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管理學院 甘泉 馮曉憲
培訓是企業給現有員工以及新員工傳授完成崗位本職工作所需知識、技能的一項活動。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來更新現有員工的知識,滿足新的工作環境需要。員工培訓是企業有計劃、有組織并針對員工需要而制定的一系列提升員工職業技能、提供新知識的系統活動,是改變員工知識技能水平以及職業工作素養的重要手段。培訓是一種知識、技能等訓練,也是企業整合人、財、物資源的重要途徑。培訓也是企業人力資本投資。員工培訓有著重要的意義:員工培訓是企業獲得高素質人才的一種方式,可以讓企業隨時革新員工的知識、技能、理念,跟隨時代的發展,適應新的內外部發展環境,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需求;可以讓新員工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的內容;也可以增進老員工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以及工作熟練度的提高;同時增進新老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增強員工之間相互合作;新的業務培訓可以激勵員工不斷的進取,增加工作主動性。企業培訓可以提高工作績效,滿足工作所需知識、技能、人員溝通。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的安全感以及滿足感,是傳達企業文化、增進員工對企業價值觀認同的重要途徑。
培訓的目的在于增強員工的職業道德以發揮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也是為了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滿足不同崗位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再次是為了提高工作能力,包括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訓的最終目的在于讓通過培訓以后的員工能夠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并確保組織的工作目標實現。
當前企業員工培訓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培訓工作缺乏明確的目標,培訓的內容不符合員工的需要,培訓策劃和設計不太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
培訓需求分析是指企業在規劃培訓活動之前,由企業相關的部門及人員利用各種技術方法對員工的知識、技能等進行分析確定是否需要培訓,需要何種培訓的活動或過程。培訓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分為三個步驟:首先要查找績效差距,分析員工工作崗位要求的績效標準與實際績效之間的差距,也包括企業的戰略目標與員工所具有的職業技能綜合素養是否相匹配;進而尋找差距產生的原因,最后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杜平[1]探討了員工培訓需求矩陣,通過網絡表的形式確定員工崗位(或者工種)培訓內容、掌握程度、培訓方式、培訓頻率、考核方式。矩陣擁有培訓核心要素直觀、培訓內容標準化、培訓方式靈活、考核多元的特點。陳寶杰[2]探討培訓需求分析是基于能力基礎的,通過構建不同崗位的能力模型,讓員工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相關工作;基于能力的培訓需求分析是基于工作現場員工能力的考察,極具實踐意義,而能力模型可以更有效傳遞組織的發展戰略理念,行為標準的制定則可以激發員工主動學習的意愿。彭煒萊[3]則從勝任力的角度探討了商業銀行員工培訓需求分析,主要思路是在勝任力模型基礎上發現員工與崗位要求的勝任力標準之間的差距,進而尋找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最后選擇受培訓的員工并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張新[4]基于心理動力學探討了企業培訓需求分析,應用心理動力學的原理來設計培訓課程以及培訓方法,把心理素質特征與組織目標、崗位需求進行合理的對接,強化培訓需求分析的科學性,讓員工的發展與組織的發展緊密結合,實現培訓效果能達到提到企業績效的目的。李芳[5]研究了新員工的培訓需求分析,認為其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工作技能、人際關系、組織政治、組織語言、組織目標、組織價值觀以及組織歷史。謝輝[6]研究員工對組織培訓需求態度的影響因素主要包含個人價值觀、組織文化、人口特征三個方面。馮靜[7]構建了員工培訓需求的評估模型,循環評估模型將培訓需求視為周而復始的過程,任務—績效評估模型適用于新員工和現有職工,前瞻性培訓需求評估模型則注重員工職業的長遠發展,建立在未來需求的基點上。白雪梅[8]則對這三種培訓需求評估模型進行了比較。康曉春[9]研究了中小企業培訓需求分析,從人員、工作、組織三方面對企業的培訓需求進行分析。侯榮[10]認為企業員工培訓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組織分析、任務分析和人員分析,企業培訓需求分析應該注意四方面的問題:完善培訓管理體系建設;短期培訓需求分析與前瞻性培訓需求分析相結合;培訓信息收集的科學性;強化培訓需求分析的層次化。張虹[11]、文建秀[12]、康偉[13]主要探討了提高培訓需求分析的有效性途徑。李安民[14]分析了員工培訓需求分析中的幾個關鍵問題,對員工培訓需求分析做了較為詳細全面的闡述。
需求分析首先要進行組織分析。分析組織擁有的資源、所處的環境、組織的目標:資源分析是分析組織是否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來組織培訓,確定培訓人員的數量以及安排恰當的時間;培訓規劃要與組織的結構、企業文化相匹配;明確的組織發展目標對于培訓的規劃有重要作用。其次要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分為一般性工作與特殊性工作。一般工作分析主要是對員工的崗位基本信息以及工作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特殊工作分析則是以工作清單的每一工作單位為基礎;針對工作細節所需的技能、知識進行分析,包括程序性工作分析、程式性工作分析、知識性工作分析。最后要對員工本身進行分析。對員工的分析關鍵在于評價工作人員所擁有的工作技能以及相關的工作績效。這些分析內容主要有員工對自我的評價,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以及員工的技能、工作態度測量表。分析是員工技術能力、人際關系、組織認同哪方面存在問題從而制定對應的培訓方案。如何準確、科學地對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員工進行培訓需求分析是非常困難的;需要判斷員工需要更新什么知識;如何提高培訓中學習的效率、效果;什么方案最適合員工的培訓。
