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李君,楊文建
大學生使用移動圖書館的行為持續性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
——基于擴展持續使用模型
鄧李君,楊文建
文章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驗證用戶因素對大學生持續使用移動圖書館的行為是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具體以EECM-ISC為基礎,融合用戶因素,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采集大學生對于移動圖書館的使用數據,結合α系數、CR值、問項均值、因子載荷分析等證明用戶因素對于大學生持續性使用移動圖書館行為的重要性僅次于信息質量,高于系統質量與服務質量。建議圖書館通過圖書館培訓、文獻檢索課、1小時講座、移動圖書館檢索大賽等方式培養用戶使用移動圖書館的能力,結合輔助資源系統將移動圖書館的運用融入到課業學習中,使大學生形成使用興趣并最終達到持續使用移動圖書館的目的,推動圖書館移動服務的發展。
移動圖書館 擴展持續使用模型 大學生 用戶因素 信息質量 系統質量 服務質量
當代大學生主要由90后、Google一代構成,容易接受新事物、善于利用新技術是其主要特點。移動圖書館是基于移動技術的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的分支,是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實現定向知識傳播的一種方式,其依托于成熟無線移動網絡、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使人們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限制,通過各種便攜移動設備方便靈活地進行圖書館信息查詢、瀏覽和獲取資源內容服務,移動圖書館也被稱為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1]。對大學生而言,移動圖書館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然而在經歷最初的新鮮感和刺激以后,能否獲得當代大學生的持續性使用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移動圖書館的發展脈絡。
除技術因素外,信息系統的服務基礎在于其建立在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基礎上的采納行為,而服務的長期開展取決于用戶對于服務的持續使用行為,在本質上采納行為與持續使用行為存在差異。對持續使用行為與采納行為之間存在差異,Bhattacherjee通過其研究得到證實,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基于信息系統的持續使用情境并予以驗證[2];也有學者提出從價值視角來審視采納行為和持續使用行為的差異[3]。然而,雖然有學者通過用戶的即時通訊服務持續使用行為研究證實態度和感知行為控制對持續使用意向有顯著影響,但并未指出用戶自身因素對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力度[4]。通過這些研究,可以得出結論:(1)持續使用行為是長時間的、反復的運用,需要基于使用經驗來作出判斷,傾向為理性行為;而采納行為可以是偶然的,可以通過接受他人的觀點或是受第三方宣傳的影響來實現,傾向為非理性行為;(2)持續使用行為是對信息系統的服務效果、用戶自身精力投入等因素的綜合權衡,帶有較強的認同感;而采納行為可以是基于信息系統的單一因素(如交互界面、學科因素、環境因素),或是源于新事物的刺激,表現為較強的新鮮感。
在已有的研究中,對于信息系統的持續使用行為研究主要基于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5]、持續使用模型(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 of IS Contin uance,ECM-ISC)[6]、擴展的持續使用模型(Expansion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 of IS Continuance,EECM-ISC)[7]三種。隨著近年對于移動服務持續性的研究持續升溫,涌現的研究成果大多圍繞影響信息系統的三個主要因素——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來展開研究。部分學者通過加入用戶自我感知價值對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驗證[8],或從信息獲取和交互角度來研究用戶對信息系統的持續使用行為[9],或進一步細化為對于用戶使用信息系統時的在線持續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10],也有學者將其運用于移動上網持續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的驗證[11]。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用戶因素(包括價值感知、經驗判斷等因素),但僅僅是作為對持續使用行為的輔助因素來進行探討。鑒于當代大學生興趣廣泛、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的特點,加上移動圖書館本身是一種服務方式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屬于新事物,大學生對于移動圖書館的使用行為有基于對新技術、新服務的新鮮感,也有出于獲取信息服務的需要,而移動圖書館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大學生對它的持續使用行為上,本文所指的持續使用行為是建立在價值認同基礎上的理性行為。所以本文在研究影響用戶使用信息系統的持續性的三個主要因素(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再加入用戶因素來測度高校大學生用戶使用移動服務持續性的影響因素,旨在區分各因素重要性,并將研究結論運用于保持大學生對于移動圖書館的持續使用行為。
本次研究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采集研究數據。項目設置上分為信息質量、信息系統、服務質量和用戶因素四個方面。問卷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被試個人信息;二是基于四個項目的19個子項(見表1)。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來測度用戶的認同程度,4表示絕對同意,0表示對絕對不同意,同意程度從4到0逐級遞減。

表1 問卷主題項目名稱
有鑒于重慶開展移動圖書館服務的高校較少,筆者在已開展移動圖書館服務的高校中選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的大學生作為測試對象。在試驗性測試過程中沒有被試者對項目描述有歧義或表示反感,且能在幾分鐘之內完成,表明項目能夠有效的表達相關問題,問卷描述合理。正式調查過程中,筆者在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的圖書館隨機發放400份問卷,實際回收問卷382份,其中有效問卷357份(實際有效回收率89.25%),證明問卷調查有效。整個樣本被試者全部是在校大學生,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通過α系數與CR值綜合衡量(通常α系數與CR值大于0.7即表明因子具有較高的信度)。問卷中信息質量和用戶因素α系數較高,達到了0.8以上,系統質量和服務質量α系數也大于0.7,表明問卷設計合理,整個問卷是可信的;問卷KMO值超過了0.8(為0.802),表明問卷具有效度。問卷項目α系數、問項均值見表2。

