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惟宇 圖+楊世龍 雪燃 部分圖片由農博園和蘭花科技園提供
最美線路之綦江養老養身養心的休閑度假之旅
Qijiang A Trip of Health
文+劉惟宇 圖+楊世龍 雪燃 部分圖片由農博園和蘭花科技園提供
有人說,旅行便是一種修行,話雖然有些文藝腔,不過你不得不承認有些旅行還真是有幾分修行的意境。比如這段綦江之旅,既有古劍山經年云霧繚繞中傳來的晨鐘暮鼓聲,也有農博園和蘭花科技園中科技與自然和諧交融的田園野趣,還有綦江版畫院中那些最接地氣的人文創作……從靈山到田埂,從自然到人文,從出塵到生活,絕對算是一趟滌蕩身心的修行之旅。



地理位置:綦江區
線路圖:重慶主城→①古劍山→②永城農博園→③蘭花科技園→④版畫院
線路檔案:作為一千多年來川、黔交界地區著名佛教勝地,古劍山是綦江最聲名顯赫的名山。無論是凈音寺中傳來的淡淡梵唱,還是宛如仙境的原始次生林地,都詮釋著世外仙境的盛景。而在永城農博園和蘭花科技園中,三公里的瓜果長廊和372畝蘭花蝴蝶蘭園區,傳遞出最恬靜的田園風情。
旅行推薦:整條線路全長約150公里,2日自駕游為佳。
入選理由:本條線路的所有景點都集中在綦江城區10公里以內和城內。精選的景點代表著綦江區最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致,通過這條線路,你能真切地感受到綦江區“養老、養身、養心”旅游文化的真諦。
英文導讀: People arrive in Qijiang to keep healthy and young. All sightseeings from nature to culture are wonderful.
綦江,位于重慶南部,處于四川盆地與云貴高原結合部,介于華鎣山脈向南傾沒、大婁山脈向北延伸之間,地勢南高北低,境內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那一座座似刀削斧砍的層巒峭壁幾乎占了整個綦江區總面積的70%,比起重慶主城來說,似乎綦江更貼切“山城”的稱謂。
不過說起這些大大小小的山巒中聲名最顯赫的那座,就只能是古劍山了。去古劍山的路好走,從重慶主城驅車前往,先沿著渝黔高速一路向南開1小時左右到達綦江城區,再朝古劍山風景區方向行駛進入綦雞公路,差不多9公里的路程便能來到古劍山腳。



左右頁圖:古劍山是著名的川東名勝“巴渝十二景”之一,除了是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之外,風光也相當迷人。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清幽宜人,空氣清靜。是綦江區休閑度假的首選地點。左下為山頂陽橋,上圖為凈音寺山門,右上為覺海云梯。
古劍山又被稱為“中國森林養生城”,山上自然風光綺麗,海拔700-1200米,年平均溫度為18.7℃,負氧離子含量居全市之首,常年層巒疊翠,氣候宜人。這里有罕見的丹霞地貌景觀帶,南端的長田林海整體山脈綿延70余公里,集中成片的國有林533.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是夏季重慶境內最佳的避暑勝地之一,也是一處天然的養老勝地。
除了優美清新的自然景致,古劍山人文景觀亦豐富多彩。隱藏在林海的深處的佛教藝術主題公園、原生態藝術村和國際生態運動公園可以讓游人們體驗佛教文化,欣賞傳統藝術以及享受運動的樂趣,讓每個到此一游的人都能體驗古劍山養老養身養心旅游休閑文化的真髓。
古劍山佛教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重慶第一佛教名山”之稱。古劍山頂的凈音寺,是巴蜀地區著名的佛教勝地,始建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前宋時期,距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因為供奉的佛像靈光四射,故而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百里之外慕名而來,故有“雞公嘴的菩薩--應遠不應近”之說。
佛教主題公園正是以凈音寺為主體打造,占地約3平方公里,整個佛教勝地以“萬法皆空”為文化思想核心,是一個集禮佛參禪、度假休閑、游覽健身功能于一體的佛教文化體驗基地。漫步其間,晨鐘暮鼓之聲不絕于耳,燭火焚香之氣縈繞鼻間,推開沉重的大門,仿佛來到一個與世隔絕的清凈之地。此刻,內心所有凡俗之念都被洗滌一空,身心皆寧靜,說是養心毫不為過。
在古劍山風景秀麗的后山,還隱藏著一個后現代感十足的村落。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劍山原生態藝術村。而與村中后現代建筑搭配的卻是最樸實的農舍和稻田,讓整個村子顯出了別樣的藝術感來。
原生態藝術村是綦江版畫創始人,重慶美協副秘書長李毅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傾力打造的,作用類似于北京著名的“798”和宋莊。不過和都市中的藝術村比起來,古劍山原生態藝術村就顯得靈氣十足了,比如村中的楠竹林藝術創作基地,周圍是片片竹林,竹林后一片巍峨挺拔的山巖,更遠處是連綿的群山和山谷,猶如水墨畫一般意境深遠。
這種環境自然吸引了不少大家的入駐,比如四川美術美院的侯寶川教授和副院長張杰、油畫家黃作林以及姜昆、楊洪基等國家級藝術大師。而藝術家們的工作室也將對普通游客開放。進去坐坐,和大藝術家們喝喝茶、聊聊人生和藝術,絕對是古劍山之行養身、養心的又一絕妙體驗。
位于古劍山腳的國際生態運動公園也是游覽古劍山必去的景點。整座運動公園依山勢而建,占地三萬多平方米。園中景色十分秀美,在山體、湖水、竹海、森林交互映襯中,靜靜地坐落著重慶首個27洞的山地高爾夫球場,獨特的自然地形與周圍遠景融為一體。在藍天白云下,徜徉于無邊無際的綠色草場,然后在青山環抱中盡情揮桿,這種運動與休閑度假的完美結合,也算是古劍山養身休閑旅游文化的精髓所在。
綦江農博園位于綦江永城鎮復興村,這里距綦江城區18公里,綦江農博園便坐落在此間的老瀛山腳,永豐河從園區內縱貫而過,山與水的交匯,賦予了農博園得天獨厚的現代山地農業環境。
如果說在古劍山朝拜佛教勝地顯得有些凝重的話,那么在農博園剛好可以放松下來。你還別說,在農博園中可以做的事情還真不少。首先是觀景,不過農博園中不看山也不看水,看的是園中的奇瓜異果。
農博園中最有特色的景點要屬北門旁3公里長的瓜果長廊。這是一條筆直而又寬闊的綠色走廊,結的瓜也有很多是平日不常見的。比如印度的蛇瓜,瓜是細長細長的條狀,直徑不過3~5厘米,卻能漲到1米多長,從藤上掛下來,不經意間還真以為是一條條吊在蔓藤上的蛇。據說這蛇瓜蘊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清熱解暑,營養價值極高。




