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芳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詞綴是各語言/方言的普遍現象。楊家灘鎮地處湘中,其方言屬湘方言的老湘語區。跟普通話相比,楊家灘鎮方言的量詞詞綴較有特色。本文主要討論量詞(包括量詞結構)后綴“唧”,中綴“打”“是”的使用特點、意義和語法功能。
楊家灘鎮方言中單音節量詞重疊后加“唧”尾,是一種使用比較廣泛的量詞結構形式。例如:
個體量詞:本本唧 隻隻唧 把把唧 粒粒唧 間間唧
集合量詞:雙雙唧 副副唧 筒筒唧
不定量詞:滴滴唧
臨時量詞:碗碗唧 桶桶唧
動量詞:回回唧 次次唧 下下唧[1]場場唧
單音節名量詞重疊加“唧”尾,在句子中一般做主語。如:
(1)我哩屋里有三間房,間間唧對下掃瓜哩。我家有三間屋,每一間都掃了。
(2)渠滴鞋子雙雙唧對下爛瓜哩。他的鞋子每一雙都壞了。
動量詞重疊加“唧”尾,一般做狀語。如:
(3)你么介箇次次唧遲到?你為什么每次都遲到?
(4)渠回回唧跑哩個第一。他每次都跑了第一名。
單音節量詞重疊后加“唧”尾,“唧”尾可以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如“本本”和“本本唧”、“回回”和“回回唧”,后者的語氣明顯比前者舒緩。同時,單音節名量詞重疊后加“唧”尾,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和單音節名量詞重疊后不加“唧”尾是有區別的,不加“唧”尾的單音節名量詞在句子中一般只能充當主語的定語,而加“唧”尾的單音節名量詞在句子中一般充當主語和狀語。
楊家灘鎮方言中數量詞結構加“唧”尾有以下幾種形式。
1.數+量+唧
一兩唧 二斤唧 三碗唧 四根唧 五下唧 一到次唧
“唧”尾可加在任何一個數量詞結構的后面,它不改變原數量詞結構的基本意義,只是使原數量詞結構由確數量變為概數量。如,一兩唧,表示大概是一兩;二斤唧,表示大概是二斤。余類推。
2.數+數+量+唧
兩三斤唧 七八天唧 三四碗唧 五六盒唧 兩三下唧 三四到次唧
以上例子中兩個數詞必須是相鄰的兩個數,而且前者小于后者,這樣的“數+數+量”結構后都可以加“唧”尾。
3(.一)+量+把+唧
(一)斤把唧 (一)天把唧 (一)碗把唧 (一)個把唧(一)下把唧 (一)到次把唧
任何一個“(一)+量+把”的結構后都可加“唧”尾。
4.量+是+量+唧
盒是盒唧 雙是雙唧 粒是粒唧 場是場唧 下是下唧 次是次唧
任何一個單音節量詞都能構成這種結構。
加在量詞結構后的“唧”,語法意義可以表示約數,如一兩唧;也可以表示語氣的舒緩,如兩三斤唧、(一)斤把唧、盒是盒唧;還可以表示喜愛的附加意義,如盒是盒唧。
就語法功能來說,第1、2、3種形式的數量結構一般作為獨語句回答問題。如:甲問乙:“你買哩幾斤肉你買了幾斤肉?”乙回答“:一兩唧。“”兩三斤唧。“”斤把唧。”有時,它們也可以在句子中充當賓語,但其語言環境也是一問一答式。如:甲問乙“:你買哩幾斤肉你買了幾斤肉?”乙回答“:我買哩一兩唧。“”我買哩兩三斤唧。“”我買哩斤把唧。”第4種形式的數量結構,名量詞在句子中可以充當謂語,動量詞可以充當補語,二者都可以做狀語。如:
(5)滴飯粒是粒唧,好吃不顧。這(那)飯一粒一粒的,很好吃。(做謂語)
(6)滴書盒是盒唧,好拿不顧。這(那)書一盒一盒的,很好拿。(做謂語)
(7)你把滴書盒是盒唧箇裝起來。你把這(那)些書一盒一盒地裝起來。(做狀語)
(8)我個肚子場是場唧箇痛。我的肚子一陣一陣地痛。(做狀語)
(9)我吃飯餐是餐唧箇。我吃飯是一頓一頓的(言外之意不是一會兒吃一點,一天沒有次數)。(做補語)
楊家灘鎮方言中幾乎所有的單音節量詞都可以加中綴構成“X是X”的形式。(X指單音節量詞,下同。)它的意思可以表示“一X一X”,也可以表示“多”。在句子中可以做狀語和謂語。如:
(10)你把滴橘子箱是箱箇裝倒。你把這(那)些橘子一箱一箱地裝著。(做狀語)
(11)滴飯碗是碗箇放在隻桌子高里。飯一碗一碗地被放在桌子上。(做狀語)(陳述一個事實)
飯一碗一碗地都被放在桌子上。(含多的意思,表示可惜)
(12)今天中午滴魚隻是隻箇,煮底好。今天中午煮的魚是一條一條的(言外之意是沒有煮碎),煮得好。(做謂語)
(13)隻拖拉機高里的滴米袋是袋箇。這(那)臺拖拉機上面的米是一袋一袋的。(做謂語)(陳述一個事實)
這(那)臺拖拉機上面的米是一袋一袋的。(含多的意思)
“X是X”到底是表示“一X一X”還是“多”的意思,這和說話者當時說話的環境、語氣有關,如果說話者是一種驚訝的語氣,表示的就是“多”的意思,如果說話者是一種陳述的語氣,表示的就是“一X一X”的意思。
需要說明的是,楊家灘鎮方言中的“X是X”結構,一般不單獨使用,在這個結構的后面,要加上“唧”或“箇”或者“唧”“箇”同時加上(“箇”加在“唧”后)才能在句子中出現。加“唧”和“箇”的區別在于,加“唧”除了能舒緩詞(語)氣外,還具有增義功能,表示喜愛的意思,如例(5)(6),“箇”在楊家灘鎮方言中相當于普通話的結構助詞“的”“地”,不具有這兩種功能。
在楊家灘鎮方言中,單音節名量詞構成“(一)X打X”一般表示多量。如:
(14)你有(一)箱打箱衣裳,還要買衣裳?你有一箱子的衣服,還需要買衣服?
(15)(一)個打個月哩,滴作業還冒做完?一個月了,這(那)些作業還沒有做完?
不是所有的單音節名量詞都有這種形式,如不定量詞“滴”就不能構成這種形式。單音節動量詞一般不能構成這種形式。另外,楊家灘鎮方言中有些單音節名量詞在有些場合能構成這種形式,在有些場合不能構成這種形式,“這主要取決于計量的事物在人們的心目中有無可分性”[2]。如,不能說“渠哩屋里買哩(一)隻打隻豬”卻可以說“渠哩屋里殺瓜(一)隻打隻豬,還怕冒底肉吃底?他家宰了一頭豬,還怕沒肉吃?”。
在楊家灘鎮方言中,雙音節(非重疊式)量詞也可以構成“(一)X打XY”的形式。如:
(16)(一)背打背籃箇菜,吃底一個星期。一竹籃的菜,能吃一個星期。(說明:楊家灘鎮方言中的“背籃”不能完全跟我們通常所說的“竹籃”相當,它應該比竹籃要大一些,普通話中沒有和它對應的詞。)
(17)(一)桌打桌子箇書,你看底完?一桌子的書,你看得完?
不管是單音節量詞還是雙音節量詞構成的“(一)X打X(Y)”,在句子中一般充當定語,如例(14)(15)(16)(17),有些表示容量或面積的量詞,也可以充當謂語、賓語和狀語,但做謂語、賓語和狀語時,前面要加數詞“一”。如:
(18)你滴衣裳一箱打箱,還要買?你的衣裳一大箱,還要買?(做謂語)
(19)滴菜有一鍋打鍋,渠哩肯定吃不完。菜有一大鍋,他們肯定吃不完。(做賓語)
(20)渠哩屋里滴肉一面打面盆箇放在滴外前。他們家一臉盆的肉放在外面。(做狀語)
①下下唧,在楊家灘鎮方言中還可以表示時間的短暫,如“我下下唧就來。我一會兒就來”。這里的“下下唧”是動量詞,如“你打哩我五下,下下唧打在我個爛疤子高里。你打了我五下,每一下都打在我的傷口上面”。
②楊月蓉.重慶方言量詞的語法特點[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