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莉,程慧平
我國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測算及影響因素研究
萬 莉,程慧平
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BCC模型,針對2008-2011年我國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進行測度,發現我國公共圖書館效率為0.6042,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效率分別為0.7633、0.5704、0.4790。東部地區公共圖書館利用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運用Tobit模型,從人均GDP、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比例、高等教育程度、文盲率四個方面對公共圖書館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人均GDP、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比例、高等教育程度具有顯著正向性影響,文盲率具有顯著負向影響。
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效率 數據包絡分析 效率評價 影響因素
1999年Hennen設計出美國公共圖書館等級評價指標體系,并針對美國公共圖書館績效進行評估,該評價方法對完善公共圖書館評價理論具有重大意義[1]。2010年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首次將“圖書館績效評價”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指南,李建霞獲得“圖書館績效動態評價研究”項目資助。2011年王超湘獲得“社會科學院系統圖書館績效評估研究”項目資助,上述兩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立項體現了我國政府對“圖書館績效評價研究”的關注。2013年全國進行公共圖書館第五次評估定級,反映了我國政府及學術界對圖書館績效評價問題研究的響應。
《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顯示,2001年我國公共圖書館機構數共2696個,從業人員有48579人,總藏量42130萬冊,財政撥款152732萬元;2011年我國公共圖書館機構數共2952個,從業人員有54475人,總藏量69719萬冊,財政撥款756357萬元。近10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機構數、從業人員、總藏量、財政撥款迅速增長,尤其是財政撥款增長了400%。然而投入總量的增長是否就意味著公共圖書館利用效率隨之增長呢?在這種背景下,科學合理地評價各省公共圖書館效率,對進一步認識和挖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潛力,對于完成“十二五”時期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主要指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文借助Elsevier Science Direct全文數據庫,以Library productivity或Library efficiency進行篇名檢索,發現國外關于圖書館效率的文獻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1)測算高校圖書館效率動態變化。Simon(2011)發現技術進步促進圖書館生產率的增長[2];(2)測算高校圖書館靜態效率水平。包括 Chen(1997)[3]、Reichmann(2004)[4]、Stancheva(2004)[5]、Reichmann(2006)[6]、Hammond(2009)[7]、Lai(2011)[8]、Liu(2009)[9],而Carvalho(2012)[10]的研究中,在測算效率的基礎上,發現部分投入變量應減少,同時部分產出應增加;(3)測算公共圖書館效率。①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的有 Vitaliano(1998)[11]、Worthington(1999)[12]、Hammond(2002)[13]、De Witte(2013)[14];②運用隨機前沿分析方法的有Vitaliano(1997)[15]、Hemmeter(2006)[16]。
第二類:在評價效率的同時,對其影響因素進行考察,如De Witte(2011)[17]。
借助“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圖書館效率”、“圖書館生產率”為篇名檢索,發現國內關于圖書館效率的文獻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單純以評價效率為目的。(1)高校圖書館系統的白首晏(2002)[18]、吳育華(2007)[19]、范紅霞(2008)[20]均采用截面數據對高校圖書館效率進行評價,而截面數據在反映時間維度特征上略顯不足;(2)公共圖書館系統的袁海(2012)[21]在李建霞(2008)[22]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拓展,對省域2000-2008年圖書館效率動態變化進行考察,發現技術效率退化是引起全要素生產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王家庭(2013)研究我國2006-2010年30個省域圖書館業的TFP變化情況,發現技術進步動力欠缺是引起TFP下降的主要原因[23]。第一類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技術效率、效率變化的測度和對各地區的效率狀況進行基本的描述和排序。然而,這些研究對圖書館效率可能影響因素的回答,以及提出提升圖書館效率政策啟示的意義還相當有限,如朱勇平(2012)運用灰色關聯分析理論探索總流通人次、書刊外借冊次的影響因素,主要針對的是公共圖書館服務效益研究,而不是效率[24]。
