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爽
(南寧學院,廣西南寧530200)
為做好應用型管理類學生品德修養教育,在南寧學院管理學院2013級同學中,隨機抽取430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涉及的專業有工商管理(本)、工商企業管理、工商企業管理(企業信息化方向)、經濟管理、物業管理、連鎖經營管理等6個專業。這些數據的采集,為規范教育管理類學生品德培養教育方案提供了詳實客觀的依據。
本次調查問卷由25道選擇題組成,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讓學生如實填寫。本次調查對象針對2013級的430名同學,涉及6個管理類專業,其中男生179人。共發放問卷430份,收回有效問卷422份。
作為當代應用型管理類人才,不僅要是高級技術型人才,更應是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個人品德修養不僅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
育甚是重要,通過以下數字可以了解。在面對“家庭教育對個人的影響程度”的這個問題,“非常大”的占40.3%,“較大”的占42.4%,“一般”的占13.5%,“無影響”占1.2%。在“父母對個人的品德修養教育及影響”中,“非常多”占53.1%,“一般”占37.9%,“較少”的占8.3%,“無影響”占0.7%。可見,影響個人品德修養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傳身教。
個人思想道德水平的差異決定教育的不同方式、方法。在“如果你發現身邊有人做了不到的或沒有素養的事情,你會怎么做”,選擇“當場指出批評”占24.2%。“當中所看不到”占23.2%,“事后商量”占51.2%,“和他做一樣的事情”占1.2%。在“在公交上,看到需要讓位給需要的人時,你會····”,其中,“閉目養神,當看不見”占1.8%,“期待他人讓座”占2.1%,“主動站起來讓位”占96%。可見,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高度上的,是有基礎的,同樣,有了學歷也就開始注意處事的方式方法。個人品德修養不僅體現在道德層面,個人的綜合素質也至關重要。在對“新聞熱點和社會動態的關注度上”主動了解的占27.8%,偶爾關注的占68.5%,關注其他和不關注的占3.7%。“對中國歷史的了解”中,熟知的僅占5.7%,基本了解的占56.4%,較少的占37.2%,不了解的占0.7%。從此處可以看出對于時政,歷史涵養方面學生是比較欠缺的,主動關注的人很少,加強學生政治素質教育迫在眉睫。
教育要達到效果,要更有針對性的了解自我,在“對所學專業了解情況”的問題上,“非常了解”占24.5%,“基本了解”占88.9%,“模糊不清”占4.7%,“完全不了解”占0.7%。“對自己所學專業以后就業情況的了解程度上”“非常了解”的占5.7%,“基本了解”的占82.7%,“模糊不清”的占11.1%,“完全不了解”占0.5%。“是否對自己的專業課程感興趣”“有興趣,求知欲較強”占35.3%,“興趣一般,因學習而學習”占61.6%,“沒興趣,不適應”占2.4%。以此可以看出,學生對于自身所學專業,專業發展前景都不是很熟悉,以及專業興趣點并不高。在“你是否已經制定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中“制定了初步規劃”占個29.1%,“正在思考中”占53.1%,“沒必要過早制定”占5.9%,“很迷茫”占13.3%。人的成長、發展離不開專業知識的積累和積淀,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與對口職業規劃至關重要。可知,現在仍有大多數同學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無從下手。
學習、實踐能力的提升對今后工作的影響甚遠,應用科技人才更是對應用能力、創新與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你如何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自學能力較強,仍然需要老師的引導”占36%,“自學能力一般,視心情而定”占48.1%,“自學能力較差,需要施壓和督促“占14.7%,“無所謂”占0.9%,“你對參加校園社團活動是否感興趣”“很感興趣,是大學的必修課”占57.6%,“一般感興趣,參不參加無所謂”占36%,’活動很無聊,從來不參加”占3.6%,“從眾,大家去我就去”占2.8%。“你會利用課余時間或假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嗎”“會,可以鍛煉自己能力”占52.1%,“有這個想法,但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占38.9%,“不會,認為自己應該以學業為重”占1.4%,“不知道,看情況而定”占6.9%。這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制能力是有限的,學生也都能比較能認識到這個社會對實踐能力的重視。而實踐內容的選擇和執行還是需要教育引導。
目前,人才的競爭已經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構建應用科技大學的人才培養,管理類人才教育也甚為重要。管理類學生品德修養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也需要認真研討,找出對策,形成管理類學生品德培養方案,作為指導。
對自我的認知、了解程度,對個人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明確目標,在每個階段能約束自我的學習、生活。學生應首先樹立應用型人才意識,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學校的教育和引導,更需要受教育者主動配合,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在整個培養應用型管理類人才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高校應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學會兩種分析能力:一種是對內的自我剖析,明確自己的性格、特長和發展潛力,通過不斷自省來加強自我認識,調整自己作為社會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和品格,提升個人修養;二是對外界形式的分析,應用型人才是根據社會的需要來設定培養目標的,作為培養對象應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試圖尋找自己的社會定位,尤其在自己專業的相關領域,保持對經濟動態、就業形勢以及專業發展等方面的敏感性,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作為管理類專業學生需要加強對專業知識能力的深度和廣度的拓展,加強實踐教學和實踐活動,來提升專業實操能力。管理類專業是易入門,難深入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生對于專業、行業的認知和理解通過多實踐、重實操的方式來提高。目前各大技術應用大學都紛紛建立校企合作,希望企業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以平衡傳統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課程設置不僅要注重理論深度,更要注重專業之間的關聯性,通過豐富專業知識和加強實操能力鍛煉來提升管理類學生的綜合競爭力,不斷拓寬就業渠道。
公民素養道德是每個人必須遵循的,但是作為管理類學生在眾多人才中脫穎而出,就要體現出更高更好的素養。管理更是以人為本,如何教育領導他人,更重要的做好自我約束。道德修養及人文素養可以讓學生懂得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不該做,懂得文學、歷史、時政、傳統文化等相關知識,這都有助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感悟能力,以此提升自身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