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冠楠
(吉林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春130021)
CA6140車床撥叉,位于車床變速機構中,起換擋作用,使主軸回轉運動按要求進行工作,獲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零件上方的?25孔與操縱機構相連,下方的?60孔則用于與所操縱齒輪所在的軸接觸。通過上方的力撥動下方的齒輪變速,鑄造出完整的圓加工后切開。
材料為HT200,最低抗拉強度為200 Mpa的灰鑄鐵。零件在機床運行過程中所受沖擊不大,選擇金屬模機械砂型鑄造毛坯[1-2]。
選取?25孔的不加工外輪廓表面作為粗基準。以精加工后的(鉆-擴-鉸)?25孔的側面為精基準。
?25 mm孔外端面、?60 mm孔外端面、控制槽端面以及32 mm×32 mm螺紋孔端面毛坯余量均采用金屬模機械砂型鑄造,公差等級8級。加工余量等級為F,單邊余量Z=2.0 mm。
M22×1.5螺紋孔毛坯為實心,未鑄出孔。
第一,零件外圓為非加工表面,鑄造而成[3]。
第二,?25、?60端面長度余量均為2.7 mm(均為雙邊加工);粗銑2 mm,半精銑0.7 mm。
內孔?60:已鑄成?50的孔,孔長余度為3 mm,即鑄成孔直徑為54 mm。鉆孔4 mm,擴孔1.5 mm,鉸孔0.4 mm,精鉸0.1 mm。
?25孔:鉆孔至?23 mm,余量9 mm,擴孔1.8 mm,粗鉸孔0.14 mm,精鉸孔0.06 mm。
第三,槽端面至中心線垂直中心線方向長度加工余量。粗銑端面2.1 mm,半精0.7 mm,精銑0.2 mm。
工序1:粗銑?25兩端面、?60孔兩端面:工件材料: HT200,σb=200MPa、Hb=200~241 HBS。機床:XA6131型萬能升降臺銑床。切削用量:
第一,銑削深度。
因為切削量較小,可以選擇ap=1.5 mm,一次走刀完成加工。
第二,每齒進給量。機床功率為10 kw,選Fz=0.08 mm/z,d0=200mm。第三,切削速度Vc。
主軸轉速 n1=150 r/min,實際切削速度 V=πn1d/ 1000=94.2 r/min。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速度為:
Vf=fz×Z×n1=0.18×16×150=432 mm/min,取Vf= 475 mm/min。
工序2:鉆-擴-鉸?25孔:
選用Z550立式鉆床。硬質合金錐柄麻花鉆。根據《工藝手冊》表4.2-14得:

工序3:粗、精鏜?60孔:
選擇高速鋼鏜刀,T68臥式鏜床。
粗鏜時V=20~35 m/min,f=0.3~1.0 mm/r。
精鏜時V=15~30 m/min,f=0.15~0.5 mm/r。
工序4:精銑?25孔兩端面:
選擇X6140臥式銑床,Ap=1.0 mm,f=0.14 mm/z,T=180 min,Vf=6.44 mm/s,tm=5.9 min。
工序5:精銑槽16H11:
機床:X61W型萬能銑床。
刀具:錯齒三面刃銑刀。
L=16 mm,d=40 mm,Z=24 mm。
走刀量f=0.67 mm/r,T=150 min。
實際切削速度V=πd/1000=196.2 m/min,Tm=L/vf=32.77 s。
粗銑撥叉腳兩端面時,選取撥叉左端面作為基準。底面再加一塊擋板,這樣就把零件定位在夾具上了[4]。設計工序——精銑?60H12孔兩端面:
第一,確定每齒進給量fz:
硬質合金銑刀在功率為4.5 kw的x51銑床加工時,每齒進給量 fz=0.14~0.24 mm/z半精銑取較小值,取fz=0.14 mm/z。
第二,確定切削速度Vc:
由ap≤4 mm,fz=0.14 mm/z,得:
Vc=110 mm/z,n=352 mm/z,Vf=394 mm/z。
第三,切削力及夾緊力計算:水平分力:Fh=1.1 F實≈182.7 N
垂直分力:Fv=0.3 F實≈49.8 N
第四,心軸取材料Q235,彎曲應力=M/Wz=2.67? 158 MPa許用值。
第五,定位誤差分析。左端面是靠著夾具上的,會產生相應的誤差,應盡量提高垂直面的垂直度,以減小誤差。
該夾具在實際應用中,實現了被加工件的自由度控制以及準確的定位與夾緊;同時解決了精銑叉口端面由于剛度不足而引起的彈性變形問題,在精銑中也避免了產生的震動,叉口端面的加工精度滿足了加工要求。該夾具裝夾工件方便快捷,能夠滿足高效率的生產作業,操作簡單,可以廣泛使用。

圖1 夾具的結構圖Fig.1 Structure of the fixture
[1] 段明揚.現代機械制造工藝設計實訓教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 李益明.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K].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
[3] 艾興.切削用量簡明手冊[K].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4.
[4] 鄒青.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