綜合國內外關于圖書館效率或生產率的研究方法來看,主要使用的是非參數形式的DEA類線性規劃方法和參數形式SFA方法,其中數據包絡分析最為典型,SFA方法在圖書館效率測度上的運用在國內比較少見。從投入產出指標來看,學術界對圖書館效率投入產出指標缺乏統一的參照標準(鄭曉虹)[25],但主要使用的投入變量包括公共圖書館個數、總藏量、閱覽室座席數,產出變量包括總流通人次、書刊文獻外借冊次等。
第二類:在測算圖書館效率的同時,分析影響效率的因素。郭軍華(2010)突破現有研究的局限,在測算效率的基礎上,考察效率影響因素[26]。盡管其從經濟條件及人口因素方面選取3個變量對公共圖書館效率影響因素進行了考察,但其研究結果顯示GDP與圖書館效率顯著負相關、財政撥款正影響不顯著的結論,值得商榷。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讀者,而文盲率正是衡量讀者識字能力的重要指標,為此本文將對此變量進行考察。
李建霞(2011)通過文獻綜述發現,圖書館績效評估未來需要在多時期(時間維度)和多區域(空間維度)考察圖書館技術效率影響因素[27]。面板數據具有時間和空間維度特征,因此本文以2008 -2011年我國31個省域公共圖書館面板數據為研究對象,運用DEA方法中的可變規模報酬BCC模型測度公共圖書館效率,并利用Tobit回歸方法,對公共圖書館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
DEA是一種有效評價圖書館效率的方法(趙燕芳(2010)[28]、李高峰(2011)[29]、黃堯力(2013)[30]),該方法基于數學線性規劃思想,不具備統計學特征,側重于管理決策效率。投入導向的BCC模型為:假設n個決策單元對應的輸入與輸出變量分別為:
xj=(x1j,x2j,x2j,…,xmj)T,j=1,2,3…,n yj=(y1j,y2j,y2j,…,ysj)T,j=1,2,3…,n
其中, xj∈Em,yj∈Es,xj>0,yj>0,j=1,2,3,…,n,BCC模型計算公式見馬占新(2010)[31]。
公共圖書館效率(這里指技術效率):公共圖書館在既定生產資源投入下實現最大化產出的能力,或者在既定產出水平下實現最小生產資源投入的能力。其數值等于實際產出與最優產出,或者最優投入與實際投入的比值,可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值的乘積。研究技術效率即是在現有生產要素投入水平的情況下如何增加產出,或者是在保持產出不變的情況下減少投入冗余能力。
純技術效率:主要反映管理政策和利用水平,表示在同一規模的最大產出下,最小的要素投入成本,衡量非技術有效中純技術無效率所造成產出不足率。而規模效率是指通過優化配置投入要素對產出所發生作用的大小,當規模不斷擴大,使得規模效率得到充分釋放,規模經濟性將逐步得到提高,但如果相應的制度安排和管理創新并沒有及時跟上,發展將滯后。純技術效率的惡化與規模效率的改善相互抵消,使得技術效率的提高并不明顯。純技術效率與管理水平和制度創新能力有關,規模效率與投入規模和規模經濟有關。
在投入導向下,技術效率用來衡量投入要素是否出現浪費,若技術效率值TE<1,則需以1-TE的比例減少投入,即存在1-TE的比例的投入浪費。DEA要求投入產出數據必須滿足“同向性原則”,且數據必須是正數,決策單元數是投入產出數據的乘積或和的兩倍以上。優點在于:DEA方法不需要考慮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僅需要投入產出數據,在處理多輸入-多輸出變量時具有優勢,投入產出指標數據均無需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只要不同生產單元的投入與產出指標的量綱一致,不受計量單位的影響,也無需指定指標的權重系數,有效避免專家打分的主觀性。
借鑒孫建軍、程慧平(2012)[32]的研究經驗,筆者以技術效率值作為Tobit模型的因變量,環境影響因素為自變量。Tobit模型如下:

Yij為因變量,代表第i年第j省域公共圖書館技術效率,Zij為環境影響因素變量,c為常數項,uij表示隨機干擾的影響,βij為技術效率值對環境影響因素變量的回歸系數,回歸系數為正,表示變量對技術效率具有負影響;回歸系數為負,表示變量對技術效率具有正向影響。
投入變量:公共圖書館個數、總藏量、閱覽室座席數,從硬件(客觀基礎設施數量)和軟件(信息內容覆蓋率)兩個層面描述公共圖書館主要投入概況。產出變量:總流通人次、書刊文獻外借冊次,從主體和客體上反映了圖書館對外運營概況,朱勇平(2012)[24]、鹿瞳(2009)[33]、趙燕芳(2011)[34]的研究持類似觀點。
公共圖書館是為市民服務的圖書館,依賴于政府稅收來維持運營。與專業圖書館不同,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針對兒童和成人,即所有普通居民。因此本文選擇的環境影響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比例、高等教育程度、文盲率。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比例: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占總支出比例;高等教育程度:每十萬人口高等學校平均在校生數;文盲率: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數據來源于2009-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各指標及變量如表1所示。
借助Deap 2.1軟件,以投入為導向,計算得到2008-2011年我國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值如表2、圖1所示。

表1 投入產出指標及影響因素變量

表2 2008-2011年我國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均值
(1)2008-2011年,我國公共圖書館效率為0.6042,表明還有約40%的提升空間。東部、中部、西部效率分別為0.7633、0.5704、0.4790。東部地區公共圖書館利用效率最高,且高于全國平均值,中部地區次之,西部地區最低。