左右頁圖:綦江農博園建于2011年8月,游客在農博園中除了能夠觀賞到現代種植技術培育出來的各種奇瓜異果,還能親自享受垂釣,采摘等田園樂趣。左下為農博園的十里瓜果長廊,右上為溫室大棚,右下為園區內培育的花椰菜和南瓜之王。
瓜果長廊旁邊是伏羲園,這是園中最大的溫室。里面最具特色的是農博園的重量級的“南瓜之王”,說是重量級絕對名副其實,因為一個南瓜居然可以長到300多斤。伏羲園中還有各式各樣的辣椒。紅椒和青椒沒什么稀奇,不過園中那些黑色、橙色、紫色的辣椒還真是第一次見。除此之外,結在藤上的紅薯、類似蟠桃實際上卻是茄子的“非洲紅茄”、綠色的番茄還有黑色的苦瓜,都是別處沒有的稀奇農作物。
看夠了瓜果,也該活動活動筋骨。農博園中有體驗式采摘園,你可以親自動手,園內的瓜果蔬菜除了新鮮,個頭長相也是相當討喜。而喜歡垂釣的人更是幸福,來自老瀛山深處的山泉水流淌到園區內,形成了一處山泉池,水質清冽,含氧量高。池中放養著各式各樣的原生態魚苗,周邊滿是恬靜的田園風光,時間充裕的話,在此垂釣,怡然自得。
農博園中還有各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奇栽培技術,比如魚菜共生系統:一個大魚缸,下面養魚,水面上安置了一層漏網,漏網上種植蔬菜,蔬菜的根直接通過漏網伸進水中,不僅能吸收足夠的養分,還能凈化水質。而園內展示的航天育種、細胞克隆等技術,印象中好像只有在科幻作品中才能見到。你突然頓悟,原來科技發展和自然原生態之間,絕對不是對立的關系,比如在農博園中,它們的相遇,叫做和諧。
經歷了古劍山的云淡風輕,農博園的自然和諧,接下來的旅途就帶著幾分綺麗的色彩了。從農博園回到綦江城區,行至通惠大道,便到了蘭花科技園。雖說是蘭花園,園內卻只種植蝴蝶蘭。
這些蝴蝶蘭還不是一般的蝴蝶蘭,它們來自距離綦江差不多1600多公里的東太平洋上一個叫做蘭嶼的小島,這個面積僅僅只有45平方公里的小島曾經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不過人們估計只記得島上風干的飛魚是如何的美味,卻不知道這個島嶼也是蝴蝶蘭的故鄉。蘭嶼的蝴蝶蘭是國際花卉貿易中的珍品,除了花姿出眾外,真正奇特的地方在于這種蝴蝶蘭的基因相當繁復,所以經常被拿來與其他蝴蝶蘭雜交,以配出更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
目前,蘭花科技園中已經種植了372畝蝴蝶蘭。漫步蘭花園中,眼前完全是一片色彩的海洋,數不清的蘭花交織成了最絢爛的花海。不過你在這片花海中卻不會產生“繁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因為蝴蝶蘭屬于氣生蘭類,它不僅能夠吸收空氣中的營養,還能順便吸收空氣中的雜質進行光合作用。加上蘭花本身香氣不濃,所以蘭花科技園中的空氣相當清新,甚至比起古劍山間也不逞多讓。
除了賞花之外,在蘭花科技園也能長不少見識。園內的“蘭花夢工廠”會專門展示蘭花從種植、培育、采摘到加工的過程。喜好種花的人,遇到問題,還可以找工作人員現場支招。而一株蘭花從鮮花一步步變成精油和香水的過程也相當精彩。不過“夢工廠”最大的貢獻還是研究出了讓蝴蝶蘭一年四季盛開的方法,讓綦江的四季從此沾染上了一抹姹紫嫣紅。
旅途的最后一站是綦江版畫院,它也坐落在綦江城區之內,位于綦江新城區九龍廣場北側。這間版畫院在綦江可算是無人不曉,院內珍藏著眾多享譽海內外的綦江版畫作品。



