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明輝 ,汪嘉棟 ,毛輝榮,蘇紅衛,張樂紅 ,吳紅翔 ,劉三鳳 *
(1.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南昌 330045;2.江西省農業資源研究室,南昌 330002)
寧都黃雞作為地方優質肉雞品種2002年通過品種認證,后經多年精心發展,現年出欄達3 000多萬羽,成為寧都縣富民強縣、農業結構調整的重大支柱產業,并于2013年1月4日被國家商標局認定并公布為中國馳名商標[1-2]。
寧都黃雞的生長速度慢,繁殖性能偏低,年平均產蛋量只有110~120枚[3]。為了提高寧都黃雞繁殖性能,除了進一步進行系統的品種選育外,嘗試著用外來蛋用品種雞進行小型雜交試驗,即用寧都黃雞(♂)與伊莎褐父母代父系母雞(♀)雜交,其后代母雞再與純種寧都黃雞(♂)回交多次。蛋重與種蛋合格率與孵化率等相關,在蛋品質遺傳改良中應重點提高蛋重[4-5]。本試驗主要是測定純種寧都黃雞與雜交試驗雞(F3代)的不同雜交組合后代雞的蛋重差異,為進一步掌握寧都黃雞的種質特性和綜合評定寧都黃雞的雜交效果提供理論依據。
寧都黃雞(稱為A)和寧都雜交雞(稱為B)均來源于寧都黃雞原種場,同一天出殼 (2009年9月18日出殼),同一飼料,同一條件飼養,均于2月齡時轉運至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實驗雞場飼養,120日齡時從育成籠轉移到蛋雞籠進行單籠飼養。
寧都雜交雞不是一個品種,是為了解寧都黃雞與外來蛋用品種雞的雜交效果而做的一個小型雜交試驗雞。做種用的寧都雜交雞(B)為寧都黃雞(♂)與伊莎褐父母代父系母雞(♀)雜交,后代母雞再與純種寧都黃雞(♂)回交兩次后的F3代雞,即該雜交雞含有伊莎褐父母代父系母雞血緣12.5%,含有寧都黃雞血緣87.5%,其體型外貌與純種寧都黃雞已非常相似。
采用240日齡寧都黃雞(A,♂、♀)和寧都雜交雞 (B,♂、♀)進行正反雜交試驗,組合模式如表1。

表1 雜交組合模式
配種時進行個體輸精,系譜記錄,系譜孵化,并對出殼雛雞帶翅號,稱重。
所有雞只均采用四層疊層式籠養,紅外線燈保溫。前2周飼喂南昌正大生產的肉用雛雞料,3~6周飼喂南昌正大生產的蛋用雛雞料,7~18周齡飼喂蛋用育成雞料。開產后逐漸過度到飼喂蛋雞料。
通過選擇需要留做種用的148只母雞于100日齡左右轉移至蛋雞舍進行單籠飼養。
116日齡對所有已上籠飼養的雞只空腹稱重。每天記錄每只雞的產蛋情況。120日齡開始對當天所產雞蛋逐只稱重,130日齡后每隔5 d,160日齡后間隔時間為10 d,直至210日齡。每只雞產第一枚蛋的時間為開產日齡。
用STATVIEW軟件的ANOVA進行不同雜交組合模式的蛋重、不同開產日齡的蛋重和不同開產體重的蛋重變化分析。
統計AA、AB、BA、BB 4種雜交模式下寧都黃雞的開產日齡、116日齡體重和各日齡蛋重,并進行兩兩比較,結果如表2。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雜交組合寧都黃雞的開產日齡存在極顯著差異,以純種寧都黃雞公雞為親本的AA、AB組合的開產時間極顯著早于以寧都雜交雞公雞為親本的BA、BB組合,但116日齡體重沒有差異。不同雜交組合寧都黃雞在各個日齡蛋重的差異表現不一,總的趨勢是隨著日齡增加,蛋重在增大。AA組合蛋重最小,AB次之,BB組合的蛋重最大,但只在130、150、210日齡出現顯著差異,其它日齡均未出現顯著差異。蛋重變化的總規律和4個組合的差異如圖1所示。

表2 不同雜交組合寧都黃雞的開產日齡、116日齡體重和各日齡蛋重差異 g

圖1 蛋重變化圖
統計群體的116日齡體重的平均值為1 199.4 g,標準差為129.58 g。考慮到各組數據的平衡需要,將體重小于1 100 g的個體列為體重較輕組(L組,34 只,平均體重 1 035.12 g),體重大于或等于1 300 g的個體列為體重較重組(W組,31只,平均體重 1 384.90 g),體重 1 100~1 300 g 之間的個體列為體重中等組(M組,82只,平均體重1 197.50 g)。將體重分為L、M、W組分析不同體重的開產日齡和各個日齡的蛋重,結果如表3。
從表3可以看出,體重越小,開產日齡越遲,每組間隔2 d左右,但差異不顯著。體重對蛋重的影響,總的趨勢是體重越小,蛋重越小,但只有150、200和210日齡蛋重出現顯著或極顯著差異。

