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貞貞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紹興 312000)
融ESP與EGP為一體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與實踐
——以金融類專業為例
許貞貞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紹興 312000)
如果能在公共英語課程中加入專業知識,創設富有專業特色的公共英語課程,將兩者的教學內容相互聯系和融合,就能讓學生在提高英語能力的同時,更有效率地增強專業知識。本文對高職金融類專業的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做了適度探索,旨在不斷改進和拓寬公共英語的教學模式和思路。
ESP;EGP;金融類專業;教學改革
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0年出臺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明確規定了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原則:“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學中必須注意“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打好語言基礎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打好基礎要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強調打好語言基礎和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并重;強調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實際從事涉外交際活動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重?!盵1]
這就要求我們這些高職語言教學的實踐者不僅要注重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更要突出教授與學生特定職業或專業相關的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以滿足其專業技術崗位的需求。因此,融EGP于ESP于一體的教學模式就應運而生,它既不是傳統上純粹的基礎英語課程,也不是完全專業化的ESP課程。它是具有高職高專特色的、與學生未來職業情景密切相關的、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目標需求為宗旨,即有職業導向的英語課程模式。
EGP和ESP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兩大組成部分,EGP是基礎,沒有EGP的學習,ESP難以進行。ESP是EGP的延續和擴展,是在基礎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實際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工作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只有把基礎英語教學擴展到ESP教學,才能真正培養出社會、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
1.“EGP+ESP”教學模式的建構
金融類專業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擬構建“EGP+ESP”的教學模式,旨在將英語知識與金融專業知識進行有機融合,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為金融業培養一批既懂金融知識,又善英語交際的應用型人才,以滿足日趨國際化的金融業對外發展的需要。馬俊波教授曾指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在繼續鞏固英語知識和提高英語技能的同時,重點實現兩個具體目標:其一,在保證一定閱讀、翻譯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提升聽說和寫作能力,做到學以能用,即可以用英語進行日常的涉外交流、具備基本的英語寫作能力;其二,將公共英語教學和專業教學緊密銜接,以職業群為背景。以工作過程為線索,實現公共英語教學的工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3]該教學模式正是基于此觀點,“EGP”即是要求學生有較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ESP”即是將金融相關知識內容貫穿其中,培養能運用英語和金融專業知識從事國際金融工作的一線管理和技術人員。
2.基于崗位(群)要求的ESP教學內容改革
ESP教學定位金融專業崗位群,能有的放矢得進行教學內容改革。崗位(群)是相關崗位形成的一些相同或性質相類似的崗位集合,是高等職業院校專業以及課程設置的前提和要求?;诮逃?6號文件的要求,筆者在參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發現金融類專業的崗位(群)主要有以下幾類:

表1 職業崗位及工作任務
在EGP學習的基礎上,圍繞具體崗位工作任務的需要,我們對課程教學內容做了相應的模塊化設計,即每個教學單元均由四個教學模塊組成:
第一個模塊以聽說為主,強調目標情景任務的真實性
如目標情景中可能涉及到的金融知識、技術會話內容等。編輯材料的過程中盡量以學生現有水平可以接受的語言難度為準,涉及到金融崗位類的專業術語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所用語言做適當改動。
第二個模塊以閱讀為主,所選語篇均為與學生所學專業或目標情景交際活動中可能涉及到的金融知識方面的應用文為主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加強“基礎英語+金融知識”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模塊是第一個模塊內容的鞏固及延續。
第三個模塊是課內實踐
在該模塊中強調以典型工作任務(如表1所示)為導向,對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就“工作崗位、工作過程、工作任務的對象、方法與工作組織、工作和技能的要求、區分點”等方面進行分析,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設計學習領域,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技能,并進行匯總?;趯γ總€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制作多個項目,每一個項目都從金融崗位(群)的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具體的任務(項目),如用自制課件展示與專業相關任務,以角色扮演形式完成某個具體崗位的工作任務等。最后,由教師講解具體的操作過程;在操作前指導學生了解適度夠用的專業理論知識、概念和原理。然后通過項目分析、任務設置、討論實施(學生分組或獨立完成任務)、評估反思等一系列環節完成。該模塊中的教學方法重視教學做的一體化,通過教、學、做的結合,讓學生從了解為何做、到理解為何這樣做,再到做什么,最后掌握怎么做,學生在完成各個任務環節的過程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第四模塊是課外實訓,即校企合作模式。為了將英語語言技能與金融專業知識密切融合,讓學生參與真正的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和獲得的技能付諸實踐。學校與金融機構密切合作,建立了實訓實習基地。除了讓學生“走出去”,學校還扎實做好“引進來”的工作,聘請了企業家及商界資深人士為學生上實踐課,擴充學生的金融知識,加強書本知識與實際工作間的聯系。
3.融EGP與ESP為一體的教學評價考核的改革
課程考核評價是行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體系應體現高職行業英語教學"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理念,是檢查與評估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實行教學監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我們要改變過去單純以標準的智商測試和學科成績考試為主的評價觀’在評價的內容方面,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課業學習智力,而應當采取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在評價的方式方面,也不能只注重書面的考試,而應當探究多維的評價方式,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傾向于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交際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只有注意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與評價方式的科學性,才能使評價真正成為促進每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手段’。融EGP與ESP為一體的課程改革必然導致課程評價考核體系的相應變化。我們從側重純語言基礎知識的考核轉為側重專業能力的考核,從側重學術知識的考核轉變為側重職業技能的考核,從強調結果的考核轉變為強調過程的考核,從一張紙一支筆的書面考核轉變為強調實際聽說技能的口頭考核。因此,融EGP與ESP為一體的英語課程評價應該多維的,我們總結歸納為形成性評價(50%)+終結性評價(35%)+真實性評價(15%)。形成性評價為一種過程性評價,貫徹整個教學過程中,其手段和形式是多樣化的,包括有課堂表現及作業(10%)、課內實踐(25%)、課外實訓(15%)。終結性評價包括期末考試成績(25%)和期末實訓項目考核成績(15%)。真實性評價,即企事業用人單位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評價及其反饋。通過這樣的改革,我們可以從教師、企業導師、團隊成員和班級同學這四個方面進行360度評估。力圖全面、客觀地考察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素質養成情況,為今后的學習開展提供指導。
作為高職教育中培養“語言+技能”的國際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公共英語必須順應基于職業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潮流,突出以職業技術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并能適應能力本位的職業教育改革方向。在傳統的語言基礎知識傳授過程中融入專業知識,讓我們的公共英語課程真正從目標上實現“學以能用”,從內容上實現“學以致用”。
[1]國家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J].2000(10).
[2]李玲玲,陳楓.基于能力本位的金融英語教學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124.
[3]馬俊波.基于職業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現代裝備教育,2010(14):101-103.
[4]肖莉.建立具有高職特色的英語教學體系[J].職業技術教育,2008(28):20—23.
[5]徐翠波.金融人才市場的需求對高校實用英語教學的反饋[J].金融經濟,2006(9):83-84.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ntegrating ESP and EG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xemplified by Financial Specialties
Xu Zhen-zhen
(Shao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China)
Currently, teaching reform on Career-oriented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pressed ahead drastically. As a vital elementary cours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should go with the tides.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should be oriented towards career.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inancial pos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 and assessment in the filed of financial special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model and concep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radually.
ESP; EGP; financial specialties; teaching reform
H319
:A
:1000-9795(2014)011-000001-02
[責任編輯:周 天]
許貞貞(1983-),女,浙江臺州人,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教改課題“融ESP與EGP為一體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與實踐”(編號JY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