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縣人民醫院康復科,江西 吉安 343100
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的病癥在臨床上比較少見,有時會存在誤診的情況,其是由于手掌因外界因素著地導致腕關節受傷而成。對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的治療主要是讓手掌恢復原位[1]。本文觀察牽引折頂法治療30例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6至9月收治的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患者3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選入標準:患者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得到臨床確診,患者多由于摔倒時手掌著地造成脫位,全部為背側脫位。其臨床癥狀表現為腕關節畸形、腫痛明顯、腕關節活動障礙、皮膚擦傷等。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骨傷,并且患者的患肢血液循環正常。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19~45歲之間。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同樣的治療方法,具體步驟如下:對患者患處進行局部麻醉,根據病情讓患者取坐位或是臥位,讓其將患臂屈抬與肩平齊,醫師助手握住患者前臂的下部,醫師站在患者的患側,對患處進行對抗式牽引,右手按壓在脫位處頭狀骨的另一側,牽引5min后在屈腕的時候按壓頭狀骨,完成復位。患者腕關節畸形消失后進行中藥外敷,固定石膏使腕關節手掌屈位10°左右。固定時間為3周左右。在患者固定的時間內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肢體末梢感覺,從而判斷患者的血液循環狀態、溫度、石膏固定的松緊度等。對于因消腫造成的固定松動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并且對患者進行定期的X線片檢測,觀察患者傷處愈合的情況。
1.3 效果觀察 觀察患者治療后的關節結構狀態和舟狀骨的恢復情況,并且觀察患者的骨折恢復狀態。
1.4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的關節結構恢復正常,并且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舟狀骨沒有壞死的情況判定為治療顯效;患者的關節結構正常并且愈合良好,臨床癥狀好轉判定為治療有效;如患者的骨折沒有復位,并且發生舟狀骨缺血性壞死則判定為治療無效。對于治療無效的患者要進行其他方式的治療,從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2]。
大部分的患者在接受了治療后都得到了有效的恢復,詳細的數據統計見表1。

表1 患者恢復情況統計表[例(%)]
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通常是患者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腕關節錯位。對患者進行X線片檢查發現,正位片中的頭月關節間隙消失,關節發生重疊,并且腕關節的長度縮短,在擠壓的作用下月骨變成三角形;側位片顯示頭狀骨向月骨方向移動,并且向腕骨錯位處傾斜。在臨床治療中,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病情比較少見,因此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
本次研究采用了牽引折頂法治療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具有操作簡單、效果好的優點。治療的重點就是要讓頭狀骨和月骨恢復正位,其他腕骨隨之就能恢復正位,臨床癥狀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3]。在治療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的是牽引的時間,要保證時間和壓力的充足,否則在正骨的時候會導致月骨的脫位,并且要注意防止關節軟骨的損傷。其次就是對患者的石膏固定進行定期檢查,調整固定的角度。在固定的期間需要讓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并且根據患者的病情適當的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以達到更好的恢復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29例患者恢復效果非常好,僅有1例出現治療失敗的情況,需要進行再次復位治療。可以看出在經舟狀骨骨折月骨周圍腕骨背側型脫位的治療中牽引折頂法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患者恢復快,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單海民,聞亞菲,李偉,等.經舟骨月骨周圍腕骨脫位30例報告[J].中醫正骨,2011,13(8):27.
[2]智華.經舟骨月骨周圍背側脫位誤診誤治9例分析[J].中醫正骨,2009,17(3):47.
[3]米琨,朱少延,鐘遠鳴,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經舟骨月骨周圍性腕骨脫位[J].中國骨傷,2012,15(1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