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南通 226000
冠心病屬于比較多見的一類心臟疾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以及供血不足導致的心肌機能障礙以及器質性病變,患者的癥狀為發生壓榨性疼痛,在勞累或精神緊張時有胸骨后、心前區悶痛,緊縮樣疼痛的癥狀,持續時間較短,休息后能夠自行緩解,疼痛能夠延伸到患者的手臂、頸部、下頜、胃部和后背,患者在發作的時候一般會伴隨氣促、惡心、眩暈、寒顫以及出汗等[1]。本文對比常規西藥治療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差異,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全部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患者的年齡在40~72歲,平均年齡為(52.6±1.1)歲,患者的病程為2~18年,平均為(5.8±0.2)年,50例患者中心絞痛型為14例,糖尿病型9例,合并高血壓患者為1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3例,女27例,患者的年齡在42~71歲,平均年齡為(53.1±1.2)歲,患者的病程為2~17年,平均為(5.5±0.3)年,50例患者中心絞痛型為10例,糖尿病型9例,合并高血壓患者為13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情況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每天1次,每次100mg,使用生理鹽水和維生素C以及門冬氨酸鉀鎂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針對高血壓患者使用卡托普利以及硝苯地平緩釋片,針對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雙胍,針對心絞痛患者使用丹參滴丸以及消心痛進行治療[2];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之上進行中醫湯藥治療,使用紅花10g、丹參15g、益母草15g、當歸15g、炙甘草5g、麥冬10g、黃芪15g、桃仁10g、人參10g,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加減,每天1劑,用水煎服分為2次服用,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全部為7d。
1.3 效果判定 按照冠心病治療效果判定標準[3-4]: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心肌酶正常,心電圖正常,隨訪半年沒有出現復發,則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心電圖有改善,心肌酶正常,隨訪2個月沒有復發,則為有效;患者的癥狀減輕,心電圖沒有變化,停藥之后復發以及加重,則為無效。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33例,有效11例,無效6例,有效率為88.0%,觀察組患者中顯效39例,有效7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92.0%,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療效比較表(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冠心病的病因現在還不是很明確,但是普遍認為和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高粘血癥以及吸煙、肥胖等有關。中醫學認為冠心病屬于胸痹心痛的范疇,發病位置在心,和心、脾、肝、腎的盛衰有關,人們到了中老年心陽虛衰,陰精陽氣虛,血液滯緩引起發病[5]。冠心病的病機為本虛標實,血瘀為標,氣虛為本,虛實錯雜。本文觀察組患者使用中藥中的黃芪具有益氣固本的效果,丹參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人參具有補益心氣的效果,藥理學顯示黃芪可以增強患者的心臟收縮,起到強心的效果,麥冬能夠起到抗心律失常,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提高心肌收縮力的效果。使用西藥進行擴管以及抗凝治療,加之中藥進行活血化瘀,增強患者的冠狀血脈循環,使患者的心氣充盛,正氣恢復以及血脈通暢,中西醫結合治療,起到標本同治的作用。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針對治療冠心病的治療效果顯著,能夠優于單純西醫治療的治療效果,屬于冠心病的有效治療方式,應該在臨床中加以推廣使用。
[1]秦銘.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70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08):18-19.
[2]王威.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5):59-60.
[3]蘇鑫. 冠心病血瘀證診斷標準的臨床評價研究[D].中國中醫科學院,2013,5(2):312-314.
[4]付長康. 冠心病血瘀證診斷標準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2, 9(32): 1285-1286.
[5]譚友實.中醫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探討[J].中外健康文摘,2009,19(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