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詠鋒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教育理念在不斷變化,加之新課程的改革,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的課堂由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體”進行填鴨式的知識傳授,轉變為現代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及學生相互配合,創建輕松、和諧、有活力的課堂,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參與學習.在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較傳授知識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一、創新思維的內涵及意義
創新思維是指在學習時或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常規的觀念有本質區別的思維,或者理解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式結合了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思維,對于學生的學習及今后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意義的思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興趣是其主動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但是其對于知識的理解如果僅僅停留在表面,則無法將所學的知識在解題過程中或者實踐生活中靈活地應用,學習效率也無法有效地提高.而創新思維則能夠使學生深入地了解知識點的內涵,全面把握其定義,并將其靈活應用于解題及實踐生活中.
二、高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
1.激發創新意識
高中學生處于較為特殊的年齡階段,對世界的好奇心極為強烈,對于未知的世界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其自身意識處于覺醒的過程中,對于某些事物會產生疑問,該類特征也成為教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條件.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本著欣賞的態度,重視學生的創新意識,充分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在教學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學習或者討論活動,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研究、探討等環節中全面了解各類知識,并充分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學會換位思考及全面思考問題.在該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積極鼓勵,合理點評,使之能夠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及看法,開拓創新意識.
2.將創新思維培養理念融入教學方法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并將創新思維的培養理念融入其中,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全面提升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較多,需要教師具有創新意識,并根據學生動態的思維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具體措施有以下幾種:①方向指導.在上新課時,需要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再導入新的知識點,并對學生進行方向的指導,避免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②巧妙提問.在課堂上充分抓緊時間,綜合運用各種提問方式進行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完全的鍛煉.在提問時也要講究技巧,可以設置遞進的問題,將深層次的問題隱藏于簡單的問題中,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③鼓勵創新.對于學生新穎的思維應予以積極的鼓勵,不斷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之能夠不受限制地進行發散思維,展開想象.
3.創造有利環境
創新意識屬于發現、探究的積極向上的心理活動,而數學是極為抽象的學科,許多知識的概念較為晦澀,僅僅依靠教師進行口頭講解,無法將學生的想象力及思維調動起來.因此需要在課堂實踐中,營造民主、輕松的氣氛,使學生在溫馨的環境中,更加直觀地理解知識點,善于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將枯燥沉悶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并逐步培養起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而興趣愛好又能夠作為動力,驅使學生深入探究數學的相關知識.
4.培養觀察能力
在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之前,往往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觀察,并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觀察能力是學生認識事物的基本前提,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發現規律、特點,發揮無限創新力量及尋找創新路線所必需的行為邏輯.因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極為重要的,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①觀察目標明確.在學生觀察之前,教師應該對其指明方向,使之帶著目標去觀察,效果更加明顯;②教師指導.在觀察過程中教師應發揮出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各項觀察活動,如維持觀察秩序、正確選擇觀察方法等;③教學方式多樣化.傳統單調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無法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且不符合現代學生的特征,因此需要改變教學方式,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沉悶的書本圖形變化為生動的三維立體圖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思維得到鍛煉后,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更強,理解更加深刻,對其的應用也更加靈活.另外,創新思維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使之能夠擁有開闊的視野及更高的眼界,為今后的良好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并將其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充分應用于高中數學的解題過程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有效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并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