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帆CHEN Yi-fan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570216)
(Hainan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ique,Haikou 570216,China)
人體美是一種生命活力的集中體現,是一種健康的標志。高校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是屬于人生的一個黃金階段,也恰好是形體發生變化的較為敏感的時期。雖然先天的因素有一定的限制和影響作用,但同時后期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于高校學生進行形體訓練,不僅可以適當彌補一些先天的不足,而且可以糾正后天養成的一些壞習慣和毛病,從而增加形體的美感。依靠專業的形體訓練學生可以在學習當中漸漸協調自己的動作,讓自己保持優美的姿態,舉止文雅而大方,以及提高一定的內在氣質。因此高校形體課也是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對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正面影響。
進行形體訓練不僅可以增強人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得身體柔軟靈活、提高身體素質,而且還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以及藝術涵養。形體訓練并非一件具有高難度的訓練,只要根據接受訓練的學生性別、身體素質、需求等方面設計,并且適當的選擇訓練內容和教學方式通常都能完成。而且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進行形體訓練也有助于消除壓力、促進身心健康,這對于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十分有用且重要的。將同一個專業接受過形體訓練和沒有接受過形體訓練的學生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接受過形體訓練的學生在一些方面完全優于沒有接受過形體訓練的學生。所以高校當中非舞蹈專業學生進行形體訓練是十分有必要和重要的。
形體就是指身體的形態和體態,構成形體的要素分別是體格、體型、姿態。其中體型主要是表現人的靜態形體美,而姿態則是表現其動態美。形體訓練課主要就是以身體作為基本的手段,勻稱和諧的發展身體、塑造體型,從而培養學生正確優美的動作和姿態,并且能夠有效的提高人體的身體素質,促進身體形態健康優美發展。進行形體課的基礎就是通過坐、臥、走、跑等各種身體部位的姿態訓練,并且通過簡單的基本功訓練、形態控制、舞蹈等眾多形式的綜合訓練,最終達到形體優美,提升氣質和魅力的目標。
3.1 塑造優美形體 形體課訓練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受到鍛煉的部位也十分廣泛。非舞蹈專業的學生通過形體訓練進行各種練習,對手臂、腰腿、頭部等進行組合練習,能夠漸漸形成正確優美的身體姿態。不僅是健康和靜態的外形美,動態美也是可以得到鍛煉。例如通過步態、姿勢、表情等的訓練,可以讓學生隨時保持一個優美形態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對于學生的氣質和魅力上也將有所提升。
3.2 促進身體發育,糾正不良姿態 大部分的高校學生身體還處在發育時期,通過形體訓練上各種肢體運動,可以進一步使骨骼得到適當的鍛煉而發育良好??梢约訌婈P節的韌性以及靈活性,改善心臟功能,增強身體免疫力以促進身體健康正常發展。一些原本的不良姿態,也可以通過形體訓練糾正骨形,通過從外在的訓練和意識上面的高度注意,從而引導身體姿態往正確方向發展。
3.3 調節身體系統,促進心理健康 在形體課程當中,由于適度的身體練習會使得心率上升,血液循環加快,從而單位時間內通過大腦的血量就會增多,腦細胞的氧氣和營養充足,這不僅可以使神經疲勞消除的速度加快,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調節功能,對記憶力、理解能力等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形體訓練對于學生的身體體態和形態都有良好的影響,從而使學生的自信心提高,減少緊張、焦慮、自卑等各種負面情緒,保持愉悅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姿態,有助于學生的心理朝著樂觀健康的方向發展。
4.1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形體訓練的內容可以有多種多樣的選擇,可以適當的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求。比如在對舞蹈方面的訓練,現在的舞蹈種類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種類繁多例如恰恰、爵士等。在形體訓練的形體舞蹈訓練之時可以適當的開設學生感興趣,又比較容易學習的舞種。要汲取多種教學的元素,將專業需求和社會需求密切結合,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4.2 合理制定教學方法
4.2.1 以人為本,個性培養 對于非舞蹈專業的學生進行形體訓練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的需求,然后進行相關的知識、技能的教學培養。由于面對的學生不同,不再是像舞蹈專業那種幾歲就開始學習舞蹈的學生,所以相應的要求應該要降低,在進行相關的訓練的時候要注意科學性和合理性。因此對于一些形體訓練的基本功訓練必須要有所取舍,不能一味的根據書本內容開展,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年齡、身體素質等方面來進行。對于大部分的學生需要從情感入手,利用情緒帶動學生進行形體訓練,并且感受其帶來的身心愉悅之感。在進行形體訓練當中還可以通過優秀作品的鑒賞和學習,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對形體訓練的了解,從而使形體訓練達到預期效果。
4.2.2 師生配合 在進行形體訓練當中不能一味的進行“填鴨式教學”,必須把學生放在主要位置。要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使之創造力和理解力都得到鍛煉。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使用生動的形象去指導和引導學生,并且制定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通過眼、口、腦三者的結合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該適當的給予學生一些時間進行消化,每完成一組動作以后,可以通過分組練習、學生示范練習、針對指導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通過這樣的方式糾正和完善學生的動作。在學習當中也可以使用優秀學生帶動其他學生的方式,幫助學生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積極性達到教學效果。
4.2.3 教學的實用性 因為非舞蹈專業的學生的形體訓練和專業的舞蹈學生不同,前者更加注重實用性。所以在進行訓練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實用性這個問題,應該把學生的專業、崗位需求等各方面的要求結合到訓練當中。并且以此為目標,將學生往這方面引導和訓練,提高學生在之后的使用當中可以發揮自己的這一特長而脫穎而出。
對于高校非舞蹈專業的學生進行形體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在進行形體訓練當中需要充分認識到非專業學生和專業學生的不同,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在訓練當中要尤其注意規范性問題,由于許多非專業學生可能并沒有相關知識的了解,所以進行訓練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規范性問題,以保護學生身體不受傷害。在選擇內容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實用性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以達到最終的教學效果。
[1]孫婕.高校非舞蹈專業形體舞蹈課的學生心理需求與教學實踐[J].藝術探索,2010,03:96-101.
[2]汪超.高校非舞蹈專業形體舞蹈教學的實踐探討[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96-97.
[3]郭峰,詹豐竹.非舞蹈專業大學開設芭蕾形體課程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3,02:100-105.
[4]王麗君,魯哲.論如何培養高校非專業學生的舞蹈表現力[J].大眾文藝,2013,17:230.
[5]許蕓蕓.高師小學教育專業舞蹈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施[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