本頁圖:蘭花科技園是我國首個高科技蘭花觀賞園,園內建設有蘭花科技展示中心、蘭花工廠、蘭花城市客廳、惠里文化商業街等游覽建筑和設施。游客們不僅可以在園區內欣賞到四季常開的各色蝴蝶蘭,還能觀賞到蘭花培育、蘭花加工的詳細過程。
綦江版畫給人的第一印象永遠是色彩豐富,大塊而又艷麗的色彩總是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你的眼球。不過細看你才會發現,在版畫院展示的數百幅作品中,幾乎是沒有對大山大水進行描繪的,這些艷麗色彩所展示的,反而是鄉村生活中最恬靜,最樸實也最生活化的場景。農活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打谷子、喂雞、曬蘿卜、推磨,也有展示鄉村民俗活動的,比如趕集和打糍粑,甚至還有完全表現日常生活的,例如剃頭或者做飯。這些接地氣的綦江版畫,生動而又細致地展示了綦江鄉村生活的點點滴滴。
版畫院中還有版畫家現場展示作畫的過程。簡單來說分為六個步奏,先是構思,然后畫家會繪制草圖,接著根據草圖進行刻板,刻完了版就可以上色了,上完色之后是印制,印好后由畫師會做最后的驗色工作,如果色彩沒有問題,那么一幅綦江版畫便出爐了。
看到那些正在認真進行創作的畫家,你肯定想不到他們很多人都是地道的農民。所以當一位版畫家畫具旁邊放著一把農具的時候,千萬不要驚訝。2004年,法國外交官諾威納女士看過綦江版畫展覽后,也發表了一通感嘆:“中國農民就能作畫,而且想象力那么豐富,創作如此不受約束,簡直是東方的畢加索。”



本頁圖:綦江版畫院位于綦江新城區九龍廣場北側,占地面積4.17畝,建筑面積2825平方米。院內陳列有《苗樂圖》、《藕田秋色》、《大花轎》等綦江版畫的精品作品百余幅。右上為李芳德版畫作品《蘆笙戀歌》,左下為黃袁媛版畫作品《陶藝情》。
小貼士
綦江區旅游攻略
1、在綦江一定要去嘗嘗綦江北渡魚,這種當地特色菜帶著濃郁的江湖風味。分為麻辣、酸菜、番茄三種口味,也可以三味混吃,在感受麻辣入骨的同時,享受獨特的綦江滋味。
2、古劍山頂還有一處陽橋,又被稱為“舍身崖”,據說當年僰人就是在這里與明軍抗爭到了最后一刻。從這里俯瞰,視野極佳,值得一去。
3、綦江農博園大門無需門票,不過部分溫室需要。每年3-4月,可以到園內賞花;5-6月是賞瓜果的最好季節;7-8月可以來園中享受豐收的樂趣。園內提供餐飲和住宿服務。
4、除了“蘭花夢工廠”之外,蘭花科技園中還有培育蘭花的“生產溫室”以及蘭花公園可以觀賞。雖然一年四季蘭花都會盛開,不過春節前后依舊是最好的賞花時段。蘭花科技園中的蝴蝶蘭可以出售,實在喜歡的游客,買一株回家欣賞吧。
5、綦江版畫院附近還有一條版畫街,街上匯集了許多版畫作坊。你能夠在里面親自體驗版畫繪制。看到滿意的作品也可以購買,說不定還會買到未來大師的作品私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