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廊坊 065000)
從高職數學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通過定論形式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未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導致學生數學思維受到嚴重限制,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慢慢失去興趣,嚴重影響到高職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在高職數學新課程標準實施下,要求教師必須轉變高職數學教學觀念,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并主動參與到高職數學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在高職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數學基礎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及思維的培養。隨著高職數學教學改革和創新,要求教師必須依據數學知識實踐應用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同時選取與職業崗位相關的課程內容,將創新能力作為數學教學核心內容,以有效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1]。例如在《導數與微分》這一課時學習中,首先讓學生掌握導數公式,然后引導學生將導數公式應用到反函數、復合函數及隱函數等問題中,這時學生能夠以個人或者小組形式對與導數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有利于學生解題思維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創新思維主要是學生在高職數學學習中能夠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同時具有良好的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精神。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僅阻礙學生創新思維,同時不利于學生床戲那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優化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討論活動中,利用自身所學數學知識、學習方法及實踐經驗積極去探索,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2]。例如:在《函數、極限與連續》這一課時學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思維,對解題方法及問題結論進行深入探討,以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開闊學生思維。當 a(三)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以改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高高職數學教學效率,將教師和學生自繁重數學課堂教學中掙脫出來,同時多媒體技術具有良好的圖形功能,能夠解放學生思維,讓學生學習觀念發生改變。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對高職數學知識及問題進行更加直觀描述,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及掌握,同時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各種數學問題[3]。例如,在《函數、極限與連續》這一課時學習中,為了能夠將函數極限、連續和分割等變量更加直觀的表現出來,可通過計算機對這個變量進行模擬顯示,以將抽象知識轉變成具體的圖像,以易于學生了解及掌握,有效提高高職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
通過開展數學建模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并掌握更多新的數學知識,同時提高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數學建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課前準備、課中討論和課后總結。課前準備,即將全班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并指導學生收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料和文獻,對數學進行分析、假設和處理,并制定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課中討論,即組織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和發言,然后由教師和學生提出疑問,并由教師對數學建模活動要點、難點進行講解。課后總結,即通過教師評估、小組評估及自我評估等方式,對學生在整個數學建模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評估。例如,在只有四只腳支撐情況下,椅子無法放穩,提出如果移動椅子,才能讓椅子四腳著地,平放穩定?要求學生以“函數連續”知識進行數學建模和求證。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問題產生極大興趣,用加入到實踐探索隊伍中,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升高職數學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社會需求型人才,要求教師必須轉變高職數學教學觀念,創興高職數學教學方式,并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同時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建模活動,以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順應現代化人才需求趨勢。
[1]王建華.高職數學教學模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1(09):76-78.
[2]姚曉輝.淺談高職數學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9(27):76-78.
[3]陳修成.高職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1,8(1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