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林英
(江西省玉山縣中醫院超聲科, 玉山 334700)
近年來, 前列腺疾病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據研究, 50 歲以下中青年男性容易得前列腺炎; 50 歲以后的容易得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 因此前列腺疾病是越來越受關注的問題。 一直以來, 泌尿外科學界都公認中醫藥在治療前列腺疾病上的優勢, 本文主要闡述B 超對前列腺疾病的診斷價值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200 例前列腺疾病患者隨機抽為治療組(中西結合組) 和對照組 (西醫組)。 治療組100 例,含前列腺炎60 例, 前列腺增生35 例, 前列腺癌5例; 平均年齡 (50.8±5.6) 歲。 對照組100 例, 含前列腺炎58 例, 前列腺增生38 例, 前列腺癌4 例; 平均年齡 (51.2±4.3) 歲。 這些患者是從來我院診斷泌尿疾病500 名病者中, 先經B 超檢查, 診斷出199 名泌尿疾病患者, 后經綜合法確診證實為200 例。 對比兩組檢查的多項指標, 差異不明顯(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采用的儀器是探頭頻率為2.5~5.0MH的西門子ACUSON Antares 彩超儀及探頭頻率2.5~5.0 MH 邁瑞DC-6 型彩超儀。 通過肛門探測, 顯示前列腺各個切面圖像, 取最佳前列腺測量圖像的縱徑及測量橫切面的前后徑、 橫徑; 記錄詳細的前列腺內腫塊回聲等初步判斷是否患有前列腺疾病。 最后經活檢、 肛指檢查、 手術、 膀胱鏡檢、 酶測定等綜合確診證實。1.3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①外用中西藥灌腸: 在清空腸道后, 患者以45°的臀部灌100ml 中藥湯劑兼2 支慶大霉素,每天2 次。 灌腸藥成分: 大黃、 蒲公英、 莪術、 魚腥草、 王不留行、 虎杖等。 ②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給予中藥口服, 藥物組成: 黃芪、 當歸、 蒲公英、 白術、丹參、 王不留行等辨證加減。
1.3.2 對照組 只用單一的中藥灌腸, 藥物組成跟治療組的相同。 兩組治療2 個療程, 每個療程15 天, 30天后對比結果。
1.4 療效標準 依據《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1]療效標準評定。 顯效: 癥狀消失或減輕顯著, EPS 檢查正常; 有效: 減輕癥狀, EPS 檢查, 卵磷脂小體增加, 白細胞減少; 無效: 臨床癥狀沒有變化。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l5.0 統計軟件, 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 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2.1 B超診斷結果 從表1 中可以看出, 在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兩項檢測中, B 超診斷效果都為100%,而前列腺癌檢測失誤1 例。
表1 B 超診斷效果與綜合確診結果比較 [n(%)]
2.2 治療結果 治療組100 例中, 顯效81 例(81%),有效18 例(18%), 無效1 例, 總有效率為99%。 對照 組100 例 中, 顯 效28 例 (28%), 有 效30 例(30%), 無效42 例, 總有效率為58%。 兩組治療效果經統計, 有顯著對比差異(P<0.05)。
前列腺疾病為男性較為常見的多發病之一, 我國隨著老齡化的進一步發展, 該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彩超儀通過探頭經直腸腔內檢查前列腺, 由于位置離前列腺近且探頭頻率高、 不受眾多因素如肥胖、 腸氣等影響, 能得到比較理想的內部細微組織結構圖像,可以準確判斷效果。 采用彩超儀對前列腺疾病進行診斷時須根據較佳的圖像進行綜合判斷, 如有不規則外形則表明有癌變的可能, 而在前列腺后緣隆起或變形時則參考價值更大。
在本次治療中, 我們辨證為氣滯血瘀, 濕毒下注的中醫病理機制, 采用具有活血理氣止疼, 清熱利濕解毒的大黃、 蒲公英、 莪術、 魚腥草、 虎杖等兼用抗炎、 消腫能力的慶大霉素灌腸以 “祛邪”, 同時給予中藥口服調整全身的免疫功能, 加大消炎力度, 改善局部循環。 通過中西醫內外兼治, 攻補兼施, 增強了清熱解毒利濕, 活血解毒行氣止痛之功, 顯著提高了療效。
總之, B 超在診斷前列腺疾病中, 具有重復性強、操作簡單、 準確性高的特點,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前列腺疾病, 效果要明顯高于單一中藥灌腸。
[1]陳貴廷.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