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槍弄棒的永遠是三等,像晁蓋;用腦子的永遠是二等,像吳用;搞人際關系的才是一等,像宋江。——水滸的啟示
公款出國旅游回來者:他們沒攜公款外逃;房地產商:創造了地方政府百分之五十的財政收入;國有壟斷企業負責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敢于自殺的問題官員:具有舍身救家庭和上級的品質與勇氣;舉報貪官的“二奶”們:開辟了一條反腐新途徑。這幾種人應該受到表彰
盜墓賊打一個洞,一人下去取珠寶玉器,一人上面用繩子系上來,但發生了拉繩人見財起義拋棄下面同伙而去的事。于是演變為盜墓團伙以父子居多,但也發生了兒子扔下墓里親爹的事。最后行成行規:兒子下去取貨,老子上面拉繩子,據說再沒出現過把人落在墓坑的事。這就是人性。——盜墓行規
一忌話多,二忌賣老,三忌僵化,四忌不服老,五忌無所事事,六忌提當年勇,七忌自我封閉,八忌嘆老嗟貧,九忌老想到死,十忌憤世疾俗。——季羨林的“老年十忌”
該干時會干——能力,不該干時不干——明智,知道何時該干何時不該干——英明。——干活三要素
好的社會,做好事無人注意,如家常便飯;較好的社會,好事得到提倡,樹為榜樣,懲罰惡行;不好的社會,不敢做好事,盡管贊同善行;壞的社會,善惡不辨,麻木不仁;最壞的社會,惡勢當道,抑善揚惡,恐懼成為民眾的日常情緒。——于碩談如何衡量社會
會“念書”的女人令丈夫愛慕,會“念經”的女人正好相反。——做女人的學問
料事要準,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后要穩。——危機中的做事原則
教育的核心,不是教學,而是學習;成長的核心,不是解答,而是提問;領導的核心,不是管理,而是服務。——李開復的“核心論”
中國向來臣妾并論,官僚的作風,就是姨太太的作風。官僚對于上司——揣摩逢迎,諂媚希寵;官僚對于同儕——排擠傾軋,爭風吃醋;官僚對于屬下——作威作福,頤指氣使……——傅孟真的《官僚論》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欲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于已,另外一半聽自然。——一種處世態度
真著急,假生氣;熱問題,冷處理;不找事,不怕事;干累活,會歇息;辦事情,分緩急;過去事,不后悔;眼前事,莫攀比;得到的,會失去;失去的,由它去;得志時,不忘形;失意時,不傷悲;常寬己,好心情;多迷糊,長樂和;盡全力,平常心。——處世三字經
發現一個現象,越缺啥名字越叫啥。叫王富貴的一般都不富貴;叫李有財的一般都是窮人;叫張美麗的也一般都不怎么美麗。國名也是,英國叫王國,可并不專制;美國叫美聯邦,可并不分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如果不上班或上學,起床的時間規律是哪個年代的人哪個點:40后四點起床;50后5點起床;60后6點起床;70后7點起床;80后8點起床;90后9點起床。
不要等到想要優雅時,才露出微笑;不要等到孤單時,才想起朋友;不要等到有了好的職位,才去努力工作;不要等到失敗時,才記起他人的忠告;不要等到生病時,才意識到生命的脆弱;不要等到要分手時,才后悔沒有珍惜感情;不要等到有人贊賞時,才相信自己;不要等到有人指出,才知道自己錯了。——兜兜語錄
他們急于成長,然后又哀嘆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后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在的幸福。因此,他們既不活在當下,也不活在未來。他們活著仿佛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仿佛他們從未活過。——人類的奇怪之處
1.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2.無實學而有虛名,自知當有禍變。3.全副精神專注一事,終身必有成就。4.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5.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進也。6.觀人四法:講信用、無官氣、有條理、少大話。——用曾國藩六句話警示自己
一、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二、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三、耐一時,火坑變作白蓮池。四、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與人和諧相處的藝術
少年處不得順境,中年處不得閑境,老年處不得逆境。——人生三境
政從正來,智從知來,財從才來,位從為來!——來源決定成敗
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失手。——害怕定律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升值最快的是住房、墓地、烏紗帽、月餅和二奶;貶值最快的是職稱、文憑、道德、誠信和人民幣。
1.無事不生事;2.有事不怕事;3.省事不多事;4.識事不攪事;5.重事不輕事;6.簡事不誤事;7.慮事不迷事。——處事七方略
以前有人說,不要相信吸煙的男子:一個男人,連煙都戒不了,還能干成啥事?現在又有人說,不要相信戒了煙的男人:一個男人,連煙都能戒,啥事干不出來?——到底相信誰?
1.有個坑爹的兒子;2.有個烈性的藏嬌;3.有個很二的干女兒;4.有塊上鏡的名表;5.有塊招搖的車牌;6.有張巨額消費發票;7.有個不夠硬的靠山;8.有個好打人的拳頭;9.有張狂妄的臭嘴;10.有孜孜不倦的微博挖掘機;11.有本不小心丟失的筆記本。——“坑官”的幾種形式
情緒控制五步法:憤怒不見人,見人不說話,說話不議論,議論不決定,決定不行動。——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創辦人樂嘉談此法源于其師武力
人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沒有耐心了。文字超過一千就讀不下去了;視頻超過5分鐘就懶得點開了;距離超過一百米就要開車了;倆人在一起超過一年就無話可說了。會不會在不遠的某一天,生命超過30年就沒耐心活下去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