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縣人民醫院ICU,江西 于都 3423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呼吸內科常見病,具有患病人數多、死亡率高等臨床特征,嚴重者可并發呼吸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已成為當今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1]。筆者選取78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呼吸機輔助通氣聯合納洛酮靜脈滴注治療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綜合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符合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2002年版)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男性患者48例、女性30例;年齡在60~82歲,平均(69.0±5.0)歲;病程3~19年,平均(6.0±3.5)年;合并肺性腦病27例。78例患者按不同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積極止咳、祛痰、平喘、解痙、抗感染、持續低流量吸氧、維持呼吸道通暢及改善酸堿、電解質平衡等常規治療措施;同時兩組患者均給予無創正壓機械輔助通氣,采用S/T通氣模式,每日通氣4h以上,嚴重者可給予全天通氣,根據患者病情變化給予通氣7~14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再給予鹽酸納洛酮注射液(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生產;國藥準字H20103564)2mg溶于0.9%生理鹽水100ml中靜脈滴注,2次/d,連用3d。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入院及治療3d后進行血氣指標檢測,并詳細記錄患者血液pH、PaO2、PaCO2三項血氣指標值。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氣指標均有明顯改善,但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改善情況表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COPD的發病多由繼發感染引起,而感染可進一步加重不可逆氣道阻塞,導致患者呼吸肌勞累過度,呼吸功能減退,最終發生呼吸衰竭[3]。COPD患者一旦出現呼吸衰竭癥狀時應立即給予積極有效的救治措施,目前臨床治療以糾正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及改善通氣功能為主[4]。本研究對4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取呼吸機輔助通氣結合鹽酸納洛酮靜滴的治療方案,并與同期未應用納洛酮的38例患者進行對照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pH、PaO2、PaCO2三項血氣指標的改善程度更為顯著,提示應用納洛酮后治療效果明顯提升。筆者分析其原因認為:傳統的無創機械通氣可提高COPD患者肺泡氧分壓,減少內源性呼氣末正壓,達到降低呼吸肌做功,使疲勞的呼吸機得以功能恢復;而納洛酮屬于新型阿片類受體拮抗劑,可通過拮抗抑制呼吸的β-內啡肽而發揮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改善COPD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5],從而減輕患者血氧分壓過低及高碳酸血癥癥狀。
綜上所述,無創機械通氣聯合納洛酮靜脈滴注用于臨床救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王會芳,朱四民.納洛酮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1):66-67.
[2]馬健,劉慧麗.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0(32):126-127.
[3]李竹英,高鳳麗,王晶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認識淺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9):87-88.
[4]陶瑩.無創機械通氣聯合霧化吸入治療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4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20):32-33.
[5]方陳,陳永,齊保龍.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腦病46例臨床觀察[J].淮海醫藥,2013,3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