡ móu)
C. 湖北猇亭(hǔ tínɡ) D. 安徽歙縣(shè xiàn)
78.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一種姓氏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下列關于姓氏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復姓“司馬”來源于古代的一種官職
②“那”作為姓時讀作“nā”
③百年老社中華書局的創辦人陸費逵,姓陸名費逵
④《百家姓》一書收集的姓氏不止100個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79.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漢字屬表意文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詞義三者于一體的特性。漢字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下列圖片所反映的“馬”字形體演變次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80. 稱王維為王摩詰,稱柳宗元為柳河東,稱張籍為張水部,稱左光斗為左忠毅公,稱陸游為陸放翁,分別是以什么來稱呼?( )
A. 號/籍貫/官職/謚號/字
B. 字/號/官職/籍貫/謚號
C. 號/謚號/字/籍貫/官職
D. 字/籍貫/官職/謚號/號
81. 我國古代文人在詩詞中常運用典故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
沒有使用典故的是( )
··
A.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B.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D.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82. 中國古典戲劇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麗娘和崔鶯鶯等經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與上述人物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西廂記》/《漢宮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廂記》/《桃花扇》/《漢宮秋》/《牡丹亭》
C.《漢宮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廂記》
D.《漢宮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廂記》
83. 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廣受歡迎,但有些劇情設計犯了常識性的錯誤。請問下列劇情設計,符合歷史常識的有幾個?( )
①燕太子丹與荊軻分坐八仙桌兩側,謀劃刺殺秦王的計劃。
②孝莊太后對天發誓:“有我孝莊在,就不會讓朝廷產生內亂。”
③ 越王勾踐兵敗后給吳王夫差當奴仆,整日以玉米充饑,每晚睡在柴垛上。
④ 西施為吳王彈奏《思鄉曲》,吳王聽后贊嘆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A. 0個 B. 1個 C. 2個 D. 3個
84. 中國的戲曲藝術有著輝煌的成就,下列劇種與其代表作對應不正確的是( )
A. 昆曲——《牡丹亭》 B. 豫劇——《天仙配》
C. 京劇——《霸王別姬》 D.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
85.“中國四大名著”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四部古典小說的合稱,它們代表了中國古典文學中小說類作品的最高成就,至今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傳統文化象征性讀物。下列詩句與其相關著作連線不正確的是( )
A.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國演義》
B. 敢笑黃巢不丈夫——《水滸傳》
C. 姑妄言之姑聽之——《西游記》
D. 一朝春盡紅顏老——《紅樓夢》
86.《 三國演義》中許多典故蘊含哲學寓意,下列選項中的典故與哲學論斷對應不正確的是( )
A. 諸葛亮借東風——人可以認識并利用規律
B. 望梅止渴——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
C.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D. 巢毀卵破——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87. 經史子集是中國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今天,它仍是我們熟悉古籍、進而了解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由于不少古籍很難納入中圖法的分類體系,因此一般古籍圖書館(庫)的庋藏和檢索,仍襲用傳統的四部分類法。如果我們想借閱收錄了屈原作品的《楚辭》,應該在哪一類里尋找?( )
A. 經 B. 史 C. 子 D. 集
88. 匾額是中國古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往往在古代的匾額中有所體現,下列匾額題字與建筑物對應不正確的一組是( )
A. 旁求俊乂——貢院 B. 萬世師表——孔廟
C. 還我河山——岳飛廟 D. 明鏡高懸——武侯祠
89. 毛澤東曾稱贊一部書“盡掄四部精要”,并將它作為自己心目中的國學入門書,這部書是( )
A. 《群書治要》 B. 《古文觀止》
C. 《古文辭類纂》 D. 《經史百家雜鈔》
90. 中紀委推薦干部閱讀61本書,其中包括《綱鑒易知錄》,對于這部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是一部簡明中國通史讀物
B. 體裁是紀傳體
C. 作者是明朝人
D. 記載時間跨度與《資治通鑒》相一致
91. 《論語》作為儒家核心經典,不僅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很早就傳播到了海外。《論語》最早的西文版本是哪種語言的譯本?( )
A. 英語 B. 法語 C. 拉丁語 D. 俄語
92.“ 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之一。下列屬于“三十六計”的是( )
①無中生有 ②破釜沉舟 ③隔岸觀火 ④笑里藏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3.“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下列哪一部著作包含在“二十四史”之列?( )
A. 《宋紀》 B. 《新元史》 C. 《宋書》 D. 《東觀漢紀》
94.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錄了很多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下面哪個歷史事件在《史記》中查不到?( )
A. 荊軻刺秦王 B. 趙高指鹿為馬
C. 張騫出使西域 D. 昭君出塞
95. 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致力于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00多所孔子學院和600多個孔子課堂,分布在120個國家(地區)。請問,首家境外孔子學院在哪個國家成立?( )
A. 美國 B. 法國 C. 韓國 D. 新加坡
96. 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的著作是( )
A. 賈思勰《齊民要術》 B. 沈括《夢溪筆談》
C. 徐光啟《農政全書》 D. 宋應星《天工開物》
97. 好的家風能促成好的民風以及政風、黨風。在我國古代,長輩十分重視對子女的言傳身教,主要體現在“家訓”類著作層出不窮。下面被視為開“家訓”先河的著作是( )
A. 《顏氏家訓》 B. 《溫公家范》
C. 《朱子家訓》 D. 《曾國藩家訓》
98. 正所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黨在發展的過程中,注重不斷從歷史中汲取有益的營養,為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在歷史上,有許多著作積極探討治政問題,下列哪一部書是以對話體記錄一位皇帝在位時的治國之策的著作?( )
A. 《史記》 B. 《貞觀政要》
C. 《群書治要》 D. 《資治通鑒》
99. 經濟財政由于其重要性,一直受到歷朝統治者及治史者的高度重視。下面哪一部史書首開以《食貨志》之名為經濟史立傳之先河?( )
A. 《左傳》 B. 《史記》 C. 《漢書》 D. 《后漢書》
100.官箴書是中國古代為官者必讀書。在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希望通過官箴加強各級官員的道德自律;就官員自身來說,可以從官箴書中汲取前輩官員的為官從政之道。下面哪些書是官箴書的代表作?( )
①宋呂本中的《官箴》
②元張養浩的《三事忠告》
③清陳宏謀的《五種遺規》
④清汪輝祖的《學治臆說》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