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顧楠|文
今年以來,工信部關于稀土行業利好政策密集出臺,組建大型稀土集團方案已獲工信部備案同意,國家層面正在努力運作,推動整個稀土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今年以來,工信部關于稀土行業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加之包鋼集團、中鋁公司、廈門鎢業三家大型稀土集團方案已獲工信部備案同意,國家層面正在努力運作,推動整個稀土行業有序發展。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組建六家集團,上半年已經完成了三家集團。”工信部稀土辦主任賈銀松在“第六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上說。而賈銀松所說的這三家稀土集團,分別是包鋼集團、中鋁公司和廈門鎢業。
8月5日,包鋼稀土、廈門鎢業均發布公告,包鋼(集團)公司主導的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廈門鎢業主導的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稀土集團獲得工信部備案同意。而8月6日,中鋁公司透露,工信部已于近日正式下文確認中國鋁業公司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組建方案。中鋁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的央企。
據悉,工信部在7月份已對這三家稀土集團組建實施方案予以備案,并在相關政策上給予支持。
根據工信部的復函意見,中國鋁業公司大型稀土企業集團以其控股的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為整合主體,重點整合廣西、江蘇、山東、四川等省(區)的稀土開采、冶煉分離和綜合利用企業。而包鋼稀土主導北方稀土集團組建將分三步走,第一步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區域整合,第二步完成對四川、甘肅、山東等區域的輕稀土整合,第三步則整合國內外的重稀土資源。
賈銀松表示,組建集團,既不搞“拉郎配”,也不能搞“形同虛設”,搞空殼公司,要真正形成以資本為紐帶、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今年年初,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稀土大集團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復同意,按照方案形成了以包鋼集團、中國五礦、中鋁公司、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和廈門鎢業六家企業為主導的行業發展格局,將重點支持這六家企業分別牽頭進一步推進兼并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目前,在六大集團中,還未敲定的有贛州稀土集團、廣晟有色和中國五礦。
同為央企的中國五礦,整合與中鋁公司相似,廣東稀土則與廈門鎢業相仿。這兩者的布局并不會出太多意外。但變數多的贛州稀土集團最惹人關注。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13年11月,贛州稀土鬧出借殼上市風波。中國證監會人員到贛州就稀土借殼問題展開調查。
贛州雖然只是一個市,但其中重稀土儲量占全國的40%。贛州稀土集團的優勢在于握有上游采礦權。其下轄的18個縣市區均有稀土資源,經過整合之后,擁有采礦證的礦山數量為45座。贛州45張稀土采礦證中,只有1張不直接在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名下。
贛州稀土的特點是淺層,易開采,許多農民分到的山林都有稀土。也因此導致監管的難度相當大。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調研了贛州稀土后,放棄了央企主導重組贛州稀土的打算,因為地方的復雜性還需由地方企業來協調。
據悉,目前工信部正在加快重大專項論證步伐,研究建立新材料風險補償機制,完善財稅、金融、保險等綜合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動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我國新材料將重點關注碳纖維、稀土、耐高溫金屬材料等三大領域,工信部將研究配套政策給予重點支持。按照計劃,工信部力爭通過十年左右的努力,加快包括新材料產業在內的重點領域發展,推動我國整體邁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
今年3月,世貿組織公布了美歐日訴中國稀土、鎢、鉬相關產品出口管理措施案專家組報告,“一審”裁定中方涉案產品的出口管理措施違規后,我國扶持稀土產業的政策即開始密集出臺。
6月9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清理規范稀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的通知》,對稀土資源回收利用進行了規范。《通知》明確了從2014年下半年起,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將稀土資源回收利用納入計劃管理。從利用基礎設施建設中壓覆礦的,統一納入開采總量控制計劃(礦產品生產計劃);從工業廢料中回收稀土產品的,納入稀土資源回收利用計劃。工信部組織專家對各地稀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和生產計劃進行核查后,下達相關生產計劃。

包頭白云鄂博礦是世界上目前已開采的最大的稀土礦
7月8日,工信部下發《2014年稀土產業調整升級專項資金擬支持項目公示》,廈門鎢業、包鋼稀土等多家企業共有110個項目入圍。
7月9日,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國家物聯網發展及稀土產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對稀土資源開采監管、稀土采選和冶煉環保技術改造、稀土共性關鍵技術與標準研發、稀土高端應用技術研發、產業化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五個方面進行支持,明確了補貼標準。《辦法》對稀土產業獎勵方式規定,補助資金支持稀土產業采用以獎代補和無償資助方式,包括對稀土開采監管、稀土建設具有責任的地方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對稀土關鍵性技術研發以及高端應用采取無償資助方式;對于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采取無償資助方式。
8月7日稀土WTO訴訟案敗訴后,賈銀松曾表示,“要真切體會到WTO稀土案敗訴以后,我們加快改革調整的緊迫感。”隨后,工信部聯合多部委于8月15日起,開展新一輪的打擊稀土違法違規專項行動。據悉,這次“打黑”專項行動的力度要大于2013年,以官商勾結為打擊重點。
除組建稀土集團外,打擊黑色產業鏈仍將成為我國稀土行業工作的重點。“多年來,稀土市場行情很不穩定,呈大起大落之勢,與2012年6月前后出現的最近一次價格高峰相比,2013年許多稀土產品的價格下跌了近70%,而且低迷至今。”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表示,“一些稀土企業存在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是導致稀土市場低迷的重要因素。”
今年,我國有關部門將繼續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賈銀松表示,今年將重點打擊假借資源綜合利用名義違法違規生產經營稀土的行為;對輕稀土和中重稀土實施分類管理,在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開采和生產的同時,適度增加輕稀土的開采和冶煉分離計劃指標。
近日有報道稱,工信部等多部委組成專項調查組,對湖南省稀土進行了專項檢查,五礦集團唯一擁有采礦證的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被查處。而8月25日五礦集團剛剛與湖南稀土產業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整合湖南稀土市場。
據報道,此次專項檢查抽查了湖南省3市(州)的8家稀土貿易企業,其中江華稀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企業,存在收購個人非法盜采礦產品和來源不明礦產品行為,并通過貿易企業開具稀土專用增值稅發票進行“洗白”,隨后便銷售到了中鋁廣西有色稀土公司、廣州五礦建豐稀土公司、柳州通機貿易有限公司等冶煉分離企業及其他貿易企業。
此輪調查中,五礦集團兩家企業涉及黑稀土產業鏈。除了五礦江華,還包括收購“洗白”稀土的五礦建豐,五礦集團占其75%的股份。
報道稱,專項調查共查處涉嫌違規稀土4400余噸,涉案金額達7.3億元。多部門已對湖南7家違法違規的稀土企業進行了查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140萬元,涉及犯罪的將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工信部等多部門聯合大力度查處湖南稀土違法情況,意味著稀土新一輪意在打黑行動已經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保持打擊稀土黑色產業鏈的高壓態勢,有利于進一步規范稀土市場秩序,通過不動搖地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治亂、加快組建大稀土集團的步伐治散、完善法律法規治本,就一定能取得實質性成果,為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賈銀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