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萍JI Li-ping
(廈門工商旅游學校,廈門 361000)
(Xiamen Industrial&Commercial Tourism School,Xiamen 361000,China)
2013年“五一”期間,廈門共接待中外游客40.0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38億元。廈門的旅游火了,但同時也暴露了廈門旅游業發展的一些問題,其中突出的一個便是導游人員問題。導游是旅游團成敗的關鍵。然而,如今廈門的導游隊伍參差不齊,高素質的導游人員缺乏,有關導游人員的丑聞頻頻出現,這必將為廈門帶來負面的旅游形象,影響到廈門旅游業的長遠發展。職業學校是為社會輸送導游人員的重要渠道,面對新形勢下的變化,有必要對導游專業的培養策略做出適當的調整。
1.1 團隊減少,自由行增多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機會增加,旅游經驗逐漸豐富,借助著互聯網絡,人們獲取旅游咨詢更加便捷和透明。同時,小轎車的普及,使得計劃一次旅游不再是一件昂貴和繁瑣的事情,反而成為了一種時尚。因此,更多的游客選擇了自駕、自助出行。
根據廈門市旅行社行業部門不完全統計,盡管廈門市的游客總數年年攀升,但2012年廈門市旅行社所接待的團隊總數下降了近3成。這種趨勢在進入2013年后更為明顯。另一方面,根據廈門市高速交警統計,今年春節期間進入廈門的自駕車及小型客車共39.17萬輛。
這種新變化使得全市需要的導游數增加,但旅行社所需要的導游下降,更多的導游不得不在重要的交通路口、景區門口招攬游客,即影響了市容市貌,也不利于保障游客的合法權益。
1.2 旅游者層次提高,旅游內容往深度、精度發展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人們旅游觀念的轉變,消費心理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游客不再滿足于傳統旅游線路和旅游活動,而是更加注重對過程的體驗、自我價值的實現,更講究旅游活動的精細化、業務化。“不求多但要精”已成為了現代游客的“口頭禪”。這就要求導游不能再背誦千篇一律的導游詞,走千年不變的旅游線路了,所掌握的知識不僅要具有廣度,還要有深度。
以著名的鼓浪嶼為例,旅行社安排的傳統游覽線路,快則半天,慢則一天便可游覽完畢。而如今,大多數的游客的停留時間都是在一天以上,有不少游客甚至會停留超過一個星期。除了登上日光巖、走走小巷子、看看鋼琴博物館,人們還想要了解鼓浪嶼上每一座別墅背后的故事,想要了解鄭成功、鄭小瑛、林語堂等眾多的鼓浪嶼名人,有的還想當一回華僑呢。
同時,廈門也出現了高端旅游項目,如游艇、直升機、高爾夫等旅游市場。如2013年春節期間,五緣灣游艇俱樂部接待53艘次游艇、700多位游客。環島路正陽直升機旅游項目共接待120架次、500多位游客。兩家高爾夫俱樂部生意爆滿。
1.3 國際旅游呈上升趨勢 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是世界第一大國際旅游接待國,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超過1.3億人次。根據現今的旅游形勢及國內游客對廈門的喜愛程度,廈門的國際游客穩步上升是必然的趨勢,這也對廈門的導游行業及職業學校的導游人員培養帶來挑戰。
2.1 學生專業意識淡薄,外語基礎差 在多年的導游專業教學及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導游專業學生對導游專業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在填報志愿時,有些學生是由于家中有親戚朋友在旅行社工作而選擇了導游專業,有的學生是面對眾多專業不知如何抉擇而隨意地選擇了導游專業,甚至有的是抱著“學導游就是可以一邊上學一邊經常出去玩”、“當導游就是帶游客玩,可以免費游覽景點”的想法選擇了導游專業。專業意識的淡薄,導致學生在入學后面對預想與現實的落差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給教師的專業引導及素養灌輸帶來較大的障礙。
同時,導游專業新生的外語基礎整體較差,且兩極差異明顯,教師無法教授必要的導游外語知識,進而導游專業只能培養中文導游而無法培養外語導游。
2.2 知識結構需要調整和改革 目前,職業學校的導游專業課程設置,通常是將基礎課程設置在一年級,大部分的專業課程設置在二年級。學生在入學后不能及時地接收到專業相關的核心知識,面對的是繁重的基礎課程,進一步沖淡了他們的專業興趣,加劇了他們專業意識淡薄的問題和厭學的情緒。
2.3 校企結合不足,就業穩定性差 由于在校期間,普遍缺乏校企合作,導游業務的知識往往也只是“紙上談兵”。學生并未充分意識到走上導游崗位后,除了淵博的導游基礎知識、景點導游知識、導游法規知識外,還需要堅忍不拔的品質、熟練的工作技巧、成熟的性格以及遇變不驚的能力,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打磨和實踐鍛煉。
很多旅行社對于職業學校導游專業學生的評價是“職業觸角不敏銳,服務意識不夠強”。學生在進入旅行社走上工作崗位后,發現當導游其實工作量大,很辛苦,現實與自己的預想有很大差異,便紛紛選擇了“逃離”。因此,職業學校導游專業的學生在旅行社的就業穩定性差,這為旅行社培養導游人才及學生自身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因素。