表2 項目α系數、CR值、問項均值、因子載荷表
數據分析規則,項目α系數可以直接反應出各個因素對于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程度,系數越高,影響力越高,而系數的高低差異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各個因素對于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力度排序。也可以作為今后移動圖書館服務中的主要關注點加以運用,系數越高越需要重視,同時圖書館也可以通過系數的排序結果來實現館內相關工作的調整。
以EECM-ISC中影響信息系統的持續使用行為三個基本因素(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結合用戶因素制成調查問卷,通過數據分析的方式驗證了用戶因素也是影響持續使用行為的主要因素,并對各因素進行了重要性排序。具體調查結論如下:
4.1 信息質量是影響大學生持續使用行為的首要因素
信息質量是影響大學生持續使用行為的首要因素。問卷分析結果中,信息質量項目的α系數為0.8402。在其包含的子項中,“信息表現方式的多樣性”、“與互聯網信息融合”是大學生最重要的判斷指標,問項均值分別為3.633和3.445,達到顯著水平(P≤0.05)。這種結果的出現表明用戶對于移動圖書館的信息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為大學生在經歷最初的短信通報服務和業務內容查詢服務后,對簡單的移動圖書館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側面反映出移動技術的提升使得大學生可以接受更多樣化的信息,同時也為移動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4.2 用戶因素在大學生對移動圖書館的持續使用行為中具有重要影響
從性質來區分,用戶因素源于用戶自身,是一種內在因素,而擴展持續使用模型的三個基礎要素是一種外在因素,但通過問卷得到驗證,用戶因素在大學生對移動圖書館的持續使用行為中具有極大的影響力,α系數為0.8052。由于用戶因素包含了用戶對于移動服務的價值感知與認同感,而價值感知來源于用戶對于信息系統的持續使用所形成的經驗總結,繼而形成使用習慣或是使用依賴,使得持續使用行為有別于接納行為,這在另一個方面也表明,在信息系統不斷趨于完善的過程中,用戶因素對于形成持續使用行為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4.3 用戶因素的影響力僅次于信息質量
本次問卷調查的所構建的四個主要項目中,用戶因素的影響力僅次于信息質量。用戶質量的α系數大于系統質量(0.7616)與服務質量(0.7415),表明用戶因素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對信息系統的持續使用行為的第二因素。而在所列出的用戶因素的子項中,優越感、吸引力和是否利于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評判標準,問項均值分別為3.325、3.432、3.073,且達到顯著水平(P≤0.05)。這種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對于移動圖書館服務的認知來自于其對自身表現力、關注度的提升和對學習效率的提升,客觀上反映出大學生對于移動圖書館的持續性使用既來自于理性認知,也包含有感性認知。
對大學生而言,移動圖書館既是新的服務模式,可以提供用戶更為自由的利用方式、更為寬廣的利用場所、更豐富的資源來源,也是對原有數字資源服務方式的衍生,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數字資源平臺的聯合運作,更是用戶對于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的新希望、新要求,是用戶對于信息需求提出與滿足的全新表達渠道。調查研究發現,影響大學生持續使用移動圖書館的主要因素除了信息質量、系統質量與服務質量外,用戶因素也是主要因素,影響力僅次于信息質量,高于信息質量與服務質量。所以,除提升信息質量、系統質量與服務質量外,高校圖書館應當采取如下措施以保持用戶對于移動圖書館的持續性使用。
5.1 加強信息檢索能力培養,提升信息表達能力,建立對于移動圖書館的信任
相對于數字圖書館服務、傳統圖書館服務而言,移動圖書館服務是一種基于新載體、新交互界面的服務模式,會受到來自于第三方(如通信服務商、服務平臺)的影響,而圖書館需要加強對于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提升其信息表達能力。武漢大學圖書館胡永生在2012年“第五屆管理與服務創新論壇”上的報告中提到,要在用戶心中塑造圖書館的服務形象,尋找與90后學生的契合點,尋找認同感,移動圖書館需要建立大學生對于移動圖書館服務的信任。總的說來,移動圖書館服務相對較新穎,加上使用平臺的信息表現能力有限,由此導致用戶的不信任感,所以使用戶建立對于移動圖書館的信任尤為重要,可以通過圖書館培訓、文獻檢索課、1小時講座等方式加大對移動圖書館的宣傳力度,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圖書館的服務,并通過相應的操作互動,使學生建立對于移動圖書館的信任。
5.2 引導大學生從移動圖書館中發現學習捷徑,提升使用能力,形成使用依賴
培養大學生正確使用移動圖書館的能力是形成持續使用的基礎。除信息表達與獲取方式的基礎能力外,能夠使大學生通過移動圖書館降低其在資料查找、整理方面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形成基于移動圖書館的學習捷徑,是有效提升大學生對于移動圖書館使用興趣的主要方式。目前國內部分圖書館建成了基于圖書館資源的針對大學生課業的資源支持系統,并將這種資源系統通過移動圖書館進行發布,如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將電子教參資源主動推送至各類終端(包括PC、iPad、智能手機),以此推廣移動閱讀,讓學習無處不在,教參資源觸手可得、隨心而用[12],所取得的不僅是信息的即時獲取,更是大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與使用依賴的形成,對于提升大學生使用移動圖書館的持續性極為有利。
5.3 利用學生的優越感并正確引導,建立對于移動圖書館的使用興趣
優越感是提升用戶使用興趣、形成持續使用行為的常用手段,如蘋果手機的營銷策略就是建立在用戶對于取得某種服務或是物品后會產生優越感的基礎上。然而,這種方式雖然在早期能夠使得移動圖書館有一定的基礎用戶,但這種商業上建立在優越感上的用戶維持模式并不適合于維持移動圖書館用戶群的穩定性,原因在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過多關注優越感會讓用戶低估移動圖書館的實際價值,這種優越感會逐漸被實用性所取代,影響用戶的持續使用。所以,可以適當開展基于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檢索技能大賽、使用心得交流會等等,讓圖書館正確引導用戶的優越感,如引導用戶將興趣放在利用移動圖書館更快、更便捷的獲取信息上,使用戶能夠正確認識到移動圖書館的價值在于對自身效率的提升,而不是在于使自己能夠有優于他人的信息獲取設備與平臺。
