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海+張榮珍+魏淑新
摘 要 基于實際的運行維護,研究了交換機雙出口鏈路優化,呼叫實時觀察工具的應用和交換機呼叫失敗提示音的修正,對提高ZXJ10交換機的維護水平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 鏈路優化;局碼分析;提示音
中圖分類號:TN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2-0132-01
ZXJ10交換機應用于河南油田西部探區專網通信系統,采用SM4C緊湊型交換模塊,下掛兩個遠端RSUC,解決了西部探區各所屬單位內部、本地、石油專網及公網長途的通信需要。
數字程控交換機是通信工程技術和系統的核心,交換機是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高度集成,雖然,ZXJ10交換系統模塊化的硬件和軟件體系結構已經使系統的可靠性得到極大的保證,但是,一個交換局從開局到投入營運,其維護運行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與實際深度結合。這里有兩層概念,一是維護上能夠達到確保高度可靠穩定,能夠透過細微發現交換機存的問題,熟練駕馭,做出適時的調整;二是調整交換機令其與用戶使用相結合,讓使用者在打電話時感受到交換機的優良性能和智能化。因此,維護的目標不只是可靠,還包括適用,這里根據日常維護情況進行研究,以期能夠對提高ZXJ10機型維護水平起到促進作用。
1 ZXJ10交換機雙出口鏈路優化
1.1 中繼鏈路由NO.1改NO.7
西部探區專用通信系統采取與駐地公網直接相聯,占用當地鐵通千位號碼資源,解決本地電話及公網電話的呼入與拔出的網絡尋址,開通一個PCM系統,雙向中繼,NO.7信令,DOD1+DID拔打方式,實際運行中無論是接續速度、話音質量和可靠程度,都是比較高的,利用統計工具發現NO.7中繼組的交換設備擁塞,發送接收電路群擁塞,呼叫故障次數,地址不全次數均十分低,通過相應的路由跟蹤,發現其中的問題均與用戶測的操作有關,說明電路質量是優良的。而為了與東部組成石油專網所開通的2個2M中繼采用NO.1信令,DOD1+DID拔打方式,就存在接續速度慢,無主叫呼損,入局號碼不全呼損,話音質量相對較差等現象,同時,由于隨路信令只宜將DT分為單向中繼,開局時2個2M系統中20條電路設為單向入,40條電路設為單向出,造成高峰時入向中繼緊張,線路利用率不高。鑒于通信全網已經向NO.7演進,所以,這里對雙鏈路中的油網鏈路進行NO.1→NO.7的優化調整,由于開局時信令板STB及中繼板DTI的硬件已經配置完成,這里僅說明數據部分配置過程。
1)刪除原來NO.1中繼電路數據及所有配置。
2)物理配置調整,對數字中繼單元4進行重新配置,PCM1、PCM2由于隨路信令改為共路信令。
3)重新進行中繼電路分配,路由等配置,將2個中繼系統配置為雙向中繼。
4)MTP配置:增加信令鏈路組,這里增加鏈路組號為2,局向名為SP30,局向為1,鏈路數為2,基本差錯校正方法,然后依次對信令鏈路,信令路由,信令簇,信令局向,PCM系統進行指向定義,與對端協商將2個PCM的TS16時隙確定為信令鏈路,開通2個信令端口。通過上述過程,就實現了信令升級,雙鏈備份,電路提升的目標。
1.2 局碼分析出局調整
局碼分析是交換機進行網絡尋址的技術基礎,局碼分析設置的恰當與否不僅影響到持續,還關系到局數據與用戶數據的無鏠對接,使交換機的數據成為有機的整體。本局專網交換機在開局時,將出公網設置為加拔10直拔出局,這里加10的目的是為了區分另一條出局局向中的局碼重疊。但是,開局僅設10為出局局碼,而且其KD類型定義為本網出局市話業務,這就存在如下問題:一是KD定義不當,與用戶權限管理中的賦值無法匹配,引起用戶權限管理的錯誤與不便;二是局碼分析過于簡單,因為拔10出局后尚存在公網市話、公網本地網、公網長途、公網國際長途等,不加以區分,使得用戶要么都有10出局后的所有權限,要么都沒有10出局權限,這是不符合網內實際使用背景的。據此對局碼進行調整,刪除單設的10局碼,分拆為101-109分別定義為本地市話或網話,或800、400業務,將1001-1009分別定義為國內長途,將1000定義為國際長途。這樣就可以與用戶權限相對照,賦予不同用戶以不同的呼叫權限。