表3 116日齡體重對開產日齡和各個日齡蛋重的影響 d,g
統計群體的平均開產日齡為134.8 d,標準差為19.4。考慮到各組數據的平衡需要,將開產日齡小于120 d的列為早熟組(S組,38只),開產日齡大于150日齡的列為晚熟組(L組,31只),介于120~150 d之間的為中等組(M組,79只)。將開產日齡分為L、M、S組分析不同開產日齡的體重和各個日齡的蛋重,結果如表4。
從表4可以看出,開產日齡不同的各組雞的116日齡體重較接近,無顯著差異。開產時間越早,蛋重越小,但開產時間達到一定程度后,不會無限的增加蛋重。對于開產過早的雞只來說,不僅影響早期的蛋重,這種影響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表4 開產日齡對116日齡體重和各個日齡蛋重的影響 d,g

續表4
湯青萍等[6]報道仿土雞蛋的蛋重會隨著飼養周齡的增加而逐漸增大。盛東峰等[7]試驗發現正陽三黃雞的蛋重在產蛋初期隨日齡增加而增大。均與本試驗中不同雜交組合寧都黃雞的蛋重總趨勢基本一致,說明蛋重的變化總趨勢不因品種變化而變化,這是因為隨著日齡的增加,母雞攝入營養的能力增強,產蛋機能也進一步完善。圖1中顯示至210日齡時,以純種寧都黃雞公雞為親本的AA、AB組合的蛋重趨于穩定,且低于或顯著低于以寧都雜交雞公雞為親本的BA、BB組合,BA組合與BB組合均有較大的上升趨勢,BB組合更明顯,說明公雞作父本對蛋重變化影響較大,雜交會使蛋重上升趨勢更強勁。高立權等[8]研究表明引進或培育的良種雞的蛋重一般會大于地方品種或土雜雞。而張劍等[9]報道雜交雞與北京油雞蛋重無顯著性差異,本試驗中AA組合蛋重最小,AB次之,BB組合蛋重最大,說明雜交能使蛋重增加,且含外來雞血緣越多,蛋重增加越多,從增加蛋重角度來說,寧都黃雞適當與外來雞種雜交有利。
章明等[10]研究發現開產日齡越早,開產體重和開產蛋重越輕;開產較晚的雞只具有較大的開產體重和開產蛋重。黃欽柯等[11]也證實開產日齡、開產體重均與開產蛋重呈極顯著正相關。李琴等[12]認為體重與蛋重正相關,石柱綠殼蛋雞蛋較大與其體型較大有關。本試驗中體重對蛋重的影響,總的趨勢是體重越小,蛋重越小,說明體重與蛋重相關程度較高,與前人研究一致。而當開產體重相近,比較不同開產日齡對產蛋重的影響,開產越早,蛋重越小,但是開產時間達到一定時,蛋重會趨于穩定,達到最高值。
綜上所述,蛋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就本次試驗的結果看,雜交、開產日齡、開產前體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蛋重。雖然雜交試驗雞含有外來品種伊莎雞的血緣已非常少,但仍然會增加蛋重;開產日齡對蛋重的影響非常大,對于開產過早的雞只來說,不僅影響早期的蛋重,這種影響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過早開產的雞只所產的雞蛋會長期偏小。
[1]何清華,張 妍,黃作生.發展屠宰加工促寧都黃雞產業騰飛[J].中國畜禽種業,2011(6):14-15.
[2]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商標局在商標管理案件中認定并公布的492件馳名商標[J].中華商標,2013(1):73-81.
[3]諶澄光,李良鑒,郭小鴻,等.寧都黃雞繁殖性能及種蛋品質的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6):854-859.
[4]張芳毓,金香淑,路國雨,等.不同品種雞蛋品質的比較分析[J].吉林農業科學,2012,37(5):59-61.
[5]李俊營,詹 凱,李紹全,等.淮南麻黃雞30周齡蛋品質性狀相關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32):10-13.
[6]湯青萍,陳寬維,李慧芳,等.仿土雞蛋的蛋品質分析及變化規律研究[J].中國家禽,2008(9):22-25.
[7]盛東峰,李淑梅 .正陽三黃雞產蛋初期蛋重、蛋形指數變化規律研究[J].家畜生態學報,2012(6):55-58.
[8]高立權,黃春紅,秦 峰,等.桃源雞和羅曼褐殼蛋雞雞蛋品質比較[J].江蘇農業科學,2012(3):164-165.
[9]張 劍,初 芹,王海宏,等 .不同品種雞及其雜交后代產蛋前期蛋品質分析[J].中國家禽,2009(19):44-46.
[10]章 明,陳寬維,朱文奇,等.NPY基因對文昌雞開產性狀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10(12):136-138.
[11]黃欽柯,馮澤清,張 龍,等.二郎山山地雞蛋用品系選育效果分析[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13(1):75-78.
[12]李 琴,羅恩全,冉劍波,等.重慶地方遺傳資源綠殼蛋雞的調查及性能分析[J].西南農業學報,2012(5):1911-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