作為未來高校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方向之一,大學生對移動圖書館的持續使用行為是促進其發展和成熟的重要基礎。雖然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和服務質量是維持信息系統于用戶的持續使用行為的基礎因素,但是也不能忽視用戶因素的作用,特別是在提倡個性化信息服務的今天,應當愈加重視用戶因素對于維持持續使用行為的作用。通過將用戶因素與圖書館的部分服務相結合并運用到移動圖書館服務上,就能夠通過正面影響大學生用戶,從而達到提升用戶使用能力、建立使用興趣,并持續使用移動圖書館這一目的。
[1]許廣奎,周春萍.高校大學生手機閱讀行為調查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14):82-85,92.
[2][6]Bhattacherjee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J]. MIS Quarterly,2001,25(3):351-370.
[3]Byounsoo Kim,Jungsuk O H.The difference of determinants of acceptance and continuance of mobile data services:A value perspective[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1,38:1798-1804.
[4]李蒙翔.移動即時通訊服務持續使用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管理科學,2010(5):72-83.
[5]Davis F D,Bagozzi R P,Warshaw P 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models[J]. Management Science,1989,35(8):982-1003.
[7]Bhattacherjee A, Perols J,Sanford C.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ance: A theoretic extension and empirical test[J].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08,30(4):17-26.
[8]趙欣,周密,于玲玲,等.基于情感依戀視角的虛擬社區持續使用模型構建——超越認知判斷范式[J].預測,2012.31(5):14-20.
[9]劉莉.社交網站用戶持續使用行為研究:基于信息獲取和人際交互的視角[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11):17-22.
[10]Young Sik Kang,Heeseok Lee.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n IT artifact in online service continuance:An extended perspective of user satisfac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3):353-364.
[11]Thong J Y L,Hong S J,Tam K Y.The effects of post-adoption beliefs on the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6,64(9):799-810.
[12]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電子教學參考資源服務[EB/OL].[2013-05-22].http://www.lib. sjtu.edu.cn/view.do?id=3332.
On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Continued Mobile Library Usage Behavior and Its Measurements——Based on Expanded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of IS Continuance
DENG Li-jun,YANG Wen-jian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data analysis,this paper reports that us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continued usage of mobile library.Based on EECM-ISC,it verifies with α coefficient,CR data,mean value and load factor analysis that user factor comes next in importance to information quality in the continuance of using mobile library,beyond the system quality and the service quality.It suggests that library should held training sessions,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s,one-hour lecture series,mobile library retrieval contest and the like to improve patrons'ability of using mobile library.Besides,it is supposed to cultivate students'interests in mobile library and make them use it persistently by putting mobile library service into academic learning——joining it with resources auxiliary system (electronic teaching reference system,etc.)By this way,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library service.
mobile library;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of IS continuance;college student;user factor;information quality;system quality;service quality
格式 鄧李君,楊文建.大學生使用移動圖書館的行為持續性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擴展持續使用模型[J].圖書館論壇,2014(2):63-68.
鄧李君(1982-),女,碩士,四川外國語大學圖書館館員;楊文建(1981-),男,碩士,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圖書館館員。
2013-04-09
*本文系重慶市2013年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重慶市高校移動閱讀發展現狀與圖書館資源、服務轉型研究”(項目編號:13SKJ07) 和四川外國語大學2013年校級課題“高校讀者移動閱讀發展現狀與圖書館資源、服務轉型研究”(項目編號:sisu201314) 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