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撫松縣醫院,吉林 撫松 134500
人工流產是婦產科常見的終止妊娠的方法[1],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為了減少人工流產的并發癥,通過對本院800例無痛人流的臨床分析,運用陰式超聲引導可視無痛人流較普通無視人流臨床效果好,現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擇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無痛人流的80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有陰式超聲引導可視無痛人流400例。對照組:普通無痛人流400例。觀察組年齡在18~29歲之間,平均(26±0.6)歲,孕周6~11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2例,子宮畸形13例。對照組年齡19~45歲之間,平均(26±0.7)歲,孕周7~11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5例,子宮畸形1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高危因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術前檢查均無手術禁忌癥,兩組患者均禁食水6h,麻醉選擇靜脈麻醉,麻醉藥用異丙酚(2.5mg/kg)和芬太尼(1mg/kg)混合制成。對照組采用傳統無痛人流術,觀察組在患者睫毛反射及意識消失后采用無錫科美達KU3260型陰式超聲系統全程監測施術。將陰式探頭涂上耦合劑,套隔離套,置于穹窿處實施全程監測行可視無痛人流術。
1.3 觀察指標 手術時間:從放置窺器至吸頭取出為止。手術出血量:吸引器濾出用容器測量后的吸出物(蛻膜組織、絨毛),剩余為出血量。子宮穿孔:超聲提示為準。流產不全:術后10d復查超聲。恢復情況:術后1~3個月隨訪月經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陰道出血、手術并發癥及術后流產不全和閉經與對照組比較,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指標比較表
注:對照組比較,*P<0.05。
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最常見的補救措施[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無痛意識的增強,無痛人流術是現在廣為使用的終止妊娠的方法。隨之帶來新的問題,無痛人流術的盲從性較大,對畸形子宮、屈度大的子宮容易漏吸和殘留,反復吸刮易過度損傷子宮內膜,增加手術出血量,延長手術時間,引起閉經及不孕。我院引用陰式超聲監測系統直視下可觀察子宮的位置大小、形態以及孕囊的位置大小,動態地觀察機械進入宮腔的位置和深度,術后子宮恢復情況及宮腔內情況,引導術者迅速安全地完成手術,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避免過度吸宮,避免手術并發癥及不全流產的發生,值得廣大基層醫院推廣與應用。
[1]李榮,郭文斌.超聲引導下無痛人工流產的臨床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6,7:63.
[2]王彥英,李洪剛.超聲可視無痛人工流產術103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