3.1 與旅游行政管理部分合作,提高行業的職業聲望 職業學校需要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合作,提高行業的職業聲望,這有利于職業學校招收到素質高、專業意識清晰的生源。首先,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應引導整個社會對導游從業人員多一些人文關懷,要多從正面宣傳報道導游行業的優秀事跡,客觀、公正、公平地報道導游工作的重要性與導游工作的艱辛,讓社會和廣大游客正確認識導游的價值,理解導游,尊重導游。同時,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評比、選秀等活動,挑選出一些精英作為“民間大使”、“游人之友”等角色,定期開展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職業技術能手等表彰活動,增強導游從業人員的自豪感和榮耀感。此外,還應改革導游人員的薪金待遇和各種保障制度,改變社會上“導游就是吃青春飯”、“導游就是能撈趕緊撈”的錯誤觀念。職業學校應做好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工作,通過專家指導策劃、學生志愿者、提供場地等形式協助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開展各種活動與評比。此外,還可以尋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幫助與支持,為導游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地與行業精英零距離接觸,全方位了解旅游行業的機會和渠道,使得導游行業人才的培養和輸送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3.2 將職業要求融入招生宣傳中,適當提高外語成績要求 在招生宣傳中,應全方位地介紹導游職業所需素養和導游專業學習所需能力,避免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出現錯誤理解和錯誤判斷。針對導游行業的特點,在將來機會成熟的時候,可以在招生工作中增加面試一環,盡可能挑選專業素養比較好、潛質好的學生。同時,還應該適當提高對學生外語成績的要求,改善目前學生外語課程作用不突出的現狀,為將來職業學校培養外語導游打好第一步的基礎。
3.3 課程設置的調整與改革,將考國導證列入教學常規計劃 在保證了教育局要求的基礎課程前提下,加大專業課程的授課量。同時將景點導游、導游業務等能直觀了解和感受導游行業的課程的安排提前,以消除學生對專業的陌生感,保持他們的專業學習熱情。
此外,還應將考取國導證列入教學常規計劃,專業課程的設置、教學、測驗均為考取國導證服務,加強課外輔導,使學生通過國導證考試的成功率提高。只有在畢業時有國導證在手,學生才能受到旅行社的歡迎。
3.4 開展多種形式校企合作 與高等院校相比,職業學校的學生年紀輕、人脈更少、閱歷更淺、接觸社會的機會更少,因此職業學校應該為導游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校企合作的機會。
可以考慮打破行業界限,校企聯合辦學,職業學校與正規的、力量雄厚的旅行社聯手,開設符合市場需求的導游專業,生源的招徠、教材的選擇、課程的設置都征求旅行社的意見,還定期聘請旅行社行業資深專家前去授課或座講座。在考取國導證方面,可以請旅行社在國導證考試中擔任評委的人員為學生們開設輔導學習班和考前輔導。此外,還可以請旅行社為學生提供到旅行社中實習參觀、跟隨導游親臨景點實地帶團的機會,真正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3.5 重視職業素養的培養及生涯規劃 針對職業學校學生到旅行社就業后流動性大的問題,除了上述策略外,還應在日常授課中,加強學生職業道德、人生觀、價值觀、服務意識的教育。培養學生樂于奉獻、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精神,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還可以通過學校與企業聯合舉辦講座的形式或請在旅行社干得很出色的學生回母校與師弟師妹交流的形式糾正在校生錯誤的認識,逐步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使命感。
旅游是朝陽產業,盡管目前廈門的旅游業呈現出一派如火如荼的場景,但已經逐漸暴露出的導游從業人員問題讓人擔憂。作為新世紀的導游人員應在思想、文化、能力、身心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迎接新形勢的挑戰。職業學校導游專業是為旅游業輸送人才的重要渠道,其培養的學生的素質對廈門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正視現今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通過職業學校、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三方的多方面合作,才能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旅游人才,造就廈門旅游業良性發展的局面。
[1]郭志敏.21世紀導游人員應具備的素質[J].內蒙古:河套大學學報,2008(9).
[2]杜宇.導游從業人員職業價值取向的調適[J].山西: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2(2).
[3]歐陽莉.導游素質論及管理對策[J].河南:河南社會科學,2005(6).
[4]楊環煥.旅行社導游人員管理問題初探[J].河南: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5).
[5]曹華.淺談高等職業教育對導游人才的培養[J].黑龍江: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4).
[6]王運.論我國導游隊伍的現狀及培訓策略[J].河南: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