首先是培訓需求循環評估模型,該模型從組織整體、作業、員工個人三個層面分別進行分析。組織層面的分析注重的是培訓要符合組織整體戰略目標的設定;作業層則根據不同員工的實際工作內容以及工作績效所需要的技能、知識來制定培訓的主要內容,讓培訓更能符合不同崗位對于培訓內容的需求;而員工層面則主要是對比分析所制定的績效標準與現有員工績效之間的差異,以求培訓更具有目的性及重要性;最后根據每個層面反饋的不同信息來制定員工的培訓方案。
培訓需求的任務——績效評估模型分新員工以及現有員工,新員工則根據工作任務來制定新員工培訓方案,而現有員工的培訓也分為兩種:實際工作績效遠高于目標績效,則不需要培訓;實際績效低于目標績效則需要進行培訓。根據技能、知識、心理狀態等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
最后一種前瞻性培訓需求評估模型則是基于未來培訓需求而建立的。對于現有工作績效較好的員工而言,未來可能面臨工作調整、晉升、工作環境變化、新的技能需求等考慮,因而要進行培訓的預判。現有薄弱或缺失的技能經過培訓得以加強或補足,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三種培訓需求分析模型各有優缺點,現有研究較為詳細,不再贅述。總而言之,企業要根據當前內外部環境選擇恰當的評估模型對培訓需求加以分析,以制定更為科學的培訓計劃。
首先,培訓需求分析是企業進行員工培訓之前的必要環節也是培訓工作的出發點,是整個培訓管理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培訓需求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是確保培訓成功的先決條件;培訓需求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員工的培訓需要,讓培訓更加貼近員工的實際工作,針對性的培訓才可以提高培訓的質量。其次,培訓需求分析可以降低因為培訓內容不匹配,培訓沒有實際效果而造成的相關損失,通過確認培訓后的員工績效差異來提升培訓的有效性。培訓需求分析是持續的、動態的,這種動態性可以讓組織以后的培訓更能適應組織的發展。需求分析有針對個案的分析,這可以讓企業在提供培訓時制定最佳的培訓方案。對培訓成本的分析是分析培訓可行性的重要依據。
培訓是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所以培訓需求分析應該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員工日常工作相關記錄進行整理分析,建立培訓需求分析機制。要認真實施培訓需求調查,培訓需求分析有問卷法、訪談法、座談法等;企業要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員工所處的工作崗位特征、日常工作發生的問題來確定所用的方法。培訓是為了解決組織存在的問題,滿足組織工作任務需要,因而培訓需求分析要結合組織面臨的相關問題,以及各崗位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量以及員工個人的知識水平、職業技能素養等進行分析。企業培訓的對象是員工,因而更為廣闊的人員參與可以更好地搜集企業員工實際培訓需求,轉變企業培訓部門與員工對培訓的認知和態度,從而為針對性的培訓服務提供更為豐富的信息。企業對員工提供培訓服務以后還要評估檢測培訓的效果,因而在培訓需求分析做完以后就要制定預期的培訓結果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有效性對企業發展也有重大影響:有效的培訓需求可以使企業控制成本,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有助于企業適應組織變革,豐富培訓的內容滿足企業的需求和培訓的目的。
企業培訓需求分析不僅是培訓能否成功實施的重要保障,更是實施培訓的基礎。培訓需求分析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有很多問題也值得關注,例如培訓體系的完善,短期培訓與前瞻性需求預測的結合,培訓層次化結構,培訓需求分析的科學性等。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要逐漸改變為完成任務而實施員工培訓的觀念,要主動挖掘員工的培訓需求,科學地分析員工的培訓需求,以培訓需求分析的基礎結論為依據,為企業員工提供更合理、更優質、更具有實踐意義和目的性的培訓。
[1] 杜平.構建員工培訓需求矩陣的探索與實踐[J].石油教育,2012.
[2] 陳寶杰.基于能力的企業員工培訓需求分析[J].企業活力,2007.
[3] 彭煒萊.基于勝任力的商業銀行員工培訓需求分析模型與應用[J].金融經濟,2012.
[4] 張新.基于心理動力學的企業培訓需求分析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5] 李芳.新員工培訓需求分析及培訓策略[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
[6] 謝輝.基于心理動力學的企業培訓需求分析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7] 馮靜,陳英梅.員工培訓需求評估模型的構建[J].商業時代,2005.
[8] 白雪梅,王艷杰.三種員工培訓需求評估模型的比較[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6.
[9] 康曉春.中小企業培訓需求分析及技術方法探析[D].云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10] 侯榮.企業員工培訓需求分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8.
[11] 張虹.論企業員工培訓需求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2.
[12] 文建秀,康曉卿.論企業培訓需求分析的有效性[J].商場現代化,2006.
[13] 康偉.芻議員工培訓需求分析[J].現代管理,2010.
[14] 李安民,葛富英.對員工培訓需求分析中幾個關鍵問題的認識[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