2 ZXJ10呼叫實時觀察工具的應用
ZXJ10交換機配置了很多實時觀察工具和呼叫業務工具,實時發現交換機的運行問題和話務接續情況,對評價運行質量,及時解決問題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里特別介紹呼叫實時觀察工具中的實時呼叫觀察工具。該工具位于話務統計中的實時觀察工具中,實時呼叫觀察可觀察實時呼叫的詳細信息,包括主/被叫號碼、主/被叫模塊、入出中繼,摘機振鈴接通應答時間、業務類別、呼叫狀態、失敗碼等一次呼叫的全部信息,這個工具是以DTMF和MFC收發到的信號為依據,對交換機的接續動作無一遺漏,可以觀察到呼叫失敗的原因,提供一系列失敗代碼,根據失敗碼進行相關維護,不失為一種捷徑。
3 ZXJ10交換機呼叫失敗提示音的修正
在呼叫處理過程中,涉及到各種信令與信號的配合,不僅有局間信令,用戶線信令,還有不同信令的轉換,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失敗呼叫,形成呼損,有些呼損是系統性的,需要針對不同的現象進行診斷,比如局間信令的配合,不能出現偏差,中繼電路或局碼的標志位設置要合理。但有一些呼損就完全是指示性質的,不影響接續的最終進行,但是,適當的配置,卻能給用戶使用帶來便利。通過上述的實時觀察工具可以發現一些呼叫的失敗碼,如33191、146、40、80等,按照失敗碼和試拔結果發現:33191為隨路或共路入局呼叫,主叫聽忙音,經查被叫為空號;146為本局呼叫,主叫聽忙音,經查被叫為空號;80為本局呼叫,用戶自己拔打自己,用戶聽語音提示“您拔打的用戶忙……”;40為隨路或共路入局、本局呼叫,經查為被叫用戶振鈴超時釋放(振鈴時長為60 s)。交換機的各種鈴聲,起到向用戶提示引導的作用,特別是現代交換機又采用一定的語音信息,更為方便,但是,各種提示音應當合適,不合適的就要修正,上述失敗碼的提示音需要調整。33191和146主叫拔被叫為忙音,其實質是被叫為空號,本局應當向主叫送空號提示,以免用戶重復拔打。80為自己拔打自己,不應當回送“用戶忙---”提示音,用戶自己拔打自己又聽用戶忙是可笑的,應當直接聽忙音。40是久振鈴未接,應當送“用戶不在—”提示音,需要指出這個提示音只在本局呼叫有效,入局呼叫由于其呼叫流程不同,如果要送音,需要本局上硬件的語音平臺。提示音的調整是在數據管理中的呼叫失敗原因維護中實現,在ICP編輯表中對各失敗碼對應合適的業務語音編碼,同時將用戶提供服務的標志,也就是“要提供用戶語音”和“需要提供中繼語音”勾上,在相應中繼的標志位上將第43項勾上。修正的結果是33191和146對應語音為空號提示音【26】,80對應450 Hz忙音【5】,40對應用戶不在提示音【15】。修改后進行相應測試,其提示效果正確合理,顯示出交換機的人性化功能。
交換機的運行維護內容豐富,技術要求細致而準確,很多技術優化和調整是隨著技術進步的要求和使用功能的需要,以及運行中暴露出的問題而進行,一次的優化無法做到終極版,這就需要維護人員持之以恒將優化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高曉霞,周維忠,等.ZXJ10數字程控交換機B級培訓教材第一冊[M].
[2]高曉霞,周維忠,等.ZXJ10數字程控交換機B級培訓教材第二冊[M].
[3]高曉霞,周維忠,等.ZXJ10數字程控交換機B級培訓教材第三冊[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