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內一科,江西 贛州 341000
心律失常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心血管疾病并發,該病可持續累及心臟致心臟而衰竭,同時也可突然發病而猝死。其發病原因復雜,因此臨床治療方法也多種多樣,用藥種類也尚無統一標準,為探討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療方法,筆者近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該病,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經心電圖和動態心動圖明確診斷,且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通過的相關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63.4±5.1)歲,其中無器質性心臟病8例,有器質性心臟病22例(冠心病15例,心肌病7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62.1±5.3)歲,其中無器質性心臟病7例,有器質性心臟病23例(冠心病17例,心肌病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納入研究前2周均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藥物,同時對存在的冠心病和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給予對癥治療,并均給予美托洛爾(商品名:倍他樂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2025391)治療,劑量為12.5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純中藥制劑穩心顆粒(山東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0950026)治療,用開水沖服,9g/次,3次/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4周,4周后對療效進行判定。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行24h動態心電圖監測,觀察患者心動圖的改善情況,并以此作為療效判定依據;觀察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立即停藥。
1.4 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24h動態心電圖監測顯示期前收縮次數較治療前減少≥90%;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收縮次數較治療前改善90%~5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24h心動圖監測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資料,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率采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治療期間共3例(10.0%)患者出現心率減慢和惡心嘔吐的胃腸道反應,對照組共2例(6.7%)患者發生上述不良反應,但兩組不良反應癥狀均較輕微,所有患者均可耐受,不影響治療,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表(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心臟活動的起源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或節律異常,其常見于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風濕性心臟病等,同時也有部分心律失常見于非器質性病變中,且病因復雜。臨床中抗心律失常藥物較多,包括鈉通道阻滯劑、鈣拮抗劑、β腎上腺素阻滯劑以及以胺碘酮為代表的選擇性延長復極過程藥物等。其中美托洛爾作為β-受體阻斷藥是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減緩自主竇性心率,延緩房室節興奮的傳導,增加心肌穩定性,同時其還可改善缺血區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從而發揮抗心律失常作用[2]。
穩心顆粒是具有多種離子通道作用的重要制劑,且兼具Ⅰ、Ⅱ、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作用,經多年臨床實踐證實,其在心律失常治療中的作用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3]。穩心顆粒的主要成分包括黨參、黃精、三七、琥珀、甘松等,據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黨參、黃精可有效降低冠狀動脈阻力,并可改善心肌耗氧量;三七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供血;琥珀具有鎮靜、安神作用;甘松的主要成分為纈草酮,具有抗超氧自由基損傷,保護缺血心肌的作用[4]。
綜上所述,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心律失常患者療效較好,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是對于其長期療效還需進一步加大樣本研究。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專題組.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6):323.
[2]石敏.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分析[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10):2366-2368.
[3]王智,劉冬梅.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0,26(9):626-627.
[4]黎裕朝.中醫藥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近況[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34(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