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8月1日發布消息稱,2014年上半年,中國鋼鐵、電解鋁等產能過剩行業利潤有所回升,官方化解產能過剩的努力已經初步見到效果。
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鋼鐵、電解鋁行業投資同比分別下降8.4%、31%。重點鋼鐵企業從3月份開始實現盈利,前5個月實現利潤17.5億元(人民幣,下同)。前4個月水泥行業實現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109.3%。平板玻璃行業實現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78%。船舶行業上半年承接新船訂單408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8.2%。前5個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25.3億元,同比增長9.2%。
在化解產能過剩成效初顯的同時,中國工業運行整體呈現出逐步趨穩的態勢。國家發改委表示,下半年官方將通過四方面工作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一是繼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簡化行政審批,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二是繼續推進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推動優勢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三是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和示范基地。四是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中高端發展,深化產業融合,細化專業分工,增強服務功能,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
近日,福建省嚴厲打擊非法違法采礦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福建省查處無證無照經營打擊非法違法采礦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要求各級政府落實共同責任,持續保持嚴厲打擊非法違法采礦高壓態勢。
《方案》要求,各地對國土資源部下發的2013年度礦產衛片疑似違法圖斑,認真組織開展核實、查處、整改和信息成果上報等工作;將打擊非法違法采礦有關信息實時錄入福建省打擊非法違法采礦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巡查制止、現場核實、立案查處、關閉取締等全程信息化監管。
《方案》強調,進一步加強對稀土、煤、飾面石材、建筑石料、壽山石等非法采礦行為發生率較高的礦種的監控;完善和落實打擊非法采礦由鄉(鎮)政府巡查、相關部門查處、縣級政府組織關閉取締的長效機制;堅決關閉取締無證非法采礦點,嚴防“死灰復燃”;持續打擊非法獲取或非法轉供火工品、電力、煤炭準運憑證等行為;及時消除尾礦庫的安全隱患以及治理采礦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

7月28日,湖南省環保廳官網公開發布《湖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收入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和《關于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收費和交易政府指導價格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兩個文件明確規定了主要污染物使用和交易等規則,自2015年1月1日起執行。
湖南省參與排污權交易的主要污染物在原有4項污染物的基礎上,擴大到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鉛、鎘、砷7項。其中鉛、鎘、砷首次成為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新成員”。
《通知》發布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收費標準表和排污權交易中的政府指導價格。其中,排污權交易中鉛的政府指導價為500元/千克,鎘為600元/千克,砷為500元/千克。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頒布《關于做好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壓覆礦業權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壓覆礦業權有關事宜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通知》規定,建設項目壓覆礦業權的補償,原則上應按無償取得與有償取得區別對待。有償取得礦業權的,分兩種情況來決定:所壓覆區域涉及礦產資源儲量的,依據壓覆礦業權區域內原核實保有資源儲量(即扣除已消耗資源儲量),按其在當時繳納的價款和資金占用費計算,并分擔壓覆區域勘查投入;所壓覆區域礦業權有償取得時不涉及礦產資源儲量的,依據當時有償取得的價款額,按壓覆礦業權面積比例計算,并分擔壓覆區域勘查投入。無償取得的礦業權,只補償壓覆區域分擔的勘查投入。壓覆采礦權范圍內已建的開采設施投入和須搬遷相應設施的,補償其直接損失。
《通知》要求,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壓覆礦產資源儲量審批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