(2)通過表2發現純技術效率低下是我國整體公共圖書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31個省份中僅廣東、西藏公共圖書館純技術效率值高于規模效率。廣東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大,城鎮化水平高,公共圖書館事業管理水平高,可以繼續加大對公共圖書館投入。西藏主要表現為公共圖書館規模小,管理起來得心應手。因此,各省應從管理制度上入手提高公共圖書館利用效率。國家在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過程中,應注意資源傾斜于東部地區。而中西部地區應通過技術模仿,學習借鑒東部地區優秀的管理經驗。

圖1 2008-2011年中國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
(3)上海、浙江公共圖書館效率為1,并列第一。廣東、北京公共圖書館效率分別為0.9683、0.9335,位于第二、三位置。青海、山西、西藏公共圖書館效率分別為0.3265、0.3058、0.0965,位于后三位。
(4)從規模收益狀況來看,2008-2011年我國31個省域公共圖書館規模效益均處于遞增階段,說明增加公共圖書館投入的規模可以獲得更大的產出收益,這也凸現規模效率維持技術效率增長的特征。從圖1中可看出,大部分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出現下滑趨勢。這一趨勢的出現可能與互聯網快速發展有一定的關系,尤其是數字化閱讀方式的出現給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帶來了挑戰。
(5)通過效率區間與區域分布比照(如表3所示),發現位于區間(0.7105,1]:東部地區省份占63.6%,中部地區省份占25%,西部地區省份僅占16.7%;位于區間(0.4633,0.7105]:東部地區省份占 18.2%,中部地區省份占62.5%,西部地區省份僅占25%;位于區間(0,0.4633]:東部地區省份占18.2%,中部地區省份占12.5%,西部地區省份占58.3%。

表3 效率對應的省份圖書館分布情況
以測算得到的公共圖書館效率為因變量,以人均GDP、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比例、高等教育程度、文盲率為自變量,運用Stata 12.0軟件進行Tobit隨機效應模型回歸,得到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Tobit模型回歸結果
(1)人均GDP:回歸系數為0.1650,在1%水平下顯著。經濟發達地區更容易吸引人力資源流動,相應地該地區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高,對公共圖書館運營起到有利的導向作用。這與上文的“東部地區公共圖書館效率最高,中部地區次之,西部地區最低”結論相吻合。
(2)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比例:回歸系數為0.0181,在1%水平下顯著,表明各地區一般公共服務財政支出占各省財政支出比例每擴大1%,公共圖書館利用效率就增長1.81%。
(3)高等教育程度:回歸系數為0.0001,在5%水平下顯著,表明擴大高等教育比例有利于提高公共圖書館利用效率。受過高等教育的讀者傾向于去公共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促使公共圖書館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4)文盲率:回歸系數為-0.0095,在1%水平下顯著,表明文盲率下降有利于公共圖書館效率增長。該指標衡量的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以6歲為小學入學年齡計算,15歲正好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這一結論的啟示是各地應加大九年義務教育扶持力度。
本研究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對2008-2011年我國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進行測度,發現我國公共圖書館效率為0.6042,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效率分別為0.7633、0.5704、0.4790。東部地區公共圖書館利用效率最高,中部地區次之,西部地區最低。純技術效率低下是我國公共圖書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運用Tobit模型,從人均GDP、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比例、高等教育程度、文盲率等四個方面對公共圖書館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人均GDP、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比例、高等教育程度具有顯著正向性影響,文盲率具有顯著負向影響。
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尚未從綜合技術效率變動的角度動態集成研究圖書館效率動態變化特征,后續研究將通過從時間維度擴大樣本量,分析公共圖書館效率動態變化特征、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的差距,以及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之間收斂效應。
[1]吳正荊,孫頎,呂少妮.美國公共圖書館評價方法在我國區域圖書館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39(4):74-82.
[2]Simon J,Simon C,Arias A.Changes in productivity of Spanish university libraries[J].Omega,2011,39(5).
[3]Chen T.A measurement of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7,53(1):71-80.
[4]Reichmann G.Measuring university library efficiency usingdataenvelopmentanalysis[J].Libri,2004,54(2).
[5]Stancheva N,Angelova V.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C]//10th Conference on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2004.
[6]Reichmann G,Sommersguter-Reichmann M.University library benchmarking: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using D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6,100(1):131-147.
[7]Hammond C J.The effect of organisational change on UK public library efficienc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21(1):286-295.
[8]Lai M C,Wang W K,Huang H C,et al.Linking the benchmarking tool to a knowledge-based system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8):10579-10586.
[9]Liu S T,Chuang M.Fuzzy efficiency measures in fuzzy DEA/AR with application to university libraries [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2).
[10]De Carvalho F A,Jorge M J,Jorge M F,et al. Library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Rio de Janeiro,Brazil:applying DEA to a sampl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2006-2007[J].Library Management,2012,33(4).
[11]Vitaliano D F.Assessing public library efficiency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Annals of Public and Cooperative Economics,1998,69(1):107-122.
[12]Worthington A.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efficiency measurement in public libraries[J].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1999,32(1):31-42.
[13]Hammond C J.Efficiency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of UK public library systems[J].Applied Economics,2002,34(5).
[14]De Witte K,Geys B.Citizen co production and efficient public good provision: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local public librari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224(3):592-602.
[15]Vitaliano DF.X-inefficiency in the publicsector:the case of libraries[J].Public Finance Review,1997,25(6).
[16]Hemmeter J A.Estimating public library efficiency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s[J].Public Finance Review,2006,34(3):328-348.
[17]De Witte K,Geys B.Evaluating efficient public good provision: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a generalised conditional efficiency model for public librarie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1,69(3).
[18]白首晏.DEA方法在高校圖書館效率評價中的應用[J].情報雜志,2002(6):15-16.
[19]吳育華,楊順元.高校圖書館的效率測度研究[J].情報雜志,2007(9):129-131.
[20]范紅霞,劉澤隆.高校圖書館資源使用效率測定的DEA模型分析[J].情報雜志,2008(4):157-158.
[21]袁海,周曉唯.我國公共圖書館效率動態變化——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Malmquist指數分析[J].圖書館建設,2011(8):77-81.
[22]李建霞.省域公共圖書館績效的DEA測算與評價[J].圖書館論壇,2008,28(4):49-52.
[23]王家庭,李海燕.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動態研究——以圖書館業為例[J].圖書館建設,2013(1):5-10.
[24]朱勇平.關于公共圖書館效率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J].圖書館雜志,2012,31(2):5-10.
[25]鄭曉虹.基于數據包絡分析(DEA) 的高校圖書館效率評價[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1) .
[26]郭軍華.區域公共圖書館效率測度及環境影響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兩步法的實證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13):87-90.
[27]李建霞.圖書館績效評價研究綜述[J].圖書情報知識,2011(5):42-52.
[28]趙燕芳,段宇鋒.對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應用于圖書館效率評價的思考[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33(6).
[29]李高峰.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圖書館效率評價方法的修正與調適[J].圖書館建設,2011(6):77-79.
[30]黃堯力,佘起鷗.我國圖書館效率研究綜述[J].圖書館雜志,2013(3):9-13.
[31]馬占新.數據包絡分析模型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50-51.
[32]孫建軍,程慧平,董剛.基于三階段DEA模型的信息產業效率研究[J].情報學報,2012,31(8):875-882.
[33]鹿瞳.基于DEA Tobit兩步法的公共圖書館效率評價與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9(5):12-13.
[34]趙燕芳.基于超效率DEA與Tobit模型的上海市區級公共圖書館效率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24.
Measurement of Public Libraries'Efficiency and Impact Factor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WAN Li,CHENG Hui-ping
With BCC model of DEA approach,the paper measures public libraries'efficiency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from 2008-2011.The result shows that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average efficiency is 0.6042,and the eastern region,middle region,western region are 0.7633,0.5704,0.4790 respectively.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from east to west.This paper uses Tobit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factors of public libraries'efficienc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GDP per capita,public service expenditure proportion,illiteracy rate,and higher education degree.It turns out that GDP per capita,public service expenditure propor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degree are obviously positive while the illiteracy rate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public library;library efficiency;DEA;efficiency evaluation;impact factor
格式 萬莉,程慧平.我國省域公共圖書館效率測算及影響因素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4(2):15-21.
萬莉(1985-),女,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博士生;程慧平(1984-),男,博士,湖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講師。
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