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華
在農村學校普遍存在師資、生源相對薄弱,學生基礎差,差生面廣,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氣氛不濃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學生總體水平低下,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教學方式逐步進入農村學校,對數學本質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深化,要求我們人人學有用的、有價值的數學.那么,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讓數學課堂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呢?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下面本人結合10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是有效提高農村數學教學質量的保障.在我們農村初中的課堂難免有學生講話,搞小動作,打瞌睡,不專心聽講,不認真學習,甚至會出現搗亂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精心且有耐心地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可以通過幽默的方式,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一種較高的學習意境.用親和力感動學生,用愛心感化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把課堂當作師生交流合作的平臺.其次,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信學生的能力,傾聽、理解他們.在課堂上學生擾亂課堂秩序時,相互理解是最重要的,正面教育是最有效的,這時要及時阻止學生課堂上的不良行為,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中來.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是有效提高農村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智慧、啟發靈感,叩開思維的大門,使學生智力和能力能得到很好發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首先,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生活實例比較,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容易理解的知識,自然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提高了課堂效果.其次,利用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對未知事物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后,數學課本的“想一想”與“談一談”等欄目,對求知欲很強的學生具有較大的誘惑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閱讀、動腦、觀察、想象的思維能力.
三、確立目標,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基礎,才能確定適當的教學目標,并圍繞這個目標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首先,設計新課引入時應當新穎有趣,形式要多樣化,簡單易懂,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用的問題應當緊扣新課內容.其次,設計引入的問題,要針對知識點的特點設計幾個揭示知識本質的問題.設計的問題應當表達清楚,通俗易懂用體現學科特點的語言,圍繞主題,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問題與問題之間自然過渡.最后,設計練習時,練習的內容應緊扣知識點,由淺入深,控制難度,題型多樣化,加強預習作業、鞏固作業的設計.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及時反饋
在數學教學中講練結合利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課堂練習是檢測當堂課是否有效的重要環節,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課前要求教師精心設計課堂作業,力求緊扣知識點,難度不應太大,不宜太綜合,題型應多樣化.如果發現課堂練習中很多錯誤,除了要及時反饋,課后還要進行教學反思,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甚至還應在這節內容上花時間,直到學生真正理解掌握.課后作業可以鞏固加深知識,是提高數學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一般來說應全批全改,批改過程中面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反思,對學生的不同的解法進行分析,找到他們的亮點和不足.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講解,查漏補缺,及時消化.
五、重視課外的指導和輔導,培優補差
課外指導和輔導是有效提高農村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農村初中要提高數學考試成績光靠45分鐘的課堂是不夠的.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要靠平時多講多練,應該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加深對知識的鞏固,當遇到問題時教師應當給予適當的輔導.不懂裝懂,永遠不懂;不懂也不問,學習態度肯定有疑問.因此應試考試的成敗關鍵是課外指導和輔導.根據我們農村初中課堂教學形勢,通過“培優補差”提高教學質量是不得已的辦法,方法是培養一批能起帶頭作用的學生,然后發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作用,帶動全班同學的學習氣氛,讓他們充當小老師,做老師的左右手,幫助中等生、差生,實現共同提高.
六、科學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目前的現代化技術手段已經逐步進入到我們農村初中的課堂教學中,并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出它獨有的魅力.多媒體的出現給我們初中教師帶來很大的實惠,對于農村的學生而言,多媒體對他們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師應該正確引導,科學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對那些比較抽象的、難理解的數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既具體形象,又直觀易懂.再配上那優美的音樂和動畫,能全面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同時啟動、和諧運轉,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