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工信部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根據《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及《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經企業申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核實推薦、專家復核、網上公示及現場抽檢后,公布了第二批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全國共有52家光伏產品制造企業在名單之列。
據了解,此次入選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包括海潤光伏、三安光電、中利科技、俊鑫科技、東方日升、向日葵、億晶光電和隆基股份等12家A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加上2013年底工信部公布的首批134家光伏制造業企業準入名單,符合條件的企業數量目前已達186家。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入選名單的52家企業中,有25家企業主營光伏組件研發,14家為鑄錠、硅片生產廠商,19家涉及光伏電池生產,另有4家從事多晶硅材料生產。進入工信部名單的企業,未來在光伏制造業新建或改擴建項目上,將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各地優先支持。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7月1日舉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4版負面清單情況說明會。
與2013年負面清單相比,上海市在服務業擴大開放23項措施的基礎上,提出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的31條措施,于6月28日獲國務院批準。31條進一步擴大開放措施中,服務業領域14條、制造業領域14條,采礦業領域2條,建筑業領域1條。制造業領域的14條措施中,有5條注重于產品的研發、設計。在建筑業擴大開放方面,體現了基礎設施建設對外資的開放。在采礦業擴大開放方面,注重新技術的開放應用,有利于提升我國的資源利用效率和勘探水平。這些開放措施將有利于自貿試驗區抓住國際產業重新布局的機遇,發揮好促進我國產業發展轉型“試驗田”作用。
據了解,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對外商投資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涉及突破我國外資管理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的有關規定。目前,暫時調整實施行政法規和相關文件的工作正在按程序加快推進。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國土資源廳聯合發文,明確自2014年7月1日起,調整廣西礦產資源補償費收繳管理方式,將原來的集中匯繳方式改為直接繳入自治區本級非稅收入財政專戶方式。
礦產資源補償費收繳管理方式調整后,收繳流程改為:采礦權人向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填報“礦產資源補償費納費申報表”;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查核定、向采礦權人下達《繳款通知書》,同時登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向采礦權繳款人開具《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繳款人在規定時間內將應繳款項繳入治區非稅收入財政專戶;繳款人持銀行回單聯到市、縣國土資源局換取第四聯《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收據聯)。
通過調整礦產資源補償費收繳管理方式,有效縮短了上繳時間,提高資金效率。
近日,湖南省汨羅市政府發布《關于全面關停無證照回收拆解廢鉛酸電池小企業的通知》,要求轄區內無證照從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拆解的單位和個人停止違法行為,主動清除、安全處理原材料,拆除機械設備。
團山廢品市場及周邊地區存在40多戶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拆解小企業。根據汨羅市決定,6月~12月對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拆解行業進行整治。
本次整治分為清查摸底、統一關停、強制執行、污染治理4個階段。對未按《通知》要求停業停產的經營戶,由屬地鄉鎮政府牽頭,組織環保、工商、公安等部門執法人員現場予以強制關停,查封扣押原材料,強制拆除機械設備,對當事人依法依規立案查處。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由公安部門立案偵查,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目前,汨羅市環保局已向20多家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拆解經營戶下達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向公安機關移送7起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案件,10多家經營戶主動停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