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毅
原發性痛經主要是指患者在月經前后和月經期間出現下腹疼痛及墜脹等癥狀,這對患者生活和工作會產生嚴重影響[1]。原發性痛經患者的生殖器官往往沒有出現任何病變,在婦科疾病中非常常見。這種疾病的反復性非常大,并且難以治療,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困擾。筆者選取90例原發性痛經患者,采用浮針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非常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1月廣東省江門市中心醫院收治的90例原發性痛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治療組患者年齡15~43歲,平均25.6歲,病程1個月~10年;對照組患者年齡16~45歲,平均28.9歲,病程1.5個月~8年。兩組患者年齡和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的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主要是指患者在經期或發生月經的前后出現小腹的疼痛癥狀,并且患者在每月的經期連續出現3次以上疼痛的情況,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產生影響,但是患者的生殖系統沒有發生病變。
1.2.2 中醫辨證分型標準 患者在月經前或者是月經期間,患者的小腹在受冷出現疼痛,對腹部進行保暖,疼痛得到緩解,在月經的后期,患者的量比較少,血呈現暗色,并且有淤塊。
1.2.3 病例納入和排除標準 患者符合以上的所有診斷標準;排除的標準:(1)患者有精神疾病和肝腎功能不全或有傳染病等;(2)患者對芬必得過敏。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對患者使用浮針的方法來進行治療,穴位為三陰交。具體的治療方法為:讓患者平臥,選擇好雙側部位的三陰交穴,采用龍膽紫來進行做標記。對患者的三陰交穴和醫生的手指進行消毒處理后,再進行行針。以一次性5 mL注射器的針頭(型號:0.7×32 TWLB廠家:山東威高規格:5 mL);用浮針方法從三陰交穴位刺入,針頭向子宮方向。入針時患者以無疼痛為佳,然后以入針點為支點行平掃手法?;颊咛弁淳徑夂罂闪翎?0~15 min,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
1.3.2 治療組 在對患者進行第1次治療時,在患者月經周期的第1 d開始,讓患者口服芬必得,3次/d,1顆/次,連服3 d;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
1.4 對治療效果的評判 (1)治愈:在對患者進行針刺治療之后,患者的腹痛等癥狀消失,對患者進行3個月隨訪,患者沒有出現復發的情況[2];(2)顯效:患者的腹痛得到了明顯的減輕,其他的癥狀也得到了減輕或已經消失,患者還不使用止痛藥能夠正常的進行工作和學習;(3)有效:患者的腹痛得到了一定的減輕,其他的癥狀也得到了減輕或消失,患者在不使用止痛的情況下能夠進行工作和學習;(4)無效:患者的腹痛和其他癥狀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說明采用浮針來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效果更加的好。
浮針療法主要是在患者的疼痛部位的周圍皮下疏松結締組織處進行針刺,這種治療方法主要用在患者出現軟組織的損傷而產生的疼痛。在進行操作時,未出現脹、麻、酸、痛等情況,使得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減少,并且產生的鎮痛效果非常好。
浮針療法的鎮痛作用主要是通過患者的神經系統及體液等來進行調節實現[3]。研究表明,人體的結締組織是一種可以將生物的信息傳遞到人體全身的部位的半導體網絡,然而人體的經絡和疏松結締組織之間的關系又是非常的密切。對穴位進行針刺,進而使得結締組織產生壓電效應,所產生的電子沿著蛋白質和黏多糖所組成的通道,最后到達一個特定的器官處,因為有反壓電效應的存在,使得分子和細胞的生理作用被恢復到正常的水平。進而使得疼痛得以消失或得到很明顯的減輕,進行較長時間的停針,可以鎮痛的效應進行有效的加長,進行可以讓病變的組織得到最大化的恢復。
綜上所述,采用浮針法來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效果要比服用止痛藥物的效果好,并且效果快,對治愈率有明顯的提高,操作簡單、方便、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衛兵,李洪光,周衛紅.浮針治療頑固性胃脘痛46例[J].江蘇中醫藥,2010,42(4):52-53.
[2]包于忠,徐國珥,許慶華,等.浮針療法治療局部性疼痛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1,78(9):1023-1024.
[3]李怡貞.針刺合并埋線治療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