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軼丹
(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獎學金作為頒發給成績優異學生的一種現金獎勵制度,已經成為普通高等院校學生評價和獎懲激勵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獎學金制度的確立和廣泛實施在普通高等院校已經有三十余年,受眾眾多,影響深遠。經過不斷的改革和完善,已經基本形成了具有普通院校特色、比較完善的理論和實施體系,而在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獎學金制度的實行則只有短短數年。一種規范、優化的獎學金評選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正向激勵功能。
1.獎學金設置方面的問題。目前,內蒙古地區電大系統獎學金推行的是三級獎學金制度:中央電大級(一級)的中央電大獎學金、中央電大希望的田野獎學金、中央電大陽光獎學金和內蒙古電大級(二級)的開放教育獎學金以及盟市電大級(三級)的電大獎學金。存在著二級、三級獎學金設置種類單一,和一級獎學金匹配度較差,專業性不強,受眾面不廣的問題。特別是三級獎學金受到多數盟市級電大分校被合并的影響,匹配度更低,僅在部分分校實現,而且金額較低,一般為300元,在電大學員中認可度較低,激勵作用有限。
2.獎學金評審推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了保證獎學金評審推薦工作的有效開展,目前內蒙古電大采用旗縣級工作站/教學班推薦,分校初審,省校終審的三級獎學金評定方法,即內蒙古電大頒發獎學金評審工作實施方案,各盟市電大、行業電大及校部各學院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以各旗縣工作站/直屬班為單位具體組織和實施獎學金初評工作。
經過2010、2012年兩次調研結果看,目前在推薦和初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很多工作站/教學班在評選推薦中并沒有進行民主評議和評選通知,往往由班主任直接進行指定人選,或者簡單地以成績為推薦標準,這樣造成了學生參與度和認可度很低,很多學員不知道獎學金的評選時間、種類和申請程序;部分符合參評條件的學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失去了參評機會部分學員因此質疑獎學金制度的公信力,喪失了參評的興趣和動力。這就使得獎學金評審從根本上背離了獎勵部分先進,激勵多數學員的精神激勵宗旨,也有公開、公平、公正、民主原則。其次,在獎學金名額分配上,部分分校沒有嚴格按照評選實施細則中按學員人數比例進行指標分配,分配上傾向于直屬班,或校部人數較多的專業,對于非直屬班和人數較少的專業往往只是象征性分配,這樣直接導致電大系統的基礎:基層教學點在感情上認為上級電大不能一視同仁,自己只是陪襯,所以不愿過多配合甚至拒絕參與評選推薦工作,使電大獎學金制度失去了增強系統凝聚力的作用。
3.獎學金發放過程中的問題。獎學金的發放是獎學金制度中最后也是最易被忽視的一環,其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到獎 學金激勵作用的效果。但在實際操作中,各級電大往往不重視對這一部分的工作,獎學金發放不及時,有的學員在獲得獎學金資格一年才拿到獎學金;各級電大對獎學金宣傳組織工作不到位,獎學金評選信息的發布途徑單一,宣傳力度不夠。據中央電大學工處調研數據顯示,通過學校海報和網站公示知曉獎學金評選信息的學生比例僅為2.6%和7.0%,由教師當面告之的占56%,通過班級QQ群的占32%;電大獎學金并未被廣大學生所熟知,基本了解獎學金 評選信息的學生為14%,聽說但不具體的為60%,不了解的占到了30%,如此種種使得獎 學金制度的激勵作用大打折扣。
1.適當調整獎學金的金額,增加獎學金種類,強化專業特性。1964年,美國心理學家弗羅姆在他的《工作與激勵》一書中提出,激勵水平取決于期望值和效價的乘積。所謂效價是指人們對某一目標(獎酬)的重視程度與評價高低,即人們在主觀上認為獎酬的價值大小。目前廣播電視大學二級和三級獎學金為伍佰元和三百元,金額數較小,對于電大學員來說價值不高,不能引起他們對目標的重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獎學金激勵功能的發揮。因此,適當的提高獎學金的標準是提高電大獎學金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電大獎學金目前還應解決獎學金種類單一(二級和三級獎學金只有一種),受眾不均衡的問題,應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學員設置不同種類的獎學金,同時應當考慮對精品專業單獨設置專業獎學金。
2.完善獎學金評審推薦實施細則,構建獎學金信息反饋監察網絡系統。獎學金評審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新問題新要求,這就要求獎學金評審推薦實施細則也應根據當年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補充和修改。同時獎學金制度是以現金獎勵形式來進行的,所以在評審推薦過程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公開透明,這就必須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實施細則和評估監察制度。該制度不僅具有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還有行之有效的監督監察制度,從而使每個參評學員都能得到客觀、合理、公平的整體評估。如果能夠發揮廣播電視大學網絡優勢,在獎學金評審、發放全過程中引入財務、審計監察部門的參與,構建一個獎學金信息反饋監察網絡平臺,將在很大程度減少暗箱操作和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和廉潔性。
3.將獎學金的發放與宣傳進行有效的結合,增強系統凝聚力和學員歸屬感。廣播電視大學作為成人院校中首先實行獎學金制度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增強系統凝聚力和學員歸屬感,所以我們應該將獎學金工作與宣傳教育工作結合起來,把獎學金當作影響學生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將獎學金工作的宣傳制度化,社會化。
一方面通過電大獎學金制度的開展實行,讓電大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和關注,要讓廣大電大學員了解到廣播電視大學各級獎學金的設立,除了榮譽和金錢,還有電大對他們寄予的希望和期待,感受到和一所普通高等院校一樣的氛圍,要用這種精神激勵,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另一方面通過獎學金各種途徑的宣傳,例如赤峰電大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宣傳獎學金評選工作,并將獎學金評選寫入入學通知書和招生簡章中。巴彥淖爾市電大在每年新生入學和老生畢業典禮活動中,將歷屆中央電大獎學金獲得者事跡通過網絡、媒體進行了廣泛宣傳。加強了電大系統的聯系,提升了電大的品牌價值。
【參考文獻】
[1]江小青.電大開放教育獎學金實踐探求[EB/OL].安徽電大素質教育網http://wwww.ahtvu.ah.cn/zsxy/szjy/new/view.asp?id=1271
[2]唐麗珍.獎學金評定工作中的激勵理論效應淺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4).
[3]陳瑤.完善我國高校獎學金制度中的激勵機制[EB/OL].233網校論文中心http://www.studa.net/Education